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跳槽,不知道想要去的企业怎么样?能否给出点建议?

德鲁克管理课堂


选对企业嫁对人,什么企业值得去,看完才明白跳没跳对!用这个题目来回答这个问题。


@德鲁克管理课堂:嫁对人,往“钱”走!

在选择了一个新行业后,紧随的一个问题便是在新行业中如何选对企业。回答这个问题,就首先要弄清楚营销经理人离开原企业的原因和新企业对营销经理人的需求特征。

根据研究,营销经理人离开原企业主要有8个原因:

1、公司内部权力人事纷争;

2、与老板的经济利益冲突;

3、与企业高层经营理念的冲突

4、个人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5、职业兴趣转换;

6、创业需求;

7、资本派遣;

8、功成告退。

同时我发现,企业特别是中国本土企业引入营销空降兵的原因,主要有5个:

1、扭转市场困境;

2、市场区域扩张发展;

3、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4、营销管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

5、作为新资本代表人引入。

据此认为,判断营销空降兵进入企业是否合适的标准是黄盖找曹操,一个愿跳,一个愿收,彼此情投意合,两情相悦。围绕这一原则,我觉得,新行业下选对企业的6个标准供同行借鉴。

  • 标准之一,品牌是个宝

选择行业的高端品牌领导企业,不仅可以为自己带来心理上的自豪和满足,还会为下一步的营销实际操作提供更强的品牌支持,更可以为后续的空降他处奠定美誉度和更大的选择平台。

  • 标准之二,发展是目标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营销经理跳行的动机是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新行业所提供的发展空间一般是在该行业里面最具活力的企业提供的。换句话说,营销经理人跳行是必须考虑新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研究需要引入营销经理人的企业中,大约12%处于幼稚期,还有42%左右处于成长期,剩余46%左右处于成熟期。对于准备跳行的营销经理人来讲来讲,选择处于幼稚期的企业风险较大,选择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工作压力太大,因为这类企业一般要求新人帮助扭转市场困境,开拓新的市场区域或业务领域,而跳行者毕竟是新行业的门外汉,而选择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比较稳妥,因为此类企业允许新人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并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 标准之三,产权很重要

现有的企业按照产权性质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民企,二是国企,三是外企(不包括假外企)。研究表明,产权性质不同,企业为营销经理提供的内部条件也不同,从岗位的稳定性来看,外企提供的位置相对稳定一些,成功的条件一般会兑现,而且必要的保险和福利基本能实现。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和国企就没那么诚信,从企业发展空间来看,民企的发展空间高于外企和国企。从营销经理人进入企业内部得到的支持来看,民企和外企给予营销空降兵的支持会优于国企,但民企给予的支持往往不能长久,所以营销经理人在跳行选择企业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产权性的企业。

  • 标准之四,钞票不能太少

@德鲁克管理课堂: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人的一生中大约90%的收入来自职业收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与财产之间可以画上一个等号,如果提升自己单位时间的劳动价值,这是很多营销经理人选择新企业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待遇低于IT医药、保健品、房地产等行业,行业领头企业(外籍除外),员工的收入一般低于行业跟随者,因为跟随者为了吸引更优秀的营销经理人,就需要用待遇弥补品牌上的劣势,在民企这类趋势更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民企待遇虽高但不一定长久,国企给的待遇一般不会太高,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另外,一组数据统计显示,薪资最高的人在公司至少工作5~10年,收入排第二的是合理跳槽的人,他们积累了较好的经验,但还不够雄厚,平均在1~2年跳一次的人收入排在第三,收入排在第四的是跳槽时间间隔不到一年的人,这就需要我们的营销经理人在选择新企业时权衡比较。

  • 标准之五,职位是前提

职位,代表的是资源调度和分配的权利,营销经理人进入新企业后,要想展示自己的才能,让新企业刮目相看,就要有一定的资源调动权。研究表明,大区经理以上层次的跳槽,首先选择的是本行业的跟随品牌,因为他们可以担任更高的职务,甚至进入新公司的董事会,而区域经理及以下级别的营销人员跳槽,则更多地选择跳行。由于行业的差异性,他们往往需要委曲求全。在新企业,从一个与过去职位基本相当甚至比过去职位更低的职位平台开始奋斗。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做好一定的损失准备,但也要考虑职位的上升空间。

  • 标准之六,关系最可靠

@德鲁克管理课堂:一旦失去信任,也是该走的时候了

研究表明,营销经理人在企业需要面临三类关系环境:权利关系、市场关系和信任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关系。进入新企业后,一旦有了信任,就可以获得高层的权力支持、同僚的职能支持、下属的工作配合以及经销商外部合作伙伴的市场支持。

根据不完全调查,营销空降兵在新企业的平均停留时间是26个月,其中15%不足6个月(个别甚至不足3个月),27%不足12个月,30%不足24个月。这些人中不乏市场业绩突出者,他们之所以很快离开新企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企业内部缺乏信任的土壤,当然营销经理人进入新企业后的大量主力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为自己创造良好内部信任环境的基础。

总之,在选择新单位时,一定考虑好,值不值得跳。

关注@德鲁克管理课堂,共享管理经验!


德鲁克管理课堂


【张白观点】:你需要搞明白你想要去的企业,是什么东西吸引你了?假如是薪酬,那么你要分析薪酬的结构,行业的水平,从而知道你的认知是否可靠。

假如是职业前景吸引你了,那么你要看看它的上升空间,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状况,确认招聘的人没有忽悠你。总之,你首先要关心这家企业,你想去的理由。


对于分析渠道,我可以给你一些我自己的经验:


① 上市公司的话,你可以网上搜索或者去官网查它公开的年报,看是否健康。如果不会看,也可以去学习一下每项参数的意思。我认为作为一名职场人,对于年报,一定要学会看懂。

同时,你可以去股市里面查它最近的股价变动情况,通常很多股票APP里面还会有一些关于它的新闻介绍,有可能是历史的,也有可能是最近的。

② 去各个招聘网站去看他的职位信息,尤其关注职位发布的时间。通常效益比较好的公司,或者正要扩张新业务的公司,会出现很多空缺职位在招聘。如果运营有问题的公司,首先可以从招聘信息上看出来,他们一般会采取冻结外部招聘。而且从招聘信息里面,甚至可以找到部门的一些信息。


③ 猎头的信息,也许并不是很准确,因为他们会有一些偏向性。但是你可以从行业入手,不要侧重于你心仪的这家公司,你也可以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的状况。这样的全方位,带有隐蔽性的讨论,可能会让你得到相对准确的信息。

④ 关注一家公司,一定要关注这个行业。每个行业有一些相关的公众号,论坛,或者网站等。你可以去搜索,很容易就找到比较有权威性的门户网站,论坛和公众号。然后将这些多看看,你就可以做到对整个行业有所了解。对行业有了解,那么你就可以对你所在的公司有所了解。


⑤ 找到该公司的官网,主要看他们的介绍,还有动态新闻,产品信息,产品特点,销售区域,分公司等情况。你可以做一些总结和归纳,从这些信息中,你可以提炼出这个公司的运营状况和业务侧重点。

⑥ 通过天眼查,企查查等网站,去看你关心的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诚信或者诉讼状况,还有投资方信息。如果你需要深入了解,还可以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通过搜索网站去看看他们的经历和状况。很多时候,一家公司有没有发展,他的主要领导人很关键。


⑦ 通过领英等社交求职网站,去搜索这家公司的相关员工,加他们好友。通过广撒网的方式,肯定能找到几个。然后,通过闲聊去侧面了解该公司的文化,运营情况等一些你关注的信息。


结束语:在入职某家企业之前,做一些调查是有必要的,至于你想了解多详细,取决于你愿意花多大的精力去了解。

但是,请注意,信息量越大,你可能了解到的负面信息越多。所以在你做决定之前,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去对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

,点击【关注】,分享职场干货,探讨职业人生


张白的职场人生


如果你是技术大咖,或者别的专业人才,或者有特殊的能力,那跳槽到那里都可以,如果本事一般那就要多掂量掂量,比较一个新的环境要有时间适应,一般的水平只能越跳越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