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說明:本文參考了大量網上的資料及馬雲自己的演講視頻以及馬雲的《這就是馬雲》整理而成,力求較為地全面展現一個真實的馬雲,如有偶有出入,歡迎知情朋友在留言區予以指正,謝謝!

我希望,通過閱讀本文,你對馬雲會有一個更為全面更為客觀的認識。如果通過本文能對你的人生提供正確的引導,這更是我最大的欣慰。


馬雲,男,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馬雲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千米,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千米。

之所以提一下西湖,是因為浙江省文聯,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杭州電子工程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馬雲最早成立的英語角,海博翻譯社,海博諮詢網絡有限公司(中國黃頁),阿里巴巴最早的創立地點,這些跟馬雲早期生活相關(包括馬雲的中小學)的地點,都在西湖湖畔附近。也可以說正是西湖孕育了中國的互聯網商業巨鱷--馬雲,創造了中國的神奇,也創造了世界的神奇。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西湖

一.馬雲的父親

馬來法,1939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馬來法

1981年8月,馬來法調入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持浙江省曲藝家協會日常工作。

1985年4月18日,馬來法當選為中國曲協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1986年10月18日,擔任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第二屆副秘書長。

1987年12月27-28日,第三屆副主席兼秘書長

1990年12月,當選為浙江省文聯第三屆委員會委員。

1994年,浙江省曲藝家協會四屆一次常務理事會選舉馬來法任主席。

1999年7月,馬來法又當選主席。

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第六屆,為首席顧問。

2019年11月,馬來法入選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名單

二.馬雲的母親

崔文彩,女,1944年出生,浙江杭州人。 曾是江蘇無錫一位評彈演員。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崔文彩

三,馬雲的小學,就讀於杭州下城二小,據馬雲自己說,他小學讀了7年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馬雲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四,依照生命中出場順序的人物,自然最重要的是馬雲的父母,所以我把馬雲的父母放在最前面介紹,接下來這個人,也是馬雲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 肯▪莫利(KEN MORLEY)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馬雲與莫利

上了中學的馬雲,對英文非常的感興趣,每天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英語。改革開放之初,杭州西湖來了很多的國外遊客,馬雲一有時間就跑到西湖邊上主動找一些外國遊客練口語,不怕自己出醜和被別人笑話,發音不正的地方慢慢練習和糾正。並且經常給這些外國遊客免費做導遊,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口語向這些外國遊客介紹杭州西湖的美景,就這樣馬雲的英語口語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80年7月1日,一支來自澳大利亞的代表團來到了杭州,莫利一家也在其中——父親肯•莫利是一位剛剛退休的電氣工程師,在1970年代加入了澳中友好協會;母親叫朱迪,他們還有三個孩子:戴維、斯蒂芬和蘇珊。

在賓館附近的孤山公園遊逛的時候,戴維結識了正痴迷英語學習的15歲少年——馬雲。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馬雲與戴維


此後,戴維與馬雲成了筆友。但在那個時候,莫利全家都未曾料想到,這個中國男孩,和這場源自西子湖畔的友誼,可以綿延至之後的悠長歲月。

馬雲開始定期與戴維,以及他的父親肯•莫利通信,並和戴維一樣稱肯為“father”。肯每兩年來中國一次見馬雲。

後來,在馬雲讀大學時,莫莉一家每週幫馬雲存5-10澳元,半年給馬雲寄一次支票,以負擔馬雲的大學生活費。

1985年,在馬雲大一的暑假,肯·莫利邀請馬雲來家中做客。為了促成馬雲的這次旅行,Ken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去了紐卡斯爾市政府,並向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館發電報說明情況。
  在Ken的鼓勵下,年輕的馬雲終於跨出了國門。“儘管當時7次申請簽證才最終成行,但正是年輕時期赴澳度過的這段時光,當地的文化、景色以及人民,徹底改變了自己對於世界的看法。”馬雲說,是Ken為他打開了第一扇世界之窗。
  馬雲當時隨身帶了100美金,是從全家所有親戚那裡才湊到的,但這場旅行真正改變了馬雲的人生。肯•莫利的家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紐卡斯爾市郊區的新萊姆頓地區。一個月後,當馬雲回到杭州時,他自己感覺好像已經變了一個人。

在馬雲結婚時,肯給了馬雲2.2萬澳元的資助,幫他買了婚房。

後來馬雲有錢以後,給莫利一家捎去了一定數量的回報,並在肯·莫利去世以後,2017年2月3日,在肯的家鄉的紐卡斯爾大學以他倆共同的名義捐款2000萬美金,設立"馬-莫利基金會",這是該校歷史上收到過的最大的一筆捐款。

馬雲和莫利的友誼是後話,讓我們先回到他的年輕時期。

五.三次高考終於被杭州師範大學錄取

1982年,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志願毫不猶豫的填了"北京大學", 結果考的很慘,馬雲充滿了挫敗感。之後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應聘服務生,結果表弟被錄用,自己慘遭拒絕,老闆給出的理由是馬雲又瘦又矮,長相不好。後來馬雲做過秘書、搬運工人。父親見他意志消沉,通過朋友介紹,讓他蹬三輪給«山海經»、«東海»、«江南»等雜誌社送書,打零工。

偶爾,他會到浙江舞蹈家協會,為協會主席抄寫文件。就是在舞蹈家協會,他看到路遙的«人生»。他喜歡高加林,暗暗在心裡將他作為榜樣,決定再參加第二次高考。

1983年,馬雲第二次參加高考,分數仍然離錄取線140分。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尤其是他的父親覺得此時他最適合去唱戲,因為這方面他有資源,可以提攜一下馬雲。可能父親認為兒子其貌不揚,通過舞臺可以揚長避短。

然而,馬雲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開始向第三次高考衝鋒。他搬出家,在浙江文聯的一棟宿舍樓裡租了一間房子住了下來,白天打零工,晚上讀夜校。

在這裡,他認識樓上一位比他大10歲的租戶,來參加«浙江日報»記者考試的鍾睒睒。幾個月後,這個學友考上了記者。這讓比他年輕10歲的馬雲信心大增。這個鍾睒睒,可能到現在很多人都覺得名字生疏,但是他的公司可是不得了--農夫山泉的老闆就是他。 養生堂的老闆也是他。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鍾睒睒


1984年,第三次高考,馬雲的分數離杭州師範學院的本科線差5分,幸運的是,他報考的外語專業本科招生人數沒招滿,於是被破格錄取了。

五。馬雲的大學生活,燦爛人生開始綻放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進入大學,開始了專業學習後,馬雲不再是中學時代的差生,憑藉著突出的英語能力成為了學校裡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成績穩坐外語系前5名。可謂如魚得水。

大二這年,馬雲憑藉自己突出的領導才華當選學生會主席。這一切也要歸功於他在中學時的鍛鍊。當時馬雲為了學習英語,每天到香格里拉飯店門口和西湖邊免費給老外當導遊。既學習了英語也鍛鍊了社交能力。儘管沒有出過國,他卻成了半個海歸。這是馬雲練就的真功夫。

馬雲的學生會主席一干就是三年,當好學生會主席,光憑能力不行,還需要實幹。

之後,馬雲又當了兩屆的杭州學聯主席

馬雲在大學更大的收穫是,他得到了一位漂亮的姑娘的愛情。

張瑛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甘霖鎮人,在杭州師範學院讀書時結識馬雲,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畢業後,隨即與馬雲結婚。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張瑛

這位叫張英的同學,沒有被馬雲的外表所誤導,而是看中了他的人品和能力,畢業後就和他結了婚,後來又陪著他一起創業,在吃盡了各種苦頭以後,終於迎來成功之時,卻心甘情願放棄事業,回家當全職主婦。


六。7年的任教生涯
1988年,馬雲畢業了,他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學院(現在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當老師,從此“馬老師”這個稱呼,將伴隨他一生。

95年,30歲的馬雲憑著出色的工作表現被評為“杭州10大傑出青年教師”之一。然而,在那個知識分子急需重新證明自身價值的年代,馬雲放棄了教師的坦途,隨著當時的“下海”大潮往一個全新的方向走去。

在大學裡任教時,講臺上的馬雲總是充滿激情,讓臺下的人熱血沸騰,並順著他的方向思考。馬雲今天為業界稱道的絕佳口才,正是在那段激情“表演”的歲月中練就的。

在任教生涯中,馬雲認識影響了他後來的事業方向的一位外教老師--比爾·阿霍(BILL AHO)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比爾夫婦和馬雲

比爾經常向馬雲介紹當初在美國剛剛興起的互聯網,比爾說他的女婿就在美國西雅圖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並請馬雲有空一定要去美國看一下互聯網.

在學校教課之餘,馬雲還去杭州市一些夜校兼職教英語。週末的時候,馬雲會為到杭州觀光的外國遊客擔任導遊。西湖邊的第一個英語角就是馬雲發起的。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1993年,«浙江日報»在一篇名為«相聚在英語俱樂部»的文章中報道了馬雲參與的英語俱樂部。作者婕妤在文中提到馬雲時寫道“他是我所知道的最優秀的英語老師”。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馬雲在英文方面的實力和知名度,也直接促成了他人生第一次創業。1994年1月,由於很多人請馬雲做翻譯,馬雲(兼職)和英語俱樂部的幾個朋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譯社。這是杭州最早成立的專業翻譯社之一,而且在成立之初就成為杭州市公證處指定的翻譯社。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馬雲早期的名片


1994年6月2日,《浙江日報》上又一次出現了馬雲的名字。

新聞的主角,是由馬雲創辦的杭州海博翻譯社。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翻譯社由於剛開始沒有名氣,當時經營挺艱難,馬雲只好帶著夜校學生去義烏小商品市場批發商品拿回杭州賣。那段時間,馬雲賣過禮品、鮮花、襪子、內衣,還有醫療器械,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勉強維持著翻譯社的生計。

到1995年,錢沒賺多少的馬雲,卻憑超強的活動能力為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名氣。馬雲終於有一個去美國的機會。

當時,杭州桐廬縣政府和一家美國洛杉磯公司有一個合作項目,美方沒有按照合同付款,需要一個懂外語的人去交涉。由於馬雲在杭州商業界小有名氣。桐廬縣找到他,給他安了一個“商務代表”的頭銜,委託他去美國談判。

馬雲到了美國才知道,那家公司是個騙子公司,不僅不想付錢,還想拉著馬雲繼續去騙政府的錢。

馬雲費了一些周折,去了西雅圖找比爾,通過比爾找到了比爾女婿斯圖爾特在西雅圖工作的公司。

在這裡,馬雲第一次接觸了互聯網,他在互聯網搜索產品,找不到中國的任何商品數據。馬雲請司徒庫爾幫他的翻譯公司做一個網頁放在上面,結果2個小時以後,馬雲剛申請的郵箱,收到了5封郵件。其中一封說,這是我在網上發現的第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你們在哪?我想跟你們做一筆生意。

馬雲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正是這次美國之行,使得馬雲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幾天以後,馬雲回國,他帶回了當初非常昂貴的一臺486電腦。

七. 辭去公職,正式下海,創辦國內最早的網站之一: 中國黃頁

1995年4月,不懂電腦的馬雲夫婦,加上電子工廠學院的何一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計算機老師),經過一番思想掙扎後,義無反顧的下海了,在杭州文二路租下一間12平方米的房子,註冊成立了"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何一兵

公司成立後,馬雲找了斯圖爾特合作,斯圖爾特,要求預付20萬美元定金。在比爾的擔保之下,斯圖爾特才同意不用定金先幫馬雲做網站。

1995年7月,當月接了第一單業務,幫浙江省外宣部做“金鴿工程”,宣揚浙江經濟文化成就。這個網頁引起來不小的轟動,還有美國參議員專門發信,祝賀中國政府部門首次上網。

接下來,馬雲發動自己以前的學生幫忙牽線搭橋,結果一個名叫周嵐的夜校學生,在望湖賓館當大堂經理,幫馬雲牽線做了一單業務,把望湖賓館放到中國黃頁上。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如今的周嵐,澳新公司董事總經理

恰好當年在北京舉辦第4屆婦女大會,很多外國與會者順便到杭州玩,都跑到望湖賓館來住,因為這是當時網上搜杭州賓館唯一能搜到的。

結果望湖賓館3個月的營業額就超過了上一年。

就這樣,馬雲通過自己的學生和朋友,又做了律師事務所、電視機廠等業務。

可是互聯網創業的困難程度超出了大家的想象。95年的冬天馬雲到了北京,想要說服各個部門吧新聞、文化、體育等各種行業的信息搬到他創辦的網站“中國黃頁”,以便擴充豐富網站內容,增加網頁訪問量。當時的互聯網在中國還屬於新生事物,所有部門都不敢開這個口子。無奈之際,馬雲想到藉助媒體的宣傳引起社會關注。

在朋友的幫助下,馬雲輾轉通過一個在«北京青年報》工作的司機朋友聯繫到«中國貿易報»副總編孫燕君。在孫燕君的幫助下,幾天之後,一篇5000字的大篇幅報道馬雲和中國黃頁的約稿---《走進馬雲》,出現在《中國貿易報》頭版。緊接著,北京又有四家媒體加入了報道行列。

然而,不久之後,各媒體就接到了一個通知:在沒有政府明文表示支持的情況下,任何媒體不得大肆宣傳互聯網。在嚴格的體制,規定限制下,朋友也是愛莫能助.但他們給馬雲出了一個主意:"你如果能夠說服 «人民日報》上網的話,我們就可以報道互聯網了。”

馬雲走訪«人民日報》時,時間出現了一絲曙光。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的範敬宜,聽完馬雲的講課後深受啟發,第二天就給中央打報告,申請«人民日報》上網。報告很快就批下來了。«人民日報》上網工程啟動了。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範敬宜


在這過程中,馬雲認識了在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工作的杭州老鄉樊馨蔓。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樊馨蔓

樊馨蔓非常仗義,在她的熱心牽線下,“東方時空”欄目製作了一部名為“書生馬雲”的專題片,真實記錄了馬雲在京的淒涼遭遇。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在這之後,馬雲發現,北京市場上互聯網公司已經風起雲湧,不再有中國黃頁的生存空間了。

而更大的競爭壓力來自家鄉。

雖然,這次的北京之行是失敗的,但是為馬雲後面的發展積攢了更為寬廣的人脈,從這一點上來說,這次的北京之行也是成功的。

1996年初,中國黃頁找來了第一個技術人員,中山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李琪。後來,李琪一手搭建了中國黃頁新的網頁,使公司從美國外包的高成本中解脫出來。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李琪,阿里巴巴首席運營官


1996年3月,杭州電信也推出了中國黃頁,分食市場,和馬雲形成了直接競爭關係。被形勢所逼,馬雲決定和杭州電信合併。中國黃頁作價60萬元,佔30%股份,杭州電信投現金140萬人民幣,佔70%股份。

馬雲版的中國黃頁和杭州電信版的中國黃頁合併,使馬雲名聲大震,成為中國互聯網的風雲人物。

1996年4月,在一家小廣告公司工作的孫彤宇,在馬雲“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加入了中國黃頁。不久孫彤宇還把自己在大學教書的女朋友也拉進了中國黃頁。他的女友,名叫彭蕾。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孫彤宇,螞蟻金服董事長及阿里資深副總裁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孫彤宇,淘寶網創始人

在這段時間加入中國黃頁的還有,蔣芳、盛一飛、韓敏、樓文勝、吳詠銘等。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蔣芳,阿里巴巴首席人才官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盛一飛,阿里巴巴LOGO設計者,支付寶用戶體驗部總監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樓文勝,阿里巴巴產品規劃師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吳詠銘,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

馬雲在中國黃頁期間,建設了自己的核心團隊,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點是他在中國黃頁期間最大的收穫。

八。進京加盟中國商務國際中心

1997年11月,在外經貿部一位名叫王建國的朋友牽線之下,外經貿部拋出了橄欖枝邀請馬雲擔任外經貿部下屬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下面簡稱EDI)總經理,負責搭建外經貿部官網和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接到邀請後,馬雲決定放棄中國黃頁。他將自己所持的21%中國黃頁以每股2、3毛錢的價格半送半賣給了留下來的成員,拿回10多萬元。

之後馬雲團隊進京在潘家園租了一個20平方米的房子,白天上班,晚上還組織大家學英語。整個團隊非常拼命,連續苦幹了10多個月後,外經貿官網、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網站全部幹了出來。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是中國政府首次組織的互聯網上的大型電子商務實踐,10多個月內淨利潤達到200多萬元。從實踐上證明這個市場的存在和這個商業模式的堅固健康。

在外經貿部期間,馬雲廣結善緣,不僅認識了很多政府部門的人員,還和雅虎的楊致遠、搜狐張朝陽等人成為了好友。雅虎及搜狐都力邀馬雲加盟他們的公司,但是最後馬雲都推辭了。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1998年,馬雲與楊致遠遊長城

楊致遠,於1968年11月08日生於中國臺灣,全球知名互聯網公司雅虎(Yahoo!)的創始人

楊致遠是真正的華人精英,有人評論他是可以跟愛迪生相提並論的人物。1998年《福布斯》雜誌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楊致遠以10億美元的財富躍居第16位,成為高科技中的華人首富。

當初馬雲非常的崇拜楊致遠,視楊致遠自己的心中偶像,一直夢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達到楊致遠一樣的高度。恰逢1998年楊致遠訪問中國,馬雲被派去楊致遠的導遊,兩人遊覽長城,之後馬雲給楊致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從此他們一直保持著聯繫。認識楊致遠對馬雲以後的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1998年年底,馬雲同18羅漢部分創始人在北京長城合影


九。18羅漢創立阿里巴巴

1999年1月15日,馬雲和他的團隊回到了杭州。

1999年2月20日大年初五,杭州湖畔花園風荷苑16幢1單元202號——小區中一座4層居民樓中的一套四居室的房子,面積150平方米,是馬雲的新家,裡面聚集了阿里巴巴的18員干將。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阿里巴巴成立

  18位創業成員神情肅穆地圍繞著慷慨激昂的馬雲,馬雲快速而瘋狂地發表激情洋溢的演講“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著往前衝的時候,你們都不會慌了。你們拿著大刀,一直往前衝,十幾個人往前衝,有什麼好慌的?”在這次“起事”的會議上,馬雲和夥伴共籌了50萬元本錢。並按照慣例進行了全程錄像,馬雲堅信這將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在這次會議上馬雲說“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120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從這天開始,馬雲開始鐵下心來做電子商務。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儘管只有50萬創業資金,但馬雲首先花了1萬美元從一個加拿大人手裡購買了阿里巴巴的域名,並細心註冊了alimama.com和alibaby.com。他們沒有租寫字樓,就在馬雲家裡辦公,最多的時候一個房間裡坐了35個人。他們每天16-18個小時野獸一般在馬雲家裡瘋狂工作,日夜不停的設計網頁,討論網頁和構思,困了就席地而臥。馬雲不斷的鼓動員工,“***一響,你可不能有時間去看對手是怎麼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誡員工“最大的失敗是放棄,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對手是時間”,阿拉巴巴就這樣孕育、誕生在馬雲家中。1999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

這群人,全都沒有背景,沒有家底,也都不是什麼名校畢業(唯一一個海歸是美國普渡大學碩士畢業的雷文超,但是他很快離開了公司),用馬雲後來的話說:“都是沒有人要的”。

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專門服務中小企業的 B2B(Business to Business)平臺,讓中國的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參與到全球貿易中來。他們沒有租寫字樓,就在馬雲家裡辦公,最多的時候一個房間裡坐了35個人。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很快,馬雲迎來了一位超重量級人物--蔡崇信,耶魯大學經濟學學士和法學博士學位。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馬雲與蔡崇信

1999年的蔡崇信,瑞典Investor AB風投部門亞洲區總裁,年薪70萬美元

蔡崇信是臺灣人,跟馬雲的背景相差太大,按理說原本兩個人是不會有交集的。可是上天垂青於一直不斷努力,不撓不屈,優秀非凡的馬雲,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這兩個同齡人碰到了一起。

1999年5月,一位臺灣做IT的朋友找到蔡崇信,請他幫忙把自己的公司賣給馬雲。蔡崇信因為來到了湖畔花園找到了馬雲。

蔡崇信第一次見馬雲時就被其獨特的人格魅力迷住了,後來他再次約見馬雲,並主動提出要加入阿里巴巴,這一次蔡崇信是帶妻子來的,從湖畔花園出來後,他們與馬雲一起西湖泛舟,其間,他突然對馬雲說,“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資,我懂財務及法律,可以加入公司幫你做。”馬雲聽後嚇了一大跳,差點把船弄翻了,他趕緊回覆蔡崇信,“你再想一想,我付不起你那麼高的薪水,我這裡一個月只開500塊。”蔡崇信則嚴肅地說,“我已經想好了,我就是想加入創業型的公司,跟一批人一起共事。”他的妻子也對馬雲說,“如果我不同意他加入阿里巴巴,他一輩子都不會原諒我的。”
不久蔡崇信便離開Investor AB,加入阿里巴巴,擔任CFO(首席財務官),從此他和馬雲的命運都改變了。

到蔡崇信加入前,馬雲早期籌集的50萬元已幾乎耗盡,就連500元的最低工資都要開不出來了,公司尚未誕生就已陷入絕境。

加入阿里後,蔡崇信首先幫馬雲幹了兩件大事,而這兩件大事都是關於錢的問題。
第一件大事是在阿里確立了一套與國際接軌的現代企業架構。在蔡崇信加入以前,阿里尚未進行工商註冊,員工則都是馬雲的朋友和學生,人們基於對馬雲的崇拜和信任共事。蔡崇信加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終結這種狀態,去建立一種現代企業架構。
具體來說,蔡崇信參考當時互聯網三巨頭新浪、搜狐和網易的企業架構,建立了一種由境外母公司控股中國子公司的企業結構,其中母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子公司則在杭州和香港註冊。股份分配方面,蔡崇信則按照馬雲的意願,將包括他和馬雲在內的“十八羅漢”都列為創始股東,配以相應股份。
此外,蔡崇信還把相關理念帶到阿里,炎炎夏夜,他向十幾位“創始股東”解釋“股份”、“股東權益”等概念,並教大家看根據國際慣例擬定的英文合同。經過這番教育,阿里內部從一開始就在激勵、進入、退出等問題上達成共識,也就不會因此產生矛盾。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但絕對是勵志的!

阿里巴巴的18位創始人,其中15號是加入沒多久就離開阿里巴巴的


這番建制之後,阿里也具備了對外融資的基礎,這也是蔡崇信幫馬雲乾的第二件大事。
在蔡崇信加入之前,馬雲曾進行過37次融資嘗試,但無一例外地都失敗了,外界不相信他的夢想,甚至可以說不相信他本人。這是必然的,很難想象哪家風投會投資一家尚未進行工商註冊、創始人沒有成功創業歷史、講話還特像忽悠的公司。


到蔡崇信加入前,馬雲早期籌集的50萬元已幾乎耗盡,就連500元的最低工資都要開不出來了,公司尚未誕生就已陷入絕境。
1999年8月,蔡崇信為絕境中的阿里帶來了希望,他的一位臺灣好友是高盛香港地區投資經理,正要對中國互聯網行業進行一次嘗試性投資,蔡崇信則說服這位好友投資阿里巴巴。該投資案於10月份敲定,高盛領銜一眾機構向阿里投資500萬美元,這其中就包括蔡崇信的老東家Investor AB。
這次融資對於阿里巴巴意義重大,它既使其獲得了發展資金,也使其獲得了投行巨頭高盛的信用背書。這之後,日本軟銀的孫正義開始關注阿里巴巴,並約見了馬雲。

蔡崇信的加入給馬雲吃了一顆定心丸,雖然後續阿里巴巴也有出現了一波波的苦難,但是每次都是波瀾不驚的化解了,2013年以前,蔡崇信一直擔任阿里集團CFO,這也是外界對他最熟悉的身份,有媒體將他比喻為“馬雲的張良”,一些創業者則說,一定要像馬雲一樣找一個“蔡崇信式”的CFO。
然而這樣的看法並不準確,蔡崇信最本質的身份不是阿里的CFO,不是一個謀臣或者宰相,而是和馬雲一樣都是阿里的主公。根據阿里2014年上市文件顯示,馬雲持股8.9%,蔡崇信則持股3.6%,他倆是最大的兩個自然人股東,同時,他倆也是阿里僅有的兩位“永久合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