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消费潜能加速经济回升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冯海宁)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为1992年以来首次单季负增长。这是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据介绍,从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3月份比1-2月份有明显改善。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加快统筹推进,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二季度的表现会更好,这是一个基本趋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且是负增长。自疫情暴发以来,消费、投资、出口均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但一时的停滞,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全球抗疫争取了宝贵时间。

经济增长暂时“掉”下来还可以及时“弹”回去。其实一季度的经济景象并非一片灰暗,很多亮点值得关注。比如,一季度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收入稳定增长,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2402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明显回升,显示出数字时代的巨大消费潜力。

疫情发生后,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不断拓展,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费新模式、新理念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药店”等逆势发展,信息消费、防疫用品、卫生健康用品消费显著增长。中国式消费正在加速自我革新。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新旧动能转化趋势不断强化,韧性和活力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笔者以为,要想加快经济恢复节奏,消费应是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力量。消费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如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7.8%。不过,相比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相比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促消费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消费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无疑还会提升。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政策措施不断细化落实,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消费基础性作用更加明显。

整体来看,促消费措施还有更多着力的空间。比如,要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既需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也需要政府和商家通过发放消费券形成“乘数效应” 精准提升消费信心,同时还需要稳价保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提供更多适宜的消费场景。

当然,在鼓励消费的同时,对投资和出口也不能放松。在吸引投资方面已有很好的例子,如广州一季度吸引投资近1.4万亿元;北京CBD一季度落户高质量企业37家、外商投资企业60家……

总之,有关各方应加快推动线上消费乘势成长,促进线下消费加快回补,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以助推经济加快反弹和复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