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GDP與發電量

有人說從百年發電量看美國,意味著美國要衰落了,其實這是常識性錯誤。列寧說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大意就是現代化國家輸出資本,傻子才出口糧食,出口工業產品和發電。這個文章的主題,內容是如何推導出結論的,一點因果關係都沒有,就像把狗頭移植到豬身上說這馬真好看,這叫強行比附。你學會邏輯以後,就可以分辨出此類信息。

-

講資本主義就要講資本主義的第一個階段,那就是羊吃人。農民趕走,土地騾馬化。英國搞過,導致愛爾蘭獨立。法國搞過,導致法國大革命。德國搞過,導致德裔美國人是美國第一大族裔。蘇聯搞過,導致烏克蘭三年饑荒,餓殍遍野。日本搞過,日本通過機器繅絲、製茶,一度控制全球70%以上的絲、茶產量。只有土地大量集中,生產效率極大提升,農業才有剩餘價值或者說經濟效益。(推薦閱讀:國富論。)

-

農業瘋狂積累資本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農業?當然不是。農業瘋狂積累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製造業。農業資本的積累,使你有錢就可以投入水磨紡織廠,這種不以織工為勞動力的新型工廠使中印迅速失去了幾千年以來的全球紡織中心地位。水磨紡織廠的數量迅速增加,單位生產成本越來越低,徹底擊垮了東亞、南亞的手工紡織業,使北美、南亞、東亞的紡織原材料都開始向英國運輸,使英國成為全球的工業中心。(詳見村長寫的宋子文與斯大林論工業篇)東亞、南亞的織工,當年的收入可以養活一家十幾口人,他們的收入在當時是非常高的,類似於我們今天的高級程序員,後來發展到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因為英國的織工不要錢,他的名字叫水磨。他從便宜的粗製濫造開始,不斷提高質量,以至於通過程序化和標準化將東亞、南亞織工徹底淘汰出局。當然,這個織工不包括脫去西服,穿上印度手工棉布紡織的聖雄甘地。

-

英國發展紡織業,並不是要發展紡織業,而是要發展機械工業。英國紡織業壟斷全球以後,英國開始用輕工業積累的資本向機械工業轉型。此前機器的生產是通過人類手工製作,當年的英國人打算用機器生產機器。原來英國的羊吃人只是騾馬化取代人力,當年的英國計劃用機械化完成對工農業的改造,這就是內燃機取代蒸汽機的時代,史稱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的坦克在德國耕犁,英國的飛機劃過歐洲大陸的上空。英國的機器產量、煤鐵產量開始直線上升,直到日不落帝國紅日懸空。

-

這個時候,列寧寫下了著作《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大意就是帝國主義國家(英法為主,美俄德日意為輔)人家已經不屑種地、生產西服、出口大炮發展自己的經濟了,人家要強迫你貸款,然後賺取你的利息。這本書寫作於1917年4月,你們落後這個世界103年,稱之為瑟維安一點都不為過。發展工農業還會虧損,而發展金融一塊錢可以撬動一百、一千、一萬的槓桿。中國搞洋務運動,搞鐵路,英法以最快的速度跑來給中國貸款。你們還記得二十一條吧?二十一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強迫中國只能向日本貸款。

-

今天的美國,他大部分耕地是休耕的,他100萬農民,只耕種少量的土地。他們種地是因為缺糧?當然不是,美國人種糧是為了調控糧食價格,保證美元的購買力。中國7億農民,美國100萬農民,但兩者的糧食產量是相等的,你可以算算美國糧食的單位價格是多少?這還不是搞笑的,搞笑的是美國政府補貼美國糧食價格的66%。美國的農業補貼是6000億美元,中國農業補貼100億人民幣,就這美國人還對中國農業補貼指手畫腳。現實中的美國農民,他們有私人飛機,直飛非洲、拉美,與當地的農場主簽署農業種植協議,美國提供種子、化肥、技術,收穫後他們運到美國騙取美國農業補貼。你們百度嘉吉公司吧,在美國農民是資本家的一種,叫農業資本,也叫大農場主。基辛格說,你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因為價格,因為社會生產效率,美國將全球的糧食和石油都控制在自己手裡。

-

當年,英國、法國荒廢農業,搞去工業化,目的就是為了將自己的國家轉型為日不落帝國(資本主義帝國),這就是德國、美國工業崛起的原因,因為英法不願意玩低端局了。即使今天,英國的航發、法國的航天都是可以和美國媲美的存在,道理很簡單,英法也學美國補貼這些工業。

-

接著是美國的製造業。英國、法國認為,只要控制美國製造業公司的股票就可以了,這樣交割方便,手續簡單,還有法律保障。雖然說,美國製造業是美國製造業,其實他控制在英法財團手中。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前,美國都在謀劃入侵加拿大,與德國劃海而治。羅斯福幾乎是以戰爭通牒的口吻,勒令丘吉爾將美國公司的股票賣給美國公司。丘吉爾為了避免大英帝國兩線作戰,開始了一邊倒。

-

二戰後,美國開始構建自己的日不落帝國,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貿組織,是不是聽的很耳熟?美國開始向非洲、拉美外包農業,開始向印度外包服務業,開始向東亞外包製造業。美國人又不是傻子,他會把打仗的獵槍交給你嗎?中國的化肥生產設備還在十萬噸級,美國的化肥生產已經在千萬噸級,美國的生產成本是你的十一。美國有天量的補貼,中國製造業的補貼少的可憐。人家不是不能生產,而是不願意生產,發展製造業,工會運動還會崛起(百度五一),還得補貼企業家(百度通用),你說是不是?印鈔機的電一插錢就來了,為什麼要投入大量的資本去修建基礎設施(大憲章有一條,政府無權修路,這就是智慧。)?去讓一個國家產能過剩3000000%?美國製造的美元在全世界是暢銷產品,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生產出來一件商品,利潤還不到5%,你還要擔心這件商品能不能賣的出去,搞不好就是帶利息虧107%,完全就不可同日而語。

-

美國大量的轉移製造業,你們看美國的GDP是不是下降了?美國去工業化的結果是美國的GDP增長了二十倍,達到了驚人的二十萬億美元。所以說,不能用工業產能衡量美國的GDP,不能用發電量衡量美國的GDP。為信息不對稱而讀書,《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寫作於1917年4月,資本、GDP與發電量無關,這是最起碼的常識。

-

我是誰? 我是巴門尼德的馭手,駕駛著女神的馬車一往如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