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中國處理疫情的速度怎麼看?

澎湃孫先生SL


疫情爆發後,中國第一時間與世衛組織及其他國家共享疫情及病毒信息。由於中國在疫情信息上的透明和及時,目前在中國以外僅有68例確診病例,應該尊重並感謝中國在此次疫情防治上的努力。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回應部分媒體及網絡提問時表示,他會一次又一次地讚揚中國,中國幫助阻止病毒的傳播,中國領導人對疫情的瞭解及投入是巨大的,世衛組織呼籲其他國家向中國學習。

同時數以千計的醫護人員從國各地奔赴武漢支援。海外華僑、群眾們紛紛獻出自己的愛心,捐贈物資,捐贈資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因為床位緊缺,中央決定效仿非典時期北京“小湯山”模式。2月3日,火神山醫院建造完成;2月6日雷神山醫院建造完成;2月7日雷神山正式交付使用。火神山、雷神山雙劍合璧,病毒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兩座醫院的建立,見證了中國速度。

10天建成一所醫院,這是中國速度,不少外媒質疑道:中國怎麼能這麼快建成一所醫院?有不少外國網友留言道中國用10天建成一所醫院,我們用2~3年處理相關文件。中國速度再一次震驚了世界。兩所醫院在極短的時間內建成,在建成後幾小時內便投入運行。

當然,中國速度不僅僅體現在極短工期建造兩所醫院上,還體現在諸多方面。
2019年12月27日,張繼先接診了不同尋常的病人,她及時把四人的情況向醫院領導彙報,醫院迅速上報江漢區疾控中心。2019年12月29日,省、市衛健委疾控處接到報告後快速反應,指示武漢市疾控中心、金銀潭醫院和江漢區疾控中心,來到醫院,開始流行病學調查。隨後,有類似的病人陸陸續續地來到醫院就診,疫情爆發後,中國政府迅速作出指示。隨著患者數量的增加,醫護人員嚴重短缺。全國各大醫院紛紛派出志願隊支援武漢。如今已有過萬的醫護工作者支援武漢。物資緊缺、床位不夠等問題沒有難住我們。全國各地人民,海外華僑迅速伸出援手。

用中國速度與疫情賽跑,在中國速度的背後,是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們,在兇險的疫情面前他們沒有退縮,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哪有什麼基建狂魔,不過是爭分奪秒的生死競速。醫護人員每天的高強度工作,為患者帶去了生存的希望與抗擊的勇氣。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