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中国处理疫情的速度怎么看?

澎湃孙先生SL


疫情爆发后,中国第一时间与世卫组织及其他国家共享疫情及病毒信息。由于中国在疫情信息上的透明和及时,目前在中国以外仅有68例确诊病例,应该尊重并感谢中国在此次疫情防治上的努力。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回应部分媒体及网络提问时表示,他会一次又一次地赞扬中国,中国帮助阻止病毒的传播,中国领导人对疫情的了解及投入是巨大的,世卫组织呼吁其他国家向中国学习。

同时数以千计的医护人员从国各地奔赴武汉支援。海外华侨、群众们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捐赠物资,捐赠资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因为床位紧缺,中央决定效仿非典时期北京“小汤山”模式。2月3日,火神山医院建造完成;2月6日雷神山医院建造完成;2月7日雷神山正式交付使用。火神山、雷神山双剑合璧,病毒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两座医院的建立,见证了中国速度。

10天建成一所医院,这是中国速度,不少外媒质疑道:中国怎么能这么快建成一所医院?有不少外国网友留言道中国用10天建成一所医院,我们用2~3年处理相关文件。中国速度再一次震惊了世界。两所医院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在建成后几小时内便投入运行。

当然,中国速度不仅仅体现在极短工期建造两所医院上,还体现在诸多方面。
2019年12月27日,张继先接诊了不同寻常的病人,她及时把四人的情况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迅速上报江汉区疾控中心。2019年12月29日,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接到报告后快速反应,指示武汉市疾控中心、金银潭医院和江汉区疾控中心,来到医院,开始流行病学调查。随后,有类似的病人陆陆续续地来到医院就诊,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作出指示。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医护人员严重短缺。全国各大医院纷纷派出志愿队支援武汉。如今已有过万的医护工作者支援武汉。物资紧缺、床位不够等问题没有难住我们。全国各地人民,海外华侨迅速伸出援手。

用中国速度与疫情赛跑,在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一群默默付出的人们,在凶险的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退缩,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争分夺秒的生死竞速。医护人员每天的高强度工作,为患者带去了生存的希望与抗击的勇气。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