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柳的日常
今天的家長群,又是像往常一樣熱鬧。
原來有家長拋出來一個大家有同感的話題——現在的小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太低了,有沒有什麼方法來教會他們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
最明顯的案例是做作業。
像我們小時候,一放學到家,就主動自己做作業,幾乎沒有父母指導。遇到不會做的,都是自己拿出課本的例題去琢磨,自己搞定作業。
現在呢?孩子一發現作業不會做了,不是去深入思考,也不是找教材的例題學習,而是直接問父母,這道題怎麼做?
對於這個現象,自己雖然也有類似感觸,但是我認為在如何教小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上,我們的方法,還是要隨時代變化有所差異。
因為時代是不同了,在我們那個年代,特別是在農村裡,父母一是整天要忙農活,沒有時間來輔導你作業,二是他們的文化也就小學水平,你讓他輔導你,說實話,也不一定能教對。
所以,那時父母的方法是以結果為導向,對你進行激勵。你成績好,獎勵你;你成績差,就懲罰你。學習就是你的事情,父母只以結果來衡量你的努力程度。
教學是老師的事情,學習和作業是你的事情,就是這樣簡單。
所以,你不得不學會自己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家長給不了你太多幫助。
這是環境的差異。
而現在不同了,我們家長的教育文化程度大大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方法也是有了很大的改變——強調學校與家長一起來配合,一起來教導學生。這樣的話,學生可能會或多或少會產生一點依賴感——就算不會做,還可以問父母。而且,現在孩子所處的環境有太多誘惑,越快獲得答案,意味著他就有更多時間去玩。
基於以上思考,我個人覺得家長要改變觀念,應該至少從下面幾個方法,幫助小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一是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思考問題的環境。
既然要學習,就要營造學習的環境,讓他把心思放回到學習上。這個環境絕對不能出現電視、手機、玩具等讓他分心的東西。
二是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或作業時,應該更多地以啟發式的方式來引導。
比方說做一個數學題,如果他不會,就讓他拿出課本,找到例題,讓他講講老師是怎麼說的。在這個過程中,他慢慢的回憶和思考,就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是巧用趣味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
思考是理性的,而興趣是感性的。當我們對學習不感興趣時,就不會用理性的思維去思考。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他本身對學習有反感,自然就不願意去獨立思考了。那怎麼辦呢?我們要試著把問題具象化、生活話,同樣是一個數學問題,我們看能不能把它代入到生活場景中,甚至可以代入到動畫片的場景中,這樣他就會對問題很感興趣,也樂於去思考答案。
四是使用考試手段來檢驗成績和激勵。
我發現大寶平時做作業不是太積極,但是對於做模擬測試,則比較感興趣。為什麼?原來他覺得測試後,會有評分,他就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怎麼樣了。所以反過來說,在做測試的時候,他會特別專心,有問題也會認真去思考,努力自己解決。因為他知道,真正考試的時候,也沒有人給他答案的。所以在這個測試的時間裡,他其實是比較能沉下心去思考的。
上面主要從學習和做作業的角度來談,如何教小學生獨立思考問題。
但其實在其它方面,道理也是一樣。比方說要讓小朋友學習做家務,那同樣的,你要給做家務賦予某種意義,讓他願意去做。然後在方法上要給予引導,也通過提問讓他思考做的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最後,如果這個事情有考核或有激勵,那就最好了。這時他可能不會把學習做家務當作是一個負擔,而是當成一個課外的趣味活動,他會樂在其中,在這樣的狀態自然會提高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了。
當然,這個只是結合自己小孩的情況個人的理解,每個家庭的情況可能各有差異。為了孩子早日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家可能還是要花點心思去思考。
你覺得呢?
理想智造圈
這是個好問題。太值得討論,什麼叫思考呢?是什麼引起思考呢?思考的條件是什麼?孩子的思考是什麼樣子的呢?是用什麼思考問題的呢?能思考些什麼呢?這裡就有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的問題。我們提到孩子的思考問題,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會思考。孩子真的會思考嗎?孩子的思考能思考出什麼呢?如,玩兒足球孩子會思考什麼呢?孩子能知道玩的是知識嗎?能思考球是數學嗎?足是數學嗎?球的運動與足的發力的物理知識嗎?總之,沒有思考知識,也不知道玩的是知識。這是思考的質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不是思考的內容呢?這個問題誰來幫孩子,是不是大人的事呢?孩子會思考需要大人提出思考的問題,有了問題才思考的。這是第一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培養思考習慣,這個問題也是大人引導指導行成習慣,孩子知道思考什麼,有了思考習慣,這時才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生活中,看看我們是怎麼做的呢?有系統的訓練過程嗎?如果沒有虧大了。人認識一個事物,不是一下子知道的,必須經過返復體會才認識一個事物。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要有一個系統引導指導的。簡單的認識思考效率低,思考有個思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總結規律解決問題。如果,培養訓練出這個思維思路孩子就有獨立思考能力的。
難得糊塗李學龍
獨立思考是小學生深層次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小學生習慣於抽象思維,這與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認知有密切關係。在如何教小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上,我們的教育方法,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有所變化。現在孩子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很多,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快速獲得答案,這也影響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我們可以嘗試下面幾個方法,幫助小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一,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思考問題的氛圍。
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儘量不要去幹擾他,給他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讓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學習上,不能出現電視、手機、玩具等讓他分心的東西。如果孩子通過獨立思考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可以適當的點撥,幫他理清思路。
二,輔導孩子學習或寫作業時,採取啟發式的方式來引導。
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難題,如果他不會做,不要直接給他找答案,讓他拿出課本,找到當天所學的內容,,讓他回憶老師是怎麼講的,在這個過程中,他通過記憶和思考,就會想起老師講過的知識點,重難點,然後我們再啟發引導他,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巧用趣味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
思考是理性的,而興趣是感性的。當我們對學習不感興趣時,就不會用理性的思維去思考。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他本身對學習沒有興趣,自然就不願意去獨立思考了。那怎麼辦呢?我們要試著把問題具體化、生活話,形象化,同樣是一個數學問題,我們看能不能把它導入到生活場景中,讓數學問題和孩子的生活相聯繫,甚至可以導入到動畫片的場景中,這樣他就會對問題很感興趣,也樂於去思考答案。
四,用考試的方式來檢驗成績和激勵。
有的孩子平時做作業不是太積極,但是對於做模擬測試,則比較感興趣。因為他覺得測試後,會有評分,他就會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怎麼樣了。在做測試的時候,他會特別專心,有問題也會認真去思考,努力自己解決。因為他知道,真正考試的時候,也沒有人給他答案的。在這個測試的時間裡,他就能夠靜下心去思考。
總之,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並採用正確的方法,並長期堅持,這樣,才能在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認真思考的好習慣,並讓這個習慣伴隨孩子一生,讓他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