溼氣?中醫說它會讓人昏昏欲睡?

“溼氣”,絕對是現今人們腦中除了“中醫”這個詞之外聽過排名前幾名的名詞了,也經常會聽到“脾胃有溼熱”這一類的描述,那到底“溼”是個什麼?而它對於人體又有什麼危害呢?我們先從什麼是“溼”來說起。

溼氣?中醫說它會讓人昏昏欲睡?

中醫裡經常把除了自身正氣之外的一切外在之“氣”稱之為“邪”,或者“淫”,統稱為“六邪”“六淫”,分別是“風”“寒”“暑”“溼”“燥”“火”,“溼邪”在六經中可以歸為“太陰”,屬脾,“脾屬溼而惡溼”就是如此,它分佈於四季之中,哪個季節都有它的身影存在,也就代表著它通常並不是“一個人”出現,而是和別的“六邪”一起出現,舉個例子,有很多患者有身體關節的疼痛出現往往會伴隨著怕冷,神疲乏力,身體困重等症狀,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寒”“溼”並行的疾病;還有的患者會有身體困重,頭部眩暈,頭部脹痛,咳嗽多痰,痰多為黃色惡臭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痰熱上攻”。

雖然上述的例子過於簡單,並不是正統辯證得出的結論,但是所表達的意思還是可以理解到的。

怎麼去分辨身上有沒有溼氣呢?有以下四種方法可以粗略的判斷。

溼氣?中醫說它會讓人昏昏欲睡?

看起床的狀態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那麼,不用看舌頭,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斷他體內溼氣很重。中醫裡講“溼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溼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當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時,也是體內有溼氣的典型特徵。

看大便

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通暢”。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溼。

(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點。

(3)如果不便於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但體內有溼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得三到五張才能擦乾淨。

(4)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溼氣已經很重很重了,溼氣粘膩性讓大便粘在腸子上,被腸子吸收,而不讓它排出體外。這樣,糞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醫生往往就病論病,而不明白病根在於體內的溼氣,胡亂治療,這是更可怕的事情。

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刷牙惡不噁心

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噁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體內有溼氣的表現。

當我們能得出結論後,想要去達到去溼氣的效果應該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去找中醫大夫,這點毋庸置疑,但是我們也能通過飲食和運動來預防或輕微的治療“溼邪”。

溼氣?中醫說它會讓人昏昏欲睡?

飲食這個方法太多了,無非都是利用一些“利水祛溼”的食材來達到“去溼氣”的作用,下面是赤小豆薏仁茶,可以做一個參考。

將赤小豆,薏米仁,芡實,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七味食材進行調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溼消腫利尿的食材,芡實健脾固腎,馬齒莧等主要針對溼氣重引起的長痘、口乾口苦進行調理。

赤小豆,薏米仁,芡實各5克,其他的1克,薏米仁可以先炒到發黃,用這些食材可以放於紗布中然後將紗布放於水中煮出。

溼氣?中醫說它會讓人昏昏欲睡?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溼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溼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這就是“溼氣”,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之後不再對此詞陌生。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大家幫助,文中部分圖文引用於百度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