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現在應該把大量財政存量拿出來刺激消費

張軍:現在應該把大量財政存量拿出來刺激消費


4月16日,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做客《長盛時間》,探討復甦底氣從哪來。


張軍:現在應該把大量財政存量拿出來刺激消費


復甦的底氣


張軍:我覺得大家一談疫後經濟面臨雙重衝擊,怎麼辦,大家說來說去還是集中在我們傳統的這些想法上,無非是說,你看人家都已經拿出5萬億、6萬億美金的開支計劃了,中國要做基建,做紓困等等,這些講得都沒錯。但很少有人談這次疫情將來會改變什麼,我覺得對中國的經濟來講,我們從來都不缺應對的辦法,未來十年回頭來看這次的疫情,中國經濟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覺得這是非常關鍵的,現在有很多企業面臨很大的困難,包括我們的外貿企業。


我們現在除了要跟它去想轍,我們怎麼辦,我們的政府,財政部、央行、海關,大家都在出主意,問題是作為學者我們要去考慮一些別的東西,你看我們這些企業,我也碰到了一些、看到了一些,其實他們也在想著怎麼轉型的問題,他們也在想著我是不是要考慮,比如說我原來一直是針對海外市場,現在我是不是要轉內銷?轉內銷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它面臨非常多市場準入的問題,稅收的問題,一系列的問題,這些能不能倒逼一些改革?


很多企業家發現,我們現在在考慮可能還要轉到電商、轉到線上,有些還在考慮原來我是做汽車的,現在我發現5G行業中有很多跟汽車在技術層面上可以共享的,很容易轉向去做5G設備。所以我覺得現在我們就事論事,撇開現有的怎麼辦,要解困,真金白銀地下去,這當然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們看看接下來經濟在危機中會不會走出一個轉型的道路來,這個可能談得比較少。


姚長盛:兩個好話題,一是我們現在的經濟會發生什麼變化,二是有沒有可能走出新局面。


管清友:張老師提了一個,我覺得確實非常好,過去一段時間大家其實討論比較充分的,從原來估計不足到充分認識,甚至有點兒過度悲觀了,現在有好多(觀點)我覺得有點兒過度悲觀了,張老師說的題目其實也是我特別關心的,復甦的底氣到底從何而來。我想從幾個方面談我自己的理解:


1、疫情的衝擊已然造成,現在過多沉溺於疫情的衝擊,這種分析,沉浸在這種環境裡意義不大,還得往前看。


2、中國復甦的速度、節奏,我想肯定是領先於全球其它經濟體的。我們確實有這種信心,因為我們最早處置的比較及時,現在看除了北京管得比較嚴以外,其它地方相對來講逐漸步入正常化了。


3、中國經濟的基本盤是在的,無論我們說市場規模、市場深度還是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因為我們人均GDP剛過一萬美元,其實它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不能這麼說,確實在微觀個體上充滿著追求財富的動力,創新的動力,我覺得這是我們的底氣。雖然今天中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的人均水平低、空間很大,我們還有很多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差距、還有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問題可以改革,特別是上次咱們討論過的生產要素的改革,其實可以釋放非常大的活力,應該說我們復甦真的是有底氣的,只要我們的方向對、路子對、牌打對,沒有問題的,我對這一點毫不懷疑。


出口轉內銷


姚長盛:怎麼保就業呢?如果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很難去創造就業機會呀,我們就這樣可以嗎?


張軍:我剛才也講了,其實保就業的邏輯一定會維持最低限度的增長。這個增長來自於哪裡,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很多外貿企業非常痛苦,海外的訂單沒有了,假定未來三個月全球的疫情還會繼續發展,這種情況下你現在要拿財政的真金白銀去幫助企業度過難關,有很多企業這時候想轉內銷,你要想辦法幫助他們把產品賣到國內的市場。


姚長盛:現在我們就把這事降到微觀和具體層面上,比如現在的外貿企業,我知道現在有很多外貿企業已經極其困難了,我認識一些朋友,包括一些在青島做進出口的,過去都是把利潤留在海外,留在離岸賬戶,現在開始要把離岸賬戶的錢換回來,這是這麼多年沒有出現過的情形,因為國內現在撐不住了,要換回來。所以就具體到這些外貿出口的公司,您覺得應該怎麼去做?


張軍:其實今天晚上我吃飯的時候看上海的新聞,大概有三條新聞都跟我剛才講的外貿企業的事情有關,比如說上海播了一條新聞,昨天出了一個政策,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跟銀行、跟政府共同簽了一個東西來支持外貿企業度過難關。剛才你講了,外貿企業的資金面臨很大問題,所以銀行增加授信是很重要的,信用保險是很重要的。還有一些辦法,你看我們的海關也好、商務部也好,你看前天出臺的(政策),我忘記多少條了,反正有幾十條,針對我們的外貿企業怎麼轉內銷。轉內銷涉及到一個稅的問題,你的關稅要不要補,這個東西本來出口的,現在進來,比如你是加工貿易的企業,原來中間品的進口是免關稅的,現在賣到國內需要補稅。現在就出了一個政策,這個政策很有意思,你可以選擇,在補關稅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以最終產品製成品納稅還是選擇進口的原材料納稅,利息可以延遲支付,等等。


其實我就是說,一些主管部門比較瞭解這個行當,我們國家有將近480萬家製造業出口企業,他們其實是很瞭解的,他們面臨問題,要進入國內市場、要轉內銷,其實有政策上的很多障礙。還有一個很具體的例子,那時候我講為什麼大量企業不願意在國內銷售,要賣到國外去,因為國內喜歡欠款,拖很久。現在很多企業就面臨這個問題,國內銷售,本來我的資金鍊就有問題,現在我銷售了東西又拿不到錢,所以政府部門出來說,OK,我幫你解決,

我讓銀行給你貸款,先解決資金回籠的問題,不要拖欠那麼久。其實這些都是很具體的解決出口轉內銷問題(的政策)。


我記得20年前,1997、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的時候,因為當時人民幣決定不貶值,中國出口下降很厲害,你知道那時候怎麼解決出口企業困境的?就是出口轉內銷,所以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姚長盛:有這個詞。您說的思路是這個思路,但我們在2008年看到過,2008年之後中國的出口企業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我記得那時候開始了出口轉內銷的另一種方式,當時全國做了很多外貿大集,把那些專門做出口但又不會做國內市場的,由商務局、商務部、商委來牽頭,在每個城市、每個區域中心裡做外貿大集。


但最後我們發現沒有企業真的轉型回來,非常非常困難,物流不適應,設計不適應,成本不適應,你剛才提到的賬期我沒想到,賬期也非常非常長,最關鍵的是他不知道怎麼做國內市場,也不知道怎麼做銷售,所以如果今天我們去拆解這個問題,想讓它正常復工復市,如果具體到怎樣讓出口企業恢復?


如何刺激消費?


姚長盛:對現在的出口企業而言很難說有什麼好的辦法,畢竟不光隔著市場、隔著過去的路徑,還隔著需求。怎麼刺激消費?


張軍:其實你說外貿不談了,其實剛才大家的留言中還是有一些誤解,你知道中國真正出口消費品的比例很小,480萬家出口企業大部分是出口零部件,出口中間品。海外市場終端的,比如做汽車的,美國的三大汽車廠商,德國的三大汽車廠商,有大量零部件是我們國內的中小企業出口滿足的。現在我們說出口轉內銷,其實這就涉及到國內產業鏈的重組,大家都覺得產業鏈在全球受到了一些衝擊,現在國內有很多整車廠商的核心零部件還是要繞道海外進來,如果國內出口廠商可以出口轉內銷,其實就涉及到跟國內下游產業銜接的問題,我相信這上面其實有大量文章可以做,並不是簡單說我們的出口大量都是消費品,要賣回來給老百姓,我覺得這跟老百姓的關係不是很大。


張軍:當然,涉及到消費刺激,剛才清友講了,特種國債能不能用,我看今天網上賈康推了一篇東西,我簡單看了一下,他好像是反對的,因為他覺得在中國規模這麼大的特種國債消費掉了,這個錢第二年就沒了,還是要有資產對應的。言下之意是可能還得做投資。消費的問題,救助的問題,更多要從財政的存量資金裡騰挪,我們其實有很多騰挪的辦法。過去我們經常講很多財政的錢到年底都用不掉,最後上繳了國庫,其實大量財政存量應該拿出來,有很多儲備的東西,這時候改用了,你就拿出來。大概是這個意思。


其實我們談保就業這件事情對消費是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的。


姚長盛:我覺得您說的問題關鍵在這上面,現在最重要的對企業而言是幾個層面,一是保中小企業,二是保住它就是保住就業,讓它運轉起來,以及讓整個行業和產業鏈運轉起來,轉不起來,現在只要是停擺的狀態,那就都不行,停下來了,這件事情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第二,對他們來說補貼僅僅是一方面,貸款和減低成本也僅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問題是他們需要訂單,如果沒有訂單,沒有人進來消費,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給他多少錢,他站在那兒,還是在風中一片凌亂,恐怕也會有很大的問題。


你看我們老是講過去的經驗,2008、2003,雖然經驗放到今天已經不對應了,但2008年那年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最後除了4萬億之外,我們在幾個領域中刺激,比如家電下鄉,比如汽車消費刺激,比如放開房地產。今年房地產是不可能了,走房住不炒的路子,那我們今年在哪個行業中可能會放開消費刺激,最終能產生效果呢?能想到嗎?能有方法嗎?想不到?很難?


張軍:如果拿2008年跟現在比,那時候關於新能源汽車等各方面,我們的保有量其實不是很大,今天我們已經過了峰值,所以整個汽車消費市場是非常疲軟的,

這種情況下當然可以繼續用財政補貼的辦法刺激新能源汽車銷售,但它的增長其實還是非常有限。


2008年除了搞鐵公機以外,那時候還有幾個東西,比如那時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的任務,其實那對後來經濟復甦有很大的作用。再加上棚戶區改造,包括整個房地產的刺激,其實它是全方位的,當時有十幾個領域都在刺激,媒體只關注鐵公機了,其實那時候很多方面,尤其是汶川地震重建,其實帶動了不少行業。但關鍵問題是今天這個“條件”已經沒有了,在很多領域,比如家電下鄉,今天還能有多大的作用?其實作用不是很大。所以我覺得消費的問題,我覺得也不要老是覺得我們應該在消費上做文章,中國的儲蓄率這麼高的情況之下,消費能夠保持跟GDP大概同水平的增長速度我覺得就已經非常非常不錯了,你還希望以消費拉動經濟,我覺得在中國可預見的未來,這個基本上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