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還是利令智昏?

2020.4.18

微信ID:HTYJJCP

多元的時代,多元發展,什麼都有可能。

當年戴著蛤蟆鏡、穿著喇叭褲、拎著收錄機、跳著迪斯科的人認為自己站在了時尚的最巔峰,只有被模仿,絕非被超越;手拿大哥大的成功有型人士也自然站在了科技之巔,電話竟然可以沒有線。

怎麼也不會想到,有生之年還會經歷翻天覆地、眼花繚亂的世界更替。

007一定也想不到他那些偽裝成石頭的無線發報機、藏在筆中的微型攝像頭、外形像電池煙霧彈等等超科技的諜戰工具,有朝一日竟也會被更高級的芯片、藍牙等等代替。

更有諜戰發燒友說,城市充斥著間諜,有可能你看到的某個掃地大爺也有可能是外國潛伏在這裡的間諜。

付之一笑。

但也確實有可能,科技的普及讓更多的“前方高能”越來越大眾化、平民化。這也使得很多“危險”同樣越來越無縫滲透、無孔不入。

勵志,還是利令智昏?


勵志,還是利令智昏?


勵志,還是利令智昏?


最近朋友圈和抖音都爆出一位“勵志”精英:25歲深圳姑娘高天才(韻)加入美國軍隊,成為美國軍人,且加入美國國籍。

評論區群情激昂,羨慕又亢奮,恨不能自己能搖身一變,閃身美國。

而對照另一名華裔士兵陳宇暉的遭遇,這位華裔美女士兵的“勵志經歷”美好的有些不現實。

陳宇暉的父母早年移居美國唐人街,這讓土生土長在美國的陳宇暉已經站在了起跑線的前端。父親是廚師,母親是裁縫,雖屬社會底層,但一直熱烈懷揣美國夢,1992年陳宇暉出生,一路奮發向上,讓這個底層家庭充滿希望和憧憬。

接受高等教育,從事白領工作,是華裔後代最好的選擇,但意氣風發的陳宇暉選擇了當兵。

在部隊長期被種族歧視、被虐待,意志堅強的他竟然重度抑鬱最後自殺身亡,可見遭受了多麼非人的經歷,這個獨子的家庭全部的希望之光一閃即逝,墜入了永遠不可逆轉的深淵。

種族歧視從來存在,而且不會消失。

現在疫情失控,川普卻要宣佈復工,很多人驚悚地想起那部美片《人類清理計劃》,很多人贊成英美的“群體免疫”,認為清理掉老弱病殘是優勝劣汰的必要過程。這壟斷資本下草菅人命的方式讓人恐慌。

容不下華裔士兵,容不下老弱病殘,那位勵志天才更像是一種刻意的專業營銷。

當年吸引清華核科院研究生去美國參軍的那個人竟然也是她。她在網上答疑各種關於去美國參軍的提問。

這對於很多年輕人的煽動力、吸引力是巨大的,對於歇斯底里懷揣美國夢、恨國的人,這是致命誘惑。細思極恐。

於是不得不說起那位土生土長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首位非白人與第一位華裔軍官呂超然。

他出生於1926年,在朝鮮戰爭中“一戰成名”,獲頒海軍十字勳章。

即使暮年,他仍會不失驕傲地說起在朝鮮戰爭的“豐功偉績”,遇上志願軍,他總是會用中文大喊“別開槍,我是中國人”。以此獲取信任來反殺志願軍。

由此可見,華裔士兵是多麼驚險的定時炸彈。

世界是個大家庭,卻人人袖口藏刀,疫情更是放大了危險。

那麼多人羨慕西方的民主、自由,老百姓竟然能為總統選舉投上一票,多麼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尊嚴。

多麼愚人至極的遮眼大法,怨聲一片、不顧百姓死活的川普依然支持率堅挺上升,難道所謂的民主不是各大財閥掩人耳目的遮羞布?不是掩耳盜鈴的伎倆?

沒有絕對能力和財力空有美國夢的“有志人士”,和身無長物去北上廣務工的城鄉結合部小王子有什麼區別?

永遠被歧視、被排外、被漂浮在邊緣人的尷尬困苦境地。

勵志,還是利令智昏?


政治離我們很遙遠,卻又人人身在其中。

普通屁民的願望是什麼,天下太平,有口飯吃。

這願望,也困難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