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气量是不是有点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什么意思?

恋想家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过学习拥有了伟大的思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伟大的思想感召一群伟大的灵魂,共同奋斗,创建了圣王的功业,惠泽天下苍生。

然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什么?

一.人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平衡独立而完整,谓之人。人是自然的顶峰。

二.不

不的甲骨文,画成精神散乱,败坏,故为否定。

三.知

知的甲骨文,画成矢口示,表示对太阳系运行状态及其规律的表达和认知,扩展为对宇宙生命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属于智。

四.愠

神识累积,达至完整,曰昷。

藏识于心,曰愠。

神识广大无边,而心识有其边界。心的空境若不能藏神,表现出来就是烦闷,羞怒。

心所以愠,是心量不够,智慧不达,无知的缘故。

若能保持开放的心胸,适应变化,扩充心量,则不愠。

五.君

君者,独立守神的状态。

六.子

子者,藏种,虚化神也。

君子者,守神而藏其种,以待其时。

君子意谓着永生和自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七.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拥有了伟大的思想,建立了圣王的功业,尽管如此,面对无垠的宇宙,变化的世界,还是渺小如微尘,总有无知和能力不达的地方,怎么办?

此时若能坦然承认自身的渺小和无知,心不执着于旧念,而是顺乎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开放的心胸,以谦卑的态度,重新学习,独立守神,以保持传承,这才是通往永生和自由的君子之道!

八.学而综述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过学习拥有了伟大的思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伟大的思想感召一群伟大的灵魂,共同奋斗,创建了圣王的功业,惠泽天下苍生。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尽管有了伟大的思想,创建了圣王的功业,面对浩瀚的宇宙,坦承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始终保

持谦卑的态度,学习,学习,再学习,奔向自由和永恒。

《论语》是儒者的立德,立功,立言之作,其意在不朽。





玫瑰家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孔子做到了,恰恰就说明他君子端方,气量宽宏。其实很好理解:即便别人不明白、不聪慧、不了解,你也不会因此生气、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修养吗?

“知”是知识、智慧、明事理之意,“愠”是含怒、怨恨、生气之意,孔子的大意是:不因为他人的学识浅薄而轻易生气嘲笑,是古来君子圣人才能做到的。如果这样的行为都不算气量大度有涵养,那怎么样才算呢?

我们来看看如今社会里芸芸大众的气量平均值:

面对孩子不聪慧,父母师长的气量

九年义务教育,青少年们一视同仁,从踏进小学开始,在同等的教育之下会出现“学霸”、“学渣”、“一般学生”三种普遍类型。师长会经常偏爱学霸委以重任,然后成为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一般学生当然就默默无闻了。

班主任可能会因为学渣成绩不好而叫家长,甚至可能因为重复教导仍然不开窍而气急败坏,大失所望。家长或许不懂得教育,但看得懂成绩单,因为自己孩子成绩单失了脸面破口大骂也是有的。

这就是一般师长和父母的气量,我们可以理解为望子成龙的苦心,却不能说他们气量宽大。因为“学渣”并非无可救药,尤其是在少年时期可塑性强,很多学生只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亦或是被学业以外的事物所吸引罢了。

而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提倡“有教无类”,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贤者,史书上从未有记载他因为别人不聪慧而生气,如此看来孔圣人已经做到了君子宽宏大度的表率!他提倡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不贬低不排斥。

面对小菜鸟的不知道,上司同事的气量

刚入职的小菜鸟们什么都不懂,可能需要老员工带领一段时间,久久都不开窍的话免不了被嘲笑,大部分人也许不再搭理你,甚至背后说闲话,嘲笑吐槽等等,一般人也就这种气量,够不到君子十分之一的高度。

职场里的小老板、大老板、中层管理之类的人物,当他们往下派发任务,底层员工做不好或者尚不熟悉如何操作时,有几个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脾气面带微笑地用心指导。答案是没有,犯错的次数多了,你也就被炒了,而且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忍受老板的暴脾气,毕竟是衣食父母。

所以问问自己,工作中见过多少人一直如沐春风,从不因为别人的愚蠢而生气愤怒!

面对家人、朋友、陌生人的不明白,你的气量

母亲几十年如一日地对你唠叨着家庭琐事,要你照顾好自己,你却因为她不理解你已经长大,有了独立自主的思想而恶言耳语,大呼小叫;

你的孩子丢三落四,怎么说都不涨记性,你会生气懊恼;

好朋友不小心忘记了你的喜好,做错了一件小事,你会不会因为觉得他/她不了解你而生气?

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因为不清楚你喜欢喝茶,而请你去喝了咖啡,即使面上不表现出来,你的心中会否有不适呢?

写在最后

显而易见,我们都是俗世中的芸芸众生,多数人只能做到尽量宽宏大度,豁达包容,“人不知而不愠”实在难以企及!人生一世,或多或少会因为他人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学会控制调节,才不会被那些名为愤怒、生气的情绪牵着鼻子走。

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白了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简略版,针对“不知”而言。因为别人的不明智,不聪明,能够真正做到淡然以对的能有几人呢!除非事不关己,所以己不劳心。你敢夸口做到吗?



晴空莽莽


你这实在太冤枉孔老夫子了!孔子气量不但不小,反而是很大!

是你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人不知,是指人不理解、不明白自己,误会自己。“愠”是心里不平衡,心里有怨言,还没发作出来,但是已经挂在脸上了。


“不愠”就是被人误解了,冤枉了,心里没有一点怨言,没有一点生气,更别说挂在脸上了。

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到被人冤枉还能泰然自若,不动声色,心里还没有怨言?现在人别说被误解、被冤枉了,就是说几句不中听的话,那都能跟你火冒三丈,蹬鼻子上脸了。

如果说孔子这样的人,你还觉得气量小,那这个世界上,真的找不出气量大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