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年年提,為何學生壓力卻越來越大?

幾乎每年全國各地的教育部門都會出臺相關的“減負”政策,但學生的壓力卻始終不見“減少”,反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思維的轉變,升學競爭越來越大,學生身上的包袱也越來越重。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減負,家長所欲也,升學,亦家長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減負而取升學者也!每次減負政策出臺,很多家長都連聲叫好:“孩子學習壓力這麼大,是該減減負了!”然而看著孩子那處於中下游的成績,還是說出了那句“現在辛苦點,將來就輕鬆了!”。

減負年年提,為何學生壓力卻越來越大?

這是屬於家長的無奈,歷來我們就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因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尤其是處於底層家庭的孩子,他們往上走的唯一途徑就是高考,在各方面處於劣勢的他們,不得不通過刻苦學習迎頭追趕。

社會教育資源就這麼多,處於僧多粥少的狀態,競爭是必然的,有壓力也是正常的,但不正常的是升學的壓力正逐級往下往低學齡段傳導。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頂著個鬧鐘開始高考倒計時!”這是一句調侃的話,卻也多少反映出家長的無奈!

此消彼長:學校減負,家長增負

一部分家長認為學生的壓力來源於學校,抱怨學校補課過多,作業過多,過多強調排名。結果政策下來,嚴控作業量,禁止補課,禁止給孩子成績排名!

家長反而開始急了:“作業太少孩子學習明顯跟不上啊?

學校不再統一安排補課,那隻能找校外的補習機構了,隔壁家小孩都上了輔導班,自己家孩子豈有不上之理?”

減負年年提,為何學生壓力卻越來越大?

最後補課的場所從學校變成了課外補習機構,隨波逐流的課外補習浪潮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壓力,還平白無故增加了家長壓力,經濟的壓力。

還有的家長提議要把補習機構也給禁了,顯然是沒有清晰地認識到孩子壓力的來源既不是學校,也不是補習班,而是升學,在升學機制不改變的情況下,只會越減越負,即使把補習機構全部禁了,還是會有家長尋找其他途徑來給孩子提升成績。

升學壓力一直在,減壓從何談起?

總的來說,不管減負方案如何出,每年50%的普高錄取率和30%左右的高考本科率都是壓在學生肩上的一座大山,即使以後人人都能上本科,也會分成三六九等,大家還是會擠破頭往好的學校去,人往高處走這是不變的現實。

只要還在篩選,就會有競爭,那麼學生的壓力就不會變小。

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每一年教育部門都會發布相關的減負政策,但基本流於形式,很難有實際成效。

與其強制讓學校減負,不如給學生上升通道多開一個口子,比如加強中職、高職院校建設,改善這類院校當前的教學環境,以前大家的觀念都是進入職業院校等於是“沒前途”、“混日子”。

減負年年提,為何學生壓力卻越來越大?

但如果能讓這些學校的學生真正掌握一技之長,在社會能得到更好的待遇,勢必會有更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進入職業院校。

通過改革為職業教育正名,這樣才能使職業院校不至於淪為“被淘汰”者的歸宿,假如每個學生都能夠根據自身特點自主選擇高考或是職業教育,人盡其用,有了更多的選擇,壓力自然也會減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