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是如何滅亡的?

解強強


高句麗族為我國東北歷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朱蒙建立高句麗國前,以氏族、部落為單位,分佈於今遼寧省新賓縣至吉林省集安市一帶。

高句麗國建於公元前37年(西漢元帝建昭二年),據說為扶餘國王子朱蒙所建,後其被尊為始祖東明王。王都初建於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縣境內五女山城),公元3年,琉璃王(朱蒙子)南遷國內城(今吉林集安市東鴨綠江畔、洞溝河口東側)。14年,琉璃王西滅梁貊,奪佔玄菟郡治所高句麗縣(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附近),於是正式改國號為高句麗。427年,長壽王(在位79年)將都城遷至平壤,與半島南部的百濟(居朝鮮半島西南部)、新羅(居東南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國之間互爭霸權,相互攻城略地,攻伐不已。475年,長壽王攻陷百濟都城南漢山城,並據有漢江流域,為高句麗極盛時期。六世紀後其勢漸衰。551年,百濟聯合新羅復奪漢江流域,新羅奪佔竹嶺以北十郡之地(今江原道西部一帶)。隋朝時,高句麗嬰陽王高元轉而聯合百濟同新羅爭奪漢江流域。642年(唐太宗貞觀十六年),高句麗國王高建武與眾大臣因東部大人泉蓋蘇文性情殘忍粗暴,遂密謀誅殺之。蓋蘇文事先偵知,遂搶先下手發動政變,率兵屠殺諸大臣及國王,另立高建武弟大陽子高臧為國王,是為寶藏王。蓋蘇文自為莫離支(相當唐朝的兵部尚書兼中書令),專擅朝政。蓋蘇文聯合百濟共抗新羅,新羅丟掉四十餘城,處境危殆,遂遣使向大唐乞師求援。644年十一月,唐太宗命令大將張亮、李勣率軍分別由海陸並擊高句麗,並決定御駕親征。唐軍攻拔蓋牟(在今遼寧撫順市)、遼東(今遼寧遼陽市)、白巖(今遼陽市東燕州城)等城,攻安市城(今遼寧海城市東南)久不克,唐太宗遂班師。高句麗遣使謝於唐。其後,唐太宗又兩徵高句麗;三徵時,趕上太宗駕崩(649年四月),繼位者高宗罷遼東之役。唐高宗前期,也先後三次發兵東征高句麗,並於660年滅掉百濟;既滅了高句麗的盟友,又可對其形成南北夾擊之態勢。

666年五月,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病死,其長子泉男生繼任莫離支。泉男生與弟弟泉男建、泉男產關係不睦,兩個弟弟趁泉男生外出巡視之時,搶班奪權,殺男生兒子泉獻忠,泉男建自任莫離支,發兵追捕泉男生。泉男生只好走保國內城,遣使向大唐求救。強勢首腦泉蓋蘇文之死,引起諸子爭權內訌,導致勢衰,為大唐滅其國提供了良機。

666年十二月,唐高宗任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提師東征高句麗,新羅亦趁機聯合唐軍發兵攻之。轉年九月,李勣率軍攻克高句麗新城(今撫順市北高尓山山城),復趁勢連下十六座城池。667年,唐將薛仁貴率軍攻拔扶余城,扶余川四十餘城望風而降。李勣破高句麗五萬大軍於薩賀水(今遼寧丹東市西南趙家溝河),斬殺五千餘人,俘獲三萬人,乘勝攻克大行城。薛仁貴沿著海邊挺進,與李勣大軍會師於平壤城下。唐軍圍困平壤城一個多月,高句麗國王高臧見迴天無力,只好遣使來到唐軍大營向李勣投降。但泉男建拒不投降,關閉城門固守。五天後,唐軍破城,泉男建絕望自殺(未死),高句麗滅亡。

唐分高句麗為五部、六十九萬餘戶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留兵二萬戍其地。


風光藝境



一在中國歷史上,在東方遼東,從西漢未年,中原動亂中。一個雲克郡高句麗縣(新賓)句麗村起義的朱蒙的家族,在前37年建立政權。不斷髮展壯大,經過幾百年苦心經營,隨唐時代己經成了一直威脅中央政權極大禍害。

隨煬帝大業八年(612年)為了征服它。楊號令天下農民,組成一百一十多萬軍人,及運輸送糧支援隊伍二佰多萬,齊聚涿州。想一舉殲滅高句麗。卻因為隨煬帝過度殘暴的征斂百姓,導致困窮,物資與民力衰渴。他卻怕各路軍隊紛紛爭功搶勳,要求各路齊頭並進,使河北擠滿了民工和軍隊,道路晝夜不停趕路。天熱中暑死者堆集,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開始騷動造反。加上隋軍在攻打遼東城時將要被攻陷的時候,城中敵人做假降。隨朝諸將奉隋煬帝的旨,而不敢繼續進攻,先報告遠方的皇帝,等命令到達。城裡敵人又準備防禦,又再次開始抵抗。如此多次 往返,使隨軍反而沒有攻下遼東城。高句麗的其他城市也堅守扺抗。

煬帝親自到前線,土氣低落。又僵持一月後,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軍四萬精兵攻打平壤。結果被高句麗打的大敗,還者不到數幹人。以常勝將軍宇文述率領隋軍三十萬伍幹人繞過高句麗諸城配合水軍攻打平壤城又被高句麗打的慘敗。左匹衛將辛世雄戰死,九支軍隊回到遼河這邊遼東城時,只有二幹七百人。物資裝備兵械丟失殆盡。楊廣的第一次攻高句麗之戰以特慘敗結束。


次年隨煬帝接著徵高句麗,正月又一次下令,徵召天下兵馬匯聚涿郡。著名將相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在聽說楊廣逼死楊素要殺盡楊家與故交李密自長安率兵至黎陽。在六月合師,滯留糧草,割據叛亂。使隋軍楊廣密令撤軍,留下大批軍資器械,堆集如山給了敵人棄之而去。高可麗出動數乾土兵,追擊殺了隨軍弱兵數幹人。楊玄感的叛亂。被迅速平定。接著大業十年春天煬帝又令天下兵馬攻擊高句麗。三月,他涿州隨軍土逃亡開始煬帝祀祭黃帝,圻殺叛軍者以釁鼓仍然無法阻業土兵大批逃亡。秋天。隋煬帝到懷運鎮隋朝國內己經大亂。王薄,豆子頑,竇建德農民起義己經成勢,各地叛亂蜂起可湧,難以勝數。攻城掠塞。楊廣召令之兵卻多數未能按期到達。高句麗也是困難其中。隨將來護兒叫喊著向平壤進軍。高句麗王高元害怕,送來使說降,並非真降,行緩兵之計。楊廣也就坡下驢退兵返回。







兩次還未戰高麗,使隋民數百萬凍餓熱累而死,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為征服高句麗未戰卻大量丟棄大量物質而回無功而返。爆發大規模隋未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使楊廣的政治統治崩潰。名存實亡。高句麗沒被滅掉,楊廣的統治四分五裂。宇文化及殺楊廣。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滅了隨朝。


東突厥崛起強大,侵入中原。唐太宗在攻滅東突厥,吐谷渾西域諸國,又打敗薛迅陀汗國才強大起來。四夷威服 ,遣使朝貢。高句麗卻繼續為敵,斷絕唐朝入新羅之道,又征戰新羅。唐太宗命它停上戰爭。遭高句麗拒絕。太宗開始發兵東征高句麗。貞觀十六年(644年)以張亮為行軍大總管,率兵四萬三幹從萊陽走海吃進兵平壤。以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六萬的西域胡人和突厥兵的向遼東進軍。一路順利,打下建安城,擊敗敵兵。斬首數幹人攻佔蓋牟城,俘獲兩萬多人糧食十餘萬石。海路攻佔早沙城,俘獲男女八幹人,顯赫揚威於鴨綠江中


李世勎打到遼東城外 ,敵人騎兵四萬來救,李道宗率兵4幹迎戰,李世勣助戰斬敵幹餘。

李世韌勣率軍攻遼東城時,唐太宗也率精兵匯師攻下遼東城。殺改一萬多,俘獲一萬多,還俘獲男女四萬定城為遼州,唐軍繼續進白巖城。六月佔領白巖城為設為巖州。又取蓋牟城為蓋州。唐軍從遼東向安市城進軍,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率兵十五萬來援救安市城。唐太宗令阿史那杜爾率幹人誘敵,交戰即退。高句麗卻爭相前進,進入唐軍伏擊圈被打的大潰。唐軍斬首兩萬多級。剩餘的高句麗軍依山堅守,被唐軍包圍,撤除橋樑斷其歸路。高句麗軍三萬六幹八百人也再次投降,膝行入軍門,拜伏請命。唐太選出耨薩及己下酋長三幹五百人迂往內地。餘者釋放回到平壤,繳獲戰馬五萬多牛五萬多頭鐵甲及大量軍器。使黃城,銀城的高句麗人棄城而走。數百里之內門上無人煙。


唐軍開始包圍攻打安市城。由於城高牆固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長期沒有攻下,秋冬之時遼東早來寒冷唐軍土馬無法忍受難留,糧草也將盡,唐軍還耀武揚兵城下班師還朝。

走前唐太宗卻讚賞安市城主,堅守不降與忠成國家賜給城主縑布百匹。唐太宗回城因為要滅高句麗認為沒有成功很是後悔。。這次唐軍實攻佔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徒遼蓋光戶口七萬人到中國內地。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捷,消滅高句麗大量軍隊,殺了4萬餘人。繳獲馬牛軍資,戰果輝煌。回國後,又聽從群臣建議,對高句麗依然用小規模偏師進襲騷攏,使疲憊不堪,耽誤農時,想使其而土崩瓦解。多次用騷擾性的攻擊策略,在647年,648午進軍高句麗都有小勝,使得百濟與新羅也參與進來。百濟還攻破的新羅十三座城。唐太宗死後高宗即位。654年安固將軍率高句麗和勿吉軍攻打契丹。唐朝松漠都督李窟哥,在新城把他們打的大敗。高句麗與百濟勿吉聯合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求援唐朝,派程名振,蘇定方率軍擊高句麗大勝,殺敵幹餘。´

在658年659年都出兵赤烽,橫山擊破高句麗軍隊殺敵一二幹人。在660年新羅以百濟借高句麗支持入侵求救於唐朝。唐朝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率十萬軍隊直接伐百濟都城大破百濟軍,獲百濟王義和太子隆,次子。以各城主,都投降於唐。使百濟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成了唐朝熊津等五都督府。唐軍乘勝又契毖何力,蘇定方,劉伯英,程名振率軍分道進攻高句麗。次年高宗又派去四萬四幹餘人以肖嗣業為行軍總管,率領回紇諸部再向攻擊平壤。因為有了百濟基地,在662年高宗下令,向高句麗大規模進攻。發35軍,水陸分道合擊。蘇定首先壩江擊敗高句麗軍,以屢戰屢勝進圍平壤。契毖何力於鴨綠江大敗,高句麗軍斬三萬人。但在百濟舊將叛亂後,蘇定力軍圍平壤久攻不下,又逢天降大雪,天寒卜也凍。高宗下令二月班師。到666年叛亂的百濟舊將,泉蓋蘇文死後,發生內江,世子降唐,高宗再令契毖何力,龐同善擊高句麗,援救世子男生。再令以李績為行軍大總管,統帥多師請軍又是分道合擊高句麗。


各戰場捷報頻傳,李績攻取新城和隨近16城。薛仁貴在金山殺敵五萬多,攻下南蘇,木蒼,蒼巖三城。與泉男生會師。李績再攻佔扶余城,殺敵萬人使其它40城望風歸降,再勝薜賀水,殺敵三萬多,攻佔大行城(丹東娘娘城)到668年進夏時,各路唐軍會師一起在鴨綠柵大敗高麗軍。乘勝又奔二百里攻下辱夷城(朝鮮永柔境)。高句麗其它各城守軍民或逃或降,勢如破竹打進到平壤城下圍平壤月餘。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但泉男建仍然閉拒守並多次出兵,出戰皆敗。


668年9月12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虜守將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唐將其境分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在平壤設為安東都護府,以唐朝全部統之。任命左成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二萬人鎮守其地高句麗。到此時歷經第二十七代,七百餘五年,在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貴族和都城富戶,與國內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漢族之中,部分留下人成為渤海國的臣民,也有些融入突厥人,新羅人。高句麗國家到此徹底消亡。它彊西到遼河流域,遼陽鐵嶺一線北部松花江流域,東到大海,南部跨過大同江的高句麗王國徹底進入歷史冊之中。


ww3721


高句麗的滅亡,主要原因就是唐朝持續不斷的侵擾和攻打。高句麗自從西漢末年開始出現,逐漸成為中國東北乃至朝鮮半島地區的區域性強國。在十六國時代,乘著中國北方局勢混亂的情況下,廣開土王高談德攻取了遼東地區。到了長壽王時代,高句麗開始轉變策略,不再謀求爭霸中原,轉而同時向南北朝進攻,從中周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朝鮮半島爭霸事業中,然而朝鮮半島南部另外兩個強國新羅和百濟也開始崛起,使得高句麗統一朝鮮半島的計劃一直未能實現。到了隋朝,中國已經開始重視高句麗問題,隋煬帝發動大軍攻打,但由於計劃不成熟,不但沒有攻克高句麗,反而導致隋朝加速滅亡。唐朝接力繼續攻打高句麗,唐太宗不惜御駕親征,但由於高句麗地形險惡,抵抗強烈,加之天氣變冷等因素,也未能實現。此後唐高宗時期開始轉變手段,一方面用長期騷擾戰術,干擾高句麗農事,促成其內部糧食短缺,另一方面渡海先攻克百濟,形成南北夾攻之勢。當然這些計劃執行不是那麼容易,經過長期的操作,導致高句麗決策層內部分裂,從而給唐朝攻陷高句麗創造機遇,這才滅亡了高句麗。


大意覺迷


公孫被司馬精兵幾萬屠滅東北被吊打突然進入權力真空,才有前三國林立朝鮮半島,中國統一就打不過偏師,只能對方通過太多兵後勤拖垮,新羅內應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