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心理成年嗎?五大特徵告訴你什麼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現

18歲是法律規定的成年時間,可18歲真的意味成年了麼?

18歲的我們,大部分在幹嘛?

要麼在學校,每個月等著家裡打生活費,不僅在經濟上不獨立,甚至畢業也等著父母去規劃自己的人生,找人安排工作,父母說去哪裡就去哪裡。

要麼早早進入社會,每個月雖然有個基本收入,可依然是人們眼中的“不成熟”。

18=心理成年嗎?五大特徵告訴你什麼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現

賦哥曾問過我一個問題,“你以前種過田麼”,在他的眼中,兒時經歷的差別也以為著成熟時間的不同。想想以前聽過的故事:父母小時候就要去掙工分填補家用,讀不了幾年書就單槍匹馬的闖蕩社會了,甚至家裡年長的孩子,還要挑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那時的18歲,似乎是真的成年了,可現在呢?

“啃老”“鹹魚”“月光族”“積極廢人”……這是近些年出現的熱詞,而所謂的孩子越來越“早熟”,也不過是信息爆炸的時代,青少年獲取信息的途徑增多,信息越來越透明,使得青少年提早接觸了各類信息。可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

所謂的法定成年時間≠真正的成年時間,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

社會在不斷進步,為什麼反而會有這種現象出現。

心理學家Erikson依照人生危機的不同,把人的一生劃分成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這個階段應該要完成的任務,所謂的成長就是克服這些衝突的過程,也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往前。

12到18歲的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發展自我價值,人生方向,還有興趣愛好的時期,甚至是性取向都是在青少年時期形成的。順利完成這個這個階段的人,會正確的認知自己,“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會擁有更多的探索經歷,“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這個階段是重要的塑形階段,但現在的青少年在做什麼?社會確實不斷在發展進步,但相對應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需要青少年再去面對家庭的壓力和窘迫,只需要好好讀書。

另一方面,家庭觀念變成了,“少讓孩子吃苦,少讓孩子經歷,孩子只負責讀書就好了。”

不少父母的觀念中,害怕讓孩子犯錯,走彎路,儘管出發點是所謂的“愛”,但這種觀念下,父母越來越干預孩子的生活。小到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東西,看什麼書,大到工作安排,婚姻安排。

漸漸的,許多孩子喪失了對自己生活的掌控,也失去了獨立的能力。反正有父母操心,出了事也有人來負責。

許多大學生在畢業後,甚至剛畢業的一兩年裡,都沒有完全的獨立,我聽的許多的描述就是“不知道該幹什麼?”“人際關係不好,被領導批了,工作很痛苦”,不過好的一面是,大部分人內心很渴望獨立和改變自己。在變得成熟之前,我們要弄清楚,什麼是真正成熟的表現。

接下來我將從五個方面講解,讓大家清楚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應該具有什麼樣的表現。

1.自我接納

你喜歡現在的自己麼?

面對他人的否定,你會怎麼做?

所謂的“愛自己”是什麼意思?

18=心理成年嗎?五大特徵告訴你什麼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現

自我接納,指的是一個人,平和的接受自己所有的特點,無論那些特點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一個做到真正自我接納的人,能夠接受自己的身體和外在,對自己有準確的認知,能平和地看清自己。

平和意味著不批判,接受自己的缺點而不至於厭惡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

在成長階段,有些家庭會用言語來否定孩子,有些家庭給孩子不斷制定高要求,卻不認可孩子,導致成年後,這些孩子會把外在的否定,變成內心否定的聲音,習慣性的自我批判。

要知道很多人都活在自我批判中,他們對自己的不足之處,承認卻不接受,於是一直活在無休止的自我鬥爭中,陷入到“我怎麼這都做不好”的自我苛責中。

我們常說的“愛自己”,是建立在自我接納的前提之上——一個人倘若連接納自己都做不到,和自己的關係充滿了批判和否定,“愛”就根本無從建立。

18=心理成年嗎?五大特徵告訴你什麼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現

自我接納的第二個表現,是有能力、有意願讓他人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

很多人渴望被愛,但是又害怕展示自己真實的樣子,擔心一旦對方發現自己不好的那一面,會厭惡自己。

這其實也是自己對於自己的不接納,並把這種不接納的眼光映射到別人的身上。

自我接納的人是真實的,他們會接納自己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對自己不好的行為,知道這只是自己當前的某種需要,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未來停止它。

同時,也不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不會刻意去贏得別人的評價。

自我接納的第三個表現是,在負面評判面前保護自己。

當他人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時,能夠客觀地吸收,但不因此陷入情緒的低谷;一方面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一方面不會因此苛責自己。

自我接納的人擁有高價值感,不需要他人的讚揚來不斷佐證,也不因為他人的否定而瞬間動搖。

需要注意的是,自戀的人也會欣賞自己,不同之處在於,自戀的高價值感只是一種表象。

自戀的人覺得自己比別人都好,卻無法直面自身的缺點,害怕別人發現自己有不足;一旦感到有人在質疑自己的價值,就會視其為威脅,想盡一切辦法做出抵擋。


2. 獨立做出選擇的能力

多數家庭的教育,都是在剝奪一個人做選擇的能力。從交什麼朋友,選什麼學校,到一些人生重大決定,都離不開父母的參與。

正是由於父母對於“愛”的這種解讀,使得多數父母一直在避免讓孩子犯錯,所以不斷干涉孩子的行為,期待用這種方法讓孩子少走彎路。

我在訓練營做過一個個小小的調查:到目前為止你們做過最重大的決定是什麼?大部分的學員對這個問題都很茫然,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在他們的人生經歷中,也不過是選專業選學校選男女朋友。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在面對重大決定時,要麼猶豫不決,要麼把決定權拋給別人。不斷的問別人該怎麼選擇,認為自己無法做出好的決定,盲目聽從更權威的人,將自己生活的掌控權拱手讓人。

真正成熟的人,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掌控感,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判斷,他們也會向別人尋求建議,但那些建議只是參考,最終做出怎樣的決定,仍然取決於自己,並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能夠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承擔責任。


3. 遇到問題不逃避

拖延症似乎是當代年輕人的通性,有人開玩笑的說,deadline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不然很多人都完不成任務。

上學的時候趕作業,工作了趕項目,一次又一次掙扎在時間邊緣。

不過和逃避相比,拖延症似乎算是很好的了。有多少人選擇對一件事視而不見,就像“辦公室裡的大象”,它就在那裡,可就假裝沒發生過,似乎不面對也相當於一種解決方式。

蔡康永當年在微博上有段很經典的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就是如此,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做,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18=心理成年嗎?五大特徵告訴你什麼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現

很多人生經驗也告訴我們,為了躲過一個小坑,往往我們都會走進一條溝裡頭。現在逃避的,以後總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你的生命裡。

道理似乎都懂,可為什麼很多人依然陷在“逃避”泥潭裡無法自拔。比起指責自己的過錯,倒不如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會逃避?我究竟在逃避什麼?”

大部分人的原因都源自這三點原因:思維方式的限制、不相信自己、缺乏責任感

有些人做銷售,說自己溝通能力沒別人好,於是覺得自己不能做銷售類的工作;有人說自己處理不好和領導的關係,換家公司卻又有和同事關係的問題,幾次下來,抱怨自己怎麼這麼不走運。

遇到困難,沒有解決,也意味著你把自己在這個方面的可能性給否定掉了。多了幾次以後,發現自己能做的願意做的事情越來越少了。

知道了這背後的原因,我們就可以針對性的解決。

  1. 轉化思維:把“我不會溝通”變成“我怎樣才能變成好的溝通者?”,把遇到的問題看作成長的契機,就像每次遊戲過關前總會遇到一個更大的boss,打不過就一遍遍的打。
  2. 把自己當作一件待打磨的作品。不相信自己的人常常用靜態的眼光看待自己,現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後做不到。
  3. 承擔責任。試想一下以前逃避的經歷做一個預判,如果你選擇面對,那麼恭喜你,你踏出了這一步,你可以接著給自己制定計劃。如果你依然選擇逃避,那也去承擔逃避的結果,而不是把爛攤子丟給別人。


4. 擺脫自我中心

擺脫自我中心,不意味凡事都聽從於別人,而是尊重別人,把他人當“人”來尊重。

以自我為中心並不是壞事,壞的是你為了自己的生活而不尊重別人。

18=心理成年嗎?五大特徵告訴你什麼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現

有些女孩子看了網上的文章,認為自己的男朋友如果真的愛自己會為了自己做任何事,然後不斷開始“作”,就算男朋友累的不行也要照顧她的情緒。

把別人當“人”,意味著你要承認對方有他自己的思想行為,包括你不贊同的思想看不慣的行為。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也都會犯錯。我們不應該以自己的喜好得失為度量標準來看待別人。

親密關係中,這種現象最為常見。有時候越熟悉,我們反而越喜歡干預對方的行為。

“我們關係好你就一定要陪我做我喜歡的事。”

“你不能批評我”

“你必須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對待我”

成年人的交往應該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這才是長久的關係。


5. 控制情緒

卡斯丁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溼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疼愛手錶,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後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溼。卡斯丁說他的手錶是防水的。

於是二人猛烈地鬥嘴起來。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

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文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待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捱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這就是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上面的故事裡,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18=心理成年嗎?五大特徵告訴你什麼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現

小時候,我們會因為打碎了一個玩具哭鬧不已,會因為別的小朋友多吃了自己一塊餅乾生悶氣。現在我們對於這些事都能一笑置之。

人成長的過程是不斷擴大格局的過程,見識的多了,也就覺得生活中很多事不算什麼,自然也會對一些事釋然。同樣,一個成熟的人,也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畢竟只有小孩子才會時而哭鬧時而嬉笑的情緒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