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導語:父債子償,是中國沿用了千年的一種傳統觀念,雖然說的是錢財的交易,但也可以

那些無形的影響和遺留。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個皇帝,楚昭王,他從即位開始就一直在為父親遺留的問題擦屁股,他的父親給他甩下了很多必須他來背的鍋,以至於這個兒子在之後的幾十年的時間裡,忍辱負重,歷經艱辛,最後還是走上了一條逃亡之路,留給歷史一出出精彩的王侯戲碼,不僅給楚國曆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屈辱,也給民間老百姓提供了諸多供消遣的素材。好在這是一個上道的君王,大徹大悟之後將體內潛在的明君潛質發揮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也因此走出了楚國的復興之路,雖然最終血撒疆場,但他的絕地反擊,勵精圖治,卻為後人連連稱道。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楚昭王

一、 接盤內憂外患的楚國——楚昭王的即位之路

與富二代繼承家產萬貫的家產不同,父親楚平王交給昭王的是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楚國。楚國幾百年的歷史發展到昭王手上時是這樣一副場景,權利鬥爭激烈,政治秩序混亂,戰火連連,民眾怨聲載道,甚至可以說是百年楚國最混亂的時期。與前朝父親所繼承的軍之優勢,國之興盛相比,昭王很不幸,父親不賢也不能,昭王只有兩條道路可走,繼續沿著父親的老路沉淪下去,亦或者殺出自己的一條血路。

屆時,吳楚之爭白日化是最大的隱患

父親楚平王著實不算一個好皇帝,好父親,在位時辦了很多荒唐事。聽信讒言,娶了為太子選的妃,這在歷史上也是一段"佳話"。而其殺害伍奢,還欲加害其兒子的行為更是為日後埋下了致命的隱患。逃離楚國的伍奢的另一個兒子伍子胥有"文治邦國,武定天下"的能力。昭王即位,這件事的影響就凸顯出來。

此時的吳國順應歷史潮流,在國內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有史料記載,這時的吳國呈現出"禾稼登熟,兵革堅利"一派興盛場景。國家實力大大增強,一躍成為南方的一個軍事強國。

這就是楚昭王所接盤的家族遺產,此時在內憂外患夾擊的楚昭王其實也根本沒有意識到大廈將傾。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昭王之父楚平王

二、註定的一場兵敗——楚昭王的逃亡之路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率軍聯合唐、蔡兩國出兵聯合攻擊楚軍,楚國將領子常以個人私利為重,與左司馬戌商量好的迎戰策略不兌現,致使楚軍一開始就失了先機。在受到吳國的重創後,子常想的不是極力反抗,而是看見形勢不利,準備逃之夭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吳國的夫概王,他不顧個人利益,竭盡全力的為吳國著想,積極迎戰。

我們從這兩個人的身上也能看到當時的吳楚之戰其實在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後,楚軍大敗,吳軍一直緊追,直逼楚國的都城郢都,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吳軍對楚國的都城進行了屠城,燒殺搶奪,極大地激起了楚國國民的憤恨。最為歷史上熟悉的就是本是楚國人的伍子胥懷著殺父之仇的怨恨以吳軍軍師身份返回郢都後,找到了殺父殺兄的仇人楚平王的墓地,進行了歷史上有名的鞭屍行徑。柏舉之戰也成為了春秋末期一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大戰。楚昭王在楚軍大敗後出逃,幾經輾轉,流亡到隨國被收留。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柏舉之戰

三、 無形遺產——楚昭王的復興之路一

要說他爹一無是處,好像也不是,在留給昭王爛攤子的同時也給了一些無形資產,而這在昭王逃亡之後顯的尤其的彌足珍貴,在楚國的復興之路上熠熠生輝。留住了命,也就留住了希望,誓血為盟,與隨國的生死之交。沒有隨國的保護,楚昭王難逃被追殺的厄運,隨國,之前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稱霸中原的時候,隨國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曾一度被楚國討伐,在春秋中後期,兩國關係才漸漸緩和,隨國成為楚國的附屬國,而且關係一直不錯,所以在危難之時,楚昭王才敢前往隨國避難。

隨國是父親留給他的一個無形資產,關鍵時候救了楚昭王的命,也成了楚國復興之路的關鍵。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柏舉之戰

賢臣的不離不棄,捨命相助,拉攏秦國出兵。驚魂初定的楚昭王沒有繼續沉淪,而是在這個時期,派出了關鍵的人物申包胥前往秦國求援,申包胥的三寸不爛之舌發揮了用武之地,史料也多次記載了這段遊說,

"吳國像大野豬、大長蟲,要把上國一個一個吞滅。敝國滅亡了,貴國也將不得安寧。貴國何不出兵?出了兵,至少可以分到一些土地和民眾。以後敝國如果永劫不復,也將是貴國的土地和民眾。貴國如果有意保存敝國,敝國將世世代代服事貴國。"

但遊說沒有那麼容易,吳國處於優勢,楚國處於劣勢的情況一目瞭然,秦國當時的君主,秦哀公根本不為所動,表面應承,背後頹唐。於是有了歷史上最精彩的一幕,申包胥死不罷休,在秦國纏住秦哀公不吃不喝,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從申包胥的行為中看到的是一個臣子對君主的忠誠,一個臣民對國家的愛戴,秦哀公還留下了一句話,"楚雖無道, 有臣若是, 可無存乎! "最終促成了秦國出兵。深厚的民眾基礎。人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柏舉之戰,吳軍雖然戰勝楚君,但卻沒有徵服了楚民,進入楚國後採取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措施,民心盡失,民怨四起,楚國人民開始在無軍無將的情況下,自願集結,與吳軍展開了頑強的鬥爭,還取得了" 一夜而三敗吳人" 的輝煌戰果。楚國人民可歌可泣抗吳英雄事蹟,為昭王復國提供了重要的群眾基礎。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申包胥影視劇形象

四、洗心革面——楚昭王的復興之路二

柏舉一戰,入隨之逃,楚國受到了致命一擊,首都被吳國佔領,但是楚國卻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悄然走向了復國的道路。縱觀楚國的復興之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楚昭王的大徹大悟也成為了楚國東山再起的關鍵因素。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伍子胥形象

1、兼聽則明,大難之後昭王明君潛質之一

仇恨會矇蔽人的雙眼,昭王返回楚國的第一件事是要進行復仇,但從現實利益出發,面對滿目瘡痍的一個國家,實在不適合將復仇之心先期提上日程。歷劫之後返回故土的楚昭王雖然已經脫胎換骨,但昭王的仇恨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子西在這個時候勇敢的站出來,分析利弊,激勵勸阻,"子常唯思舊怨以敗,君何效焉",也就是這句話,把昭王從仇恨中拉回了現實,觸動了他,於是他聽從子西的勸誡。這樣的例子在接下來的楚國復興之路上比比皆是,昭王和子西之間形成的這種默契的君臣關係被歷史多次記載,被後代帝王幾多效仿。

明君與賢臣是一個利益相關體,昭王揹負國破都亡的屈辱,多次生死考驗的坎坷經歷,面對紛紛湧現的誓死護衛大臣,也讓昭王深知人的關鍵,日漸成為了一個兼聽不偏信的君王。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楚昭王雕塑

2、選賢任能,大難之後的昭王明君潛質之二

自古以來,人才的運用最考驗君王的賢明,而這也會直接關係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

特別是君王身邊的臣子,至關重要,能在關鍵時候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吳楚之戰慘敗之後的楚國,領導班子在令尹子常逃亡之後土崩瓦解。昭王深知,復興之路的關鍵是要找到主心骨,其中令尹的位置最為關鍵。這個位置相當於歷代宰相,當代總理,昭王反楚之後就任命子西為令尹,前任子常就曾這樣評價過他,"子西長而好善",他的忠心在大難中經受住了考驗,是一個顧全大局的賢臣,算是楚國的一個無形資產,同時也是昭王的明智之舉。昭王的任人唯賢,不只體現在高位的臣子上,也惠及到了縣一級的領導官員。不拘一格將人才的用人理念為楚國的復興之路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中堅力量。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楚昭王之墓

3、愛民如子,大難之後的昭王明君潛質之三

愛民是明君潛質,愛護臣民,是楚國的一個最值得稱頌的傳統觀念,歷代楚王都有記載。楚莊王就有絕纓護臣的美譽,而昭王即位之後本就表現出很多愛民,護民的行為。在大難之後更是大徹大悟,落難時楚國人民自發抵抗吳軍的義舉更是讓昭王愛民之心氾濫。有史料記載,復國之後,昭王看到一個駕車的車伕身上在寒冬臘月還衣著單薄,立馬賜袍,不僅如此,昭王還立馬推斷出人民在這個時候也許都過著缺衣少食的日子,於是趕緊命令採取措施。毫不作秀的愛民如子行為極大地提升了戰後楚國的民族士氣,加固了復興之路的群眾基礎。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京劇伍子胥

4、捨生取義,大難之後的昭王明君潛質之四

開國之初,君王上戰場很常見,但國家穩定之後,就不太容易見到了。楚國在這方面的先例是楚武王,而大難之後的昭王再次重走武王之路。在作為楚國盟國的陳國被吳國攻打的時候,昭王義不容辭,親自出徵,此時的昭王身上多了一種無畏的精神,這與其之前的坎坷經歷不無關係,而且非常成熟的在征戰之前就將楚國未來的事安排妥當。最終戰死沙場的楚昭王留給世人一個捨生取義,為國為民的楚王形象。

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看楚昭王如何帶領楚國走上覆興之路

春秋時期楚國疆域

結語:從楚昭王的一生跌宕起伏的坎坷經歷中,我們看到了他如何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經歷。尤其是在大難之後的大徹大悟,更是成為了一個值得後人稱譽的絕地反擊楷模。兼聽則明,有了子西等賢臣的輔助;選賢任能,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幹部;愛民如子,建立了深厚的群眾基礎,血撒疆場的大義之舉更是將其民族大義牢牢刻在了歷史的豐碑上,洗刷了歷史昭王入隨的恥辱。他的這些明君之舉,給大難之後的楚國提供了新的養分,根本上扭轉了楚國已經本就衰敗的發展態勢,將父親楚平王甩給他的鍋重重抬起,引領楚國走向了中興之治,為楚國的再次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春秋左傳注》

《春秋穀梁傳補註》

《戰國策新校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