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不是新冠“王炸”?專家:未來一個月見分曉

客觀一點說,印度疫情還沒有到很多自媒體所描述的“大暴發”階段。

印度是一個複雜多元的國家,這次疫情又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沒有人可以對印度疫情給出總結性結論。本人已在印度工作和生活五年半,本文將根據自己在印度這段時間的生活和觀察,就印度疫情應對中的一些舉措作以介紹和分析。

目前為止,印度疫情應對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月底到2月底的中國疫情應對階段;3月初到3月中應對多國疫情輸入階段;3月22日之後到目前的封城階段。在應對措施上,包括境外輸入病例阻斷、病例檢測、密切接觸者追蹤、密切接觸者隔離、群體性感染事件應對、貧民窟感染事件應對、普通社交隔離及科普動員等幾方面。

小成功:中國疫情輸入應對階段(1月底到2月底)

1月初中國跟世界衛生組織通報疫情後,印度是少數幾個比較重視這個疫情的國家。醫生出身的時任衛生部長哈什·瓦丹(Harsh Vardhan)在一次會上提到,在收到中國疫情消息後,他們1月8日就召開了專家研討會,討論疫情應對策略。

1月底到2月底,印度主要是防止中國疫情輸入,並且將疫情控制在科拉拉邦,沒有擴散,可以算是一個階段性小成功。

1月28日,科拉拉邦發現三例疑似病例,這三人都是在武漢就讀回印的學生,科拉拉邦及時追蹤密切接觸者,將806名密切接觸者列入觀察對象。1月30日科拉拉邦第一例病例確認,到2月3日,三例疑似全部確認,科拉拉邦宣佈進入邦災難狀態,對到過中國或其他疫情國家的2239人進行密切觀察。

有疑似病例後,科拉拉邦政府立刻向各醫院和檢驗室發佈科學檢疫、救治的操作指南。同事的愛人是科拉拉邦的醫生,她的醫院接受了其中一位學生。她說,科拉拉邦要求醫生和護士按最高標準防護,當時一些醫生們感覺邦政府有點小題大做,那時醫生們認為這個病比流感不會嚴重太多。同時,科拉拉邦將病毒的科普知識通知到村級層面,通過宣佈“邦災難”狀態,也很大程度上調動了民眾的重視。

事後證明,科拉拉邦被認為的“過激反應”是必要的,到目前為止,德里、孟買等都有醫護人員感染,最早出現病例的科拉拉邦尚沒有醫護人員感染。另外,科拉拉邦的密切追蹤機制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將病例嚴格控制在了本邦,直到2月底,在這三個病例之外,印度沒有增新病例。

聯邦政府層面,為防止新病例從中國輸入,1月30日,印度政府要求對來自中國的入境人員採取嚴格措施,一些機場對來自武漢的入境人員進行血樣檢查和採取28天隔離措施。2月2日,印度聯邦政府宣佈所有中國人和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的赴印電子簽證臨時失效。2月6日,印度政府宣佈給中國人的所有簽證類型失效,後澄清外交簽證例外。為防止抗疫物資短缺,1月31日,印度聯邦政府發佈禁止出口防護類醫療用品,包括口罩和防護服等,顯示出印度政府的憂患意識。

這個階段,印度政府的敏感性很高,對疫情的早期重視程度也是很多發達國家所沒有的。為什麼印度早期會如此重視和應對及時?以下三個方面視角有助於探尋答案。

首先,其幸運之處在於,疫情的首個輸入邦是科拉拉邦,這是印度義務教育普及率最高的邦,也是醫療資源相對發達的邦,印度很多護士都來自科拉拉邦,另外,這個邦有比較強的治理能力。

其次,印度長期受瘟疫的影響,最近的如1992年霍亂暴發,1994年在蘇拉特暴發的瘟疫,以及經常大規模暴發的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H5N1和 H1N1 流感也在印度大規模暴發過,這讓印度保持著長期敏感性。

最後,印度的基礎醫療設施薄弱,人口密度大,很清楚逆境抗疫的難度,所以,從1997年開始著手早期發現機制。這個機制建立後,每週都發布報告。這種疫情監測機制的常規運轉,有助於培養醫護人員和決策人員對疫情的敏感性。要了解這個機制,請參考我在印中智慧橋上發表的一文。

小教訓:應對多國疫情輸入階段(3月初到3月中)

從3月初開始,印度的疫情進入第二階段,應對來自意大利、中東、韓國、日本等國的疫情輸入。這個階段,輸入國多元,感染病例的邦更加分散。3月2日,一位從意大利回來的德里商人和一位到拉賈斯坦邦的意大利人被確診。3月3日一位去迪拜開會回到海得拉巴的工程師也被確診。到3月4日,印度確診病例迅速達到28例,這包括一個在拉賈斯坦邦旅行的意大利旅行團(包括14名意大利人和1名印度司機)全部確診,德里商人還感染了6位在安哥拉的親戚。

這個階段的疫情應對,顯然比第一階段更加複雜。典型挑戰有兩個:一是疫情擴散到了多個邦,不同於學生,這些感染者社交圈很大,比如德里的商人回國之後給孩子舉辦生日派對,還到安哥拉走訪親戚等,海得拉巴的工程師也坐巴士穿越幾個邦,旅行團的就更不用說了;其二,3月10日是印度最大的節日之一——撒紅節,大型聚會的幾率大大增加,還有很多國際旅行團為撒紅節來到印度。

在這個階段,印度政府的應對措施包括:增加入境限制、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關閉學校、倡導避免大型聚會、公佈檢測點、向國外採購檢測試劑同時鼓勵本土生產等。

3月4日,莫迪發推說,他本人今年不參加撒紅節,因為全世界的專家都建議避免大型聚會。後印人民黨各地負責人都宣佈不參加撒紅節。莫迪本人通過這種方式以引導民眾儘量避免聚會,但沒有強制規定。3月5日開始,德里和其他幾個邦開始陸續宣佈小學停課到3月31日。

到3月6日,印度已經對3404位疑似病例進行檢測,從武漢撤回的654人每人兩次檢驗。為了更規範檢測,3月7日,在官方宣佈31個確診病例後,印度政府宣佈了52個指定的實驗室,做新冠狀病毒的檢測。這時檢測人群主要限於有國外旅行史且表現出明顯症狀的。

在限制入境方面,3月11日,印度政府宣佈,從3月13日開始,所有進入印度的簽證,除外交簽證、聯合國簽證、工作籤和項目籤外,全部臨時失效,而且要求所有從中國、意大利、伊朗、韓國、法國、西班牙和德國入境的,都要隔離至少14天。

在普及疫情知識方面,這個階段,印度手機的鈴聲被調成了新冠狀病毒的防疫知識。意識到疫情可能的快速發展,3月19日,莫迪全國講話,普及疫情知識,也為接下來的封城做群眾動員。莫迪在演講中,讓大家放棄印度會倖免的僥倖心理,建議10歲以下65歲以上的要居家;企業要儘量居家辦公等。

這個階段的應對,印度有點追著疫情走,有些被動。有兩個小教訓可以總結。

其一,這些人基本上都是2月中下旬入境的,如果印度在2月中旬開始對新疫情國家進行入境限制,也許到目前為止,印度可能病例還處於非常少的階段。限制入境措施有點緩慢,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第一階段防疫的成功,讓政府放鬆了警惕;二是西方對疫情應對過於自信,影響了印度的判斷;三是當時聯邦政府忙著迎接特朗普訪印可能分散了部分注意力。

其二,關閉了中小學卻沒有限制大型聚會。尼扎穆丁宗教集會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 ,印度3月底到4月上旬確診病例的近三分之一來自這次聚會。

及時糾正和調整:封國階段的複雜疫情應對

面對多國輸入和多邦暴發狀態,3月中,莫迪政府開始醞釀封國措施。在很多人看來這有點激進,但卻幫助印度搶回了部分第二階段耽誤的部分時間。

不過,看到歐美封國的各種挑戰,莫迪對封國心裡沒底,所以,採取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先倡議大家3月22日自願居家一天(人民宵禁)以做觀察,沒想到民眾是如此配合。這讓莫迪有了信心,他於3月22日當天便召開了各邦首席部長會議,很多邦的首席部長當天下午宣佈對重點區域進行強制封城,從3月22日下午開始,先後有75個重點市縣宣佈進入封城三天。3月24日晚,莫迪再次演講,宣佈從3月25日開始封國21天,與重點區域的三天封城政策予以銜接。

封國的目的是通過阻斷傳播降低感染數,為政府應對複雜疫情節約出時間。封國期間,有很多問題急需解決:1、檢測能力急需提升;2、消化2月中到3月中發生的感染存量,主要是追蹤密切接觸者;3、重大疫情波動的緊急應對,如尼扎穆丁宗教聚會出現大規模感染,孟買貧民窟開始出現感染和死亡事件等;4、處理好封國帶來的負面效應,即貧困和流動人口的生存危機。

檢測對於疫情的應對非常重要。首先要準備必要數量的檢測試劑,畢竟人口數量大。印度在等待本土開發試劑出來之前,加大了進口力度,3月26日開始本土公司My Lab的試劑進入市場後,其他幾個本土公司的試劑也陸續進入市場。僅Mylab一家公司就表示,如果需要,他們一週可提供10萬到20萬個試劑包。因此,印度目前試劑不算缺乏。

此外,還得有足夠的檢驗室。到3月23日,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批准可做檢驗的實驗室擴展到114個,包括極少數被認可的私立檢驗機構。到3月29日,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又批准了44個私立檢驗室加入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檢測是否應該免費。印度最高法院接受律師公益訴訟請求,裁決檢測應該全免費,包括私立檢測機構,但並沒有提及誰應該對檢測的成本買單。這一司法要求對正在擴展的檢測不算是個好消息。印度試劑生產公司認為,他們的試劑成本已經比進口的低一半,但他們不可能免費提供。私立實驗機構測算,每項檢測成本至少4000-4500盧比,這個錢政府得支付,否則,他們無法開展檢測。但政府目前財政壓力也很大。其中一種建議是用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支付私人檢驗機構。印度《公司法》要求利潤達到一定數量的企業拿出2%做企業社會責任。但這只是一種民間建議,直到4月12日,還沒看到明確的解決方案。

另據媒體報道,4月5日,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還批准了可15分鐘出結果的血清抗體快速檢驗,併購買了50萬個測試包,這有助於對潛在病人進行快速篩查。但該理事會同時要求所有接受抗體檢驗為陽性的,必須再經過RT-PCR檢驗。

根據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數據,到4月12日,印度已為181028人做了195748次測試。目前印度的日檢測能力約11500到15000。印度醫學會和各邦政府還在努力想辦法擴展檢測能力。

從檢測策略上看,印度疫情檢測無法大面積普及,主要用人海戰術追蹤密切接觸者後予以隔離,並配之必要檢測。這種模式在印度前期的HIN1流感病毒和麻疹傳染病的干預中被認為比較有效。在印度,追蹤密切接觸者的能力,與檢測能力擴展同等重要。

追蹤包括三部分:一是對多國輸入的分散在各邦的密切接觸者的追蹤;二是對尼扎穆丁大型宗教聚會感染者的追蹤;三是對貧民窟感染者的追蹤。目前,前兩類人群的追蹤分散在各邦,受影響較大的是德里、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爾納都邦、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科拉拉邦等。以德里為例,到4月9日,在確診的669例中,426例與尼扎穆丁聚會有關,佔到德里確診病例的一大半。全印4月3-4日確診的病例中,95%都是與尼扎穆丁聚會有關。各邦都還在緊急追蹤密切接觸者,不過存在能力差異。

雪上加霜的是,貧民窟感染和死亡病例的發生。截至4月12日,孟買達拉維貧民窟已經有43例感染病例和4例死亡,達拉維貧民窟不是孟買唯一的貧民窟,在孟買,貧民窟居住人數佔到該城市的41.8%,達拉維貧民窟也已經不是孟買唯一有感染病例的貧民窟。馬哈拉斯特拉邦連續近一週是印度感染人數最多的邦,僅孟買一個城市就已經超過1000人感染,成為了印度疫情中心。

更關鍵的是,對於人口密度如此之大的貧民窟感染,靠對密切接觸者追蹤並隔離的措施幾乎不起作用。孟買市政府正在將貧民窟周邊的公共設施如體育館等改成隔離設施,併購買了10萬檢測試劑。但筆者認為這些措施力度還不夠大,大面積檢測應該在這些貧民窟儘快鋪開,儘快識別感染者和無感染者,在感染者人數尚少時將感染者進行指定地點隔離。如果孟買市政府不盡快跟病毒搶時間,後果不堪設想。

封國之後,有些流動人口開啟了徒步回家之旅,後政府意識到這樣不人道,也安排車就近運輸,但大部分還是通過設置臨時救助點,將他們暫時留在城市。這些人的檢測和感染,尚沒看到媒體報道,但筆者預測這也是一個隱患。

另外,21天封國政策到4月14日結束。根據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的測算,如果沒有前面這21天的封國措施,到4月15日,印度的感染人數應該已經達到82萬人。因此,封國措施是否要繼續,對印度下一步的防疫非常關鍵。莫迪已經提前召開了與各邦首席部長和反對黨派的會議,這一兩天就會宣佈最終方案。從媒體報道看,各方基本達成共識:不能立即完全解禁。預計全國性限制流動和重點區域的嚴格封鎖會成為下階段的主要封國策略。

印度防疫奇蹟可能出現嗎?

根據印度本土醫學專家和在海外印度裔研究人員基於印度人口、經濟、社會等特點建立的模型預測,我們似乎可從以下兩個角度去預測印度防疫的成功度。

如果印度能在各邦都出現明顯拐點時感染人數控制在2萬到3萬人,死亡在1000人以內,並且保持感染人數兩週內持續下行,印度的防疫算是出現了奇蹟。

如果印度能在各邦都出現明顯拐點時感染人數控制在3萬到5萬人,死亡在1000-3000之間,並且保持感染人數兩週內持續下行,印度的防疫也算是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要實現這樣的成功,印度可能還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不同尋常的努力:

一是全國性流動限制伴隨著多數邦的封邦,要一直持續到5月中旬,然後再緩慢根據疫情嚴重程度來分階段取消限制。

二是印度政府要對貧民窟感染足夠重視,這將成為印度防疫的最大難點。

對於尚未出現貧民窟感染病例的邦,要嚴防死守;孟買要及時探索出貧民窟感染的有效應對策略,以儘快遏制疫情,也為其他邦提供參考。對貧民窟採取大規模檢測恐怕是一項必要措施。

三是受封城或封國影響的流動和貧困人口,在解決他們生存危機的同時,還要對他們可能的感染保持足夠敏感性。流動人口的大規模檢測也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另外,可將印度立法中為農民提供100天就業或按最低工資支付現金的政策用於疫情封國期間對這些人口的救助方式。

四是各邦政府要對城鄉結合部的可能感染保持足夠重視。很多人擔心印度農村感染,其實,農村人口居住分散,且熟人社會,社區完整,追蹤和隔離都比較容易,不應該是大問題,反而城鄉結合部,人員流動性大,社區管理雜亂,防疫條件比農村還弱,一旦發生感染,不易發現,也不好追蹤。

印度防疫能否取得成功, 4月中旬到5月中旬,將會是印度疫情控制關鍵中的關鍵,讓我們拭目以待!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