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01


中學時做過一道地理題,問:西安屬於什麼規模的城市?


備選答案有四個: A 超大城市 B 特大城市 C 大城市 D 中等城市


認真思考之後,信心滿滿地選了C。其時是上世紀90年代初,選C的原因,是覺得好像只有北上廣才能夠得上超大或者特大,但西安好歹是十三朝古都,西北地區的南波灣,怎麼著也不至於淪落到“中等”序列。答完後尚有時間,還和同桌饒有興致地交流了此題的心得體會,一致認為選C絕對錯不了。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萬事沒有絕對,更沒有想當然的絕對。待到公佈答案,正確答案居然是B。地理老師的解釋是,人口超過500萬的,就算特大城市。當時,西安的人口數量是500多萬不到600萬。


從此,腦海裡留下了根深蒂固且牛皮哄哄的印象——


我大西安,是特大城市!


02


所以,當最近看到一則並不算起眼的消息時,頗感到一些意外。


這則消息來自於國家住建部發布的《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年鑑稱,與2017年相比,我國城區人口超500萬的特大城市由13個擴大到15個,西安和青島躋身特大城市行列。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西安躋身特大城市行列”?西安什麼時候不是特大城市了?難道我的地理是體育老師教的?


進一步探究方才明白,原來,2014年11月,關於城市規模的劃分標準變了。其時,國務院發佈《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2014年11月西安城區人口的數量是多少我不知道,但可知的是,從這天起,我大西安,不再是特大城市了!


且容我一個從小到大一直以特大城市人自居者晚悲一會。


還好,我們被從特大城市的車廂甩出去也就不到6年。6年後,經過不斷的追趕超越,我們又重新拿回了特大城市的門牌。


根據住建部的《統計年鑑》,目前我國城區人口超過300萬的有29個城市,超過500萬的有15個城市,超過1000萬的有6個城市。


城區人口超1000萬的6個特大城市分別是上海(2423.78)、北京(1863.4)、重慶(1507.66)、廣州(1315.42)、深圳(1302.66)、天津(1296.81)。上海的這個數字,竟然比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都多,實在是乖乖龍的東!


城區人口500到1000萬的9個城市依次為武漢(918)、成都(837.97)、東莞(685.03)、南京(657.2)、杭州(650.49)、鄭州(626.19)、西安(586.61)、瀋陽(565.12)、青島(512.7)


分析認為,西安近幾年人口快速增長,與2017年3月1日被稱為西安市“史上最寬鬆”戶籍新政的實施有關。之後西安仍嫌“史上最寬鬆”不夠寬鬆,多次對戶籍新政進行升級,大幅簡化落戶流程。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以致於西安搶人的各種段子廣為流傳。比如:去西安走親戚,警察問:“是西安人嗎?”答:“不是,是來走親戚的。”警察:“帶回派出所,按投親靠友條件落戶。”去西安站轉車,警察問:“是西安人嗎?”答:“不是。”警察問:“什麼學歷?哪年畢業?”答:“本科學歷,今年畢業。”警察:“帶回派出所,按學歷落戶,火車票報銷。”……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至2018年底,西安新落戶人口超過100萬。西安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於2019年3月17日發佈的《西安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末西安市常住人口1000.37萬人。


其時,便有很多媒體激動地宣佈,“西安,請叫我超大城市”。激動當然可以,但再激動也不能弄錯概念——城市規模,是按市區常住人口來衡量的。


03


無論如何,重新躋身超大特大城市之列,總是一件臉上有光的事情。


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絲路橋頭堡,千年古都,世界四大古都,歷史文化名城等諸多光環之後,我們的城市名片上,又多了一個響亮的招牌。


不過,在高興激動之餘,我們不能被“規模”衝昏了頭腦,還是那句話,既要面子,但更重要的是要裡子。


首先要清醒地認識到,在15個規模最大的城市中,我們是最窮的。


城市規模,我們在全國排第14,而GDP,我們在全國排第24。這兩個排名,還都是增加了西鹹新區的加成。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那6個巨無霸就不說了,除了天津,哪個GDP不是兩萬億以上的規模,另外9個“特大”,也只有西安和瀋陽不屬於“萬億俱樂部”成員。有人可能會說,好賴我們2019年的GDP也9000多億了,領先瀋陽一大截。如果非要這樣比較給自己找回面子,那我也無話可說。好賴我們也是正蒸蒸日上的追趕超越城市,一直在各方面努力對標武漢和成都,拉一個昨日黃花的沒落城市做墊背,除非我們的臉皮比咱的老城牆還要厚。


城市不富裕,人也一樣。


人均GDP的排名,比城市GDP排名好些。2019年西安人均GDP93180元,在人口過千萬的城市中排名第10。但是,如果放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都到五十名開外了,像東營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人均GDP都是我們的兩倍還多。而在陝西,西安人也不是最富的,榆林人就比我們有錢得多。


人均GDP接近10萬元,這個數字看著貌似不錯,但衡量城市人到底是窮還是富的主要指標並不是人均GDP,而是人均工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這兩個指標,西安都不怎麼樣。


今年1月7日,智聯招聘發佈了《2019年冬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2019年全國38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8829元/月,其中西安以7794元/月排在第30位。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就這,西安人還紛紛驚呼,被平均了,又拖西安人民後腿了。


2019年西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64元,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50元。具體在全國的排名情況目前尚未找到數據。而在2018年,連前50名都沒有進。當年的排行榜中,第50名泰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4642元。也就是說,我們2019年的數據,連2018年的第50名都不及。


按這個可支配收入,一年也就能買兩三個平方的房子而已。


04

各類官方文件中,常用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三個詞來表述人民群眾嚮往美好生活的新時代追求。


再次躋身特大城市,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西安人民的獲得感。


但人民群眾所有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然不是一個“特大”就能解決。除了前文所說的收入水平,所有的民生指數,才是能不能實現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根本。


官方為西安的民生總結了九難,具體包括減霾難、治堵難、治髒難、辦事難、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和養老難。近年來,西安在解決民生九難方面也是狠下了功夫,解決減霾難的包括限行治汙等舉措在內的藍天保衛戰,解決治髒難的垃圾分類和三改一通一落地,解決辦事難的最多跑一次,解決上學難的三年行動計劃等等,努力都看得見,努力確實也有效果。藍天增多了,學校增加了,公園綠地越來越多了,一些老舊小區變順眼了……


西安,特大城市歡迎你


但是,又有多少問題依然還難著?尤其是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增多,多少問題變得更加突出了?


唯一治住了交通擁堵的,是疫情;


垃圾分類,分著分著好像也分蔫了,如同之前的史上最嚴禁菸令一樣;


就算不考慮疫情對就業的影響,西安人的收入水平,也是長期和城市地位不成正比;


學校確實是在不停地建,學位確實是在不斷增多,但教育公平,依然任重道遠;


看病難不難,試一試一些主要醫院的網上掛號系統就知道了;


至於住房,怕是沒有哪個城市,因為房價問題在一段時間內被住建部頻頻約談吧;


還有,個別基層政府以特色小鎮建設名義進行的針對農村和農民的圈地運動,正在讓農民失去賴以根本生存的土地。比如,藍田在白鹿原上的“敢作敢為”。


城市大了總體上是好事,大有大的好處,同樣,大也有大的弊端。唯有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既抓面子更抓裡子,既抓規模更抓民生,方不悖特大城市的命,也方能躲過特大城市的病。


有句廣告語怎麼說來著——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特大”西安,請繼續努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