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評論:懲治不文明,要重罰更要真罰

亂扔菸頭最高罰200元

文明也是能罰出來的

北京晚報評論:懲治不文明,要重罰更要真罰

據本報報道,實施已近18年的《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迎來第三次修改。其中引人關注的,是擬提高隨地吐痰、亂扔菸頭等不文明行為的處罰額度,由過去的20元以上50元以下,擬提高到罰款50元,情節嚴重的罰款200元。

隨地吐痰、便溺,亂丟瓜果皮核、菸頭、紙屑、口香糖、塑料袋、包裝物等廢棄物,亂倒汙水、垃圾,焚燒樹葉、垃圾等一系列行為,若公開問一百個人,一百個人都會斥之不文明,也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會如此。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沒有違背這些文明準則的人又有多少?說起亂扔菸頭,很多年以前,在綠皮車上吸菸不算事兒,如今敢在高鐵上吸菸的已經寥寥無幾,這樣的改變如何發生,對懲治亂扔菸頭行為有什麼啟發?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監督,監督空轉自然懲罰落空,使得制度達不到設計之初的懲戒效應,更難以對更多人形成震懾。大街上吐痰、扔菸頭、丟果皮者比比皆是,多年來也有各種懲罰措施,但真正被罰款的少之又少。被罰的數量與不文明現象的數量相比,可以說不過九牛一毛。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則是違法成本高,在高鐵上一抽菸就會被發現,一發現就面臨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此外還將列入失信黑名單,危害更大的還要接受刑事處罰。可見,絕大多數人的煙癮是能忍住的,以此類推,亂扔菸頭之類的壞習慣也是可以改變的。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讓人們更加重視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對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更加痛恨,此時修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正當其時。文明的養成,一靠個體自律,二靠制度他律;對不文明的懲戒,一靠道德譴責,二靠依法懲處,都不可偏廢。修改《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並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力度,是順應民心的應時而變。從“20元以上50元以下”到“50元以上200元以下”,是提高不講公德的成本,更是在補齊制度短板。據報道,2003年,上海對隨地吐痰者的最高額罰款從50元提高到200元,自從“重罰”後,上海街頭隨地吐痰現象越來越少。可見,提高不文明行為的成本,是懲治不文明行為的有效方法。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一些制度出臺後效果一般,就是因為執行力差,無法落地。所謂看似架起了高壓線,卻始終沒有通上高壓電;建起了鐵柵欄卻只能用來關牛,而無法阻止貓的進出。所以,治理隨地吐痰、扔菸頭等不文明現象,還要在制度的有效管用上下功夫,罰得更狠也要抓得更準,不僅要重罰,更要真罰。文明是倡導出來的。有時也是罰出來的。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 賈亮

流程編輯 劉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