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格陷阱:六大定律,讓你穿透關係的迷霧,觸摸命運的脈搏

你在追求卓越和強大嗎?答案是肯定的,至少曾經有過,但是無數的人有各種各樣的人格陷阱會阻礙一個人變得卓越和強大。

人格和人格陷阱是什麼呢?心理學中的人格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性格,人格陷阱就是性格缺陷。

走出人格陷阱:六大定律,讓你穿透關係的迷霧,觸摸命運的脈搏


武志紅老師,認為人格就像一個容器,它能容納的能量是基本固定的。

人格投射到生活中就是生活習慣,生活習慣構成了一個自我循環系統,這個系統不僅會攝入能量,還會消耗或殺掉多餘的能量。

生活習慣構成的循環系統,和人格水平是連在一起的,人格水平能容納與自己能量匹配的習慣,如果能量太多釋放不掉又不能昇華,就會指向自己不習慣,與自己不匹配的目標,這會引起極大的焦慮,當多餘的能量被殺掉後,焦慮才能消散,所以人需要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浪費能量,不然也許人人都能開掛。

漫漫人生路,需要堅忍的人格才能應對生命中遇到的各種挑戰,彩票中大獎的人,為什麼九成沒有好下場?因為他們的人格能量水平低下,與如此多的財富不匹配。

武志紅老師通過六個心靈成長的定律,為我們展現了人格的魅力與陷阱,如果一個人的成長環境,違背了這六個定律,就會導致心靈受傷,生命的感覺會破碎。

定律一:生命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

成為即自我實現,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生命體驗的總和。

如果我們的生命體驗是主動參與的,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還是憂傷,我們都會感覺是在做自己。如果生活中的事是別人為我們做的選擇,我們會感覺沒有做自己,相反,不管別人以多麼偉大和美好藉口,我們都會感覺很不舒服,會做一些讓別人莫名其妙的事,甚至自毀或傷害別人。

美國歌星小甜甜布蘭妮,從兩三歲開始,就被媽媽帶著轉戰美國各地,尋求登臺演唱的機會,這使她沒有童年,只有在13~15歲,過了兩年普通女孩的生活,並認識了初戀男友,但也被媽媽拆散。即使布蘭妮的演唱事業很成功,有段時間她的精神幾乎近乎崩潰,不得不放下事業,進了一家療養中心,在那裡,她不斷的對別人說,我是騙子,我是冒牌貨。因為她沒有成為自己,只是媽媽“自己”的延續。

走出人格陷阱:六大定律,讓你穿透關係的迷霧,觸摸命運的脈搏


定律二:每個孩子生來自帶精神胚胎

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並非一張白紙,而是有一個精神胚胎,精神胚胎裡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只有通過自己的行為、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密碼。

孩子6歲前有許多心靈發育敏感期,會對完美執著追求,熱愛繪畫,音樂和數學等,不厭其煩地自發地重複去做一些事情,在敏感期,如果得到充分發展和訓練,孩子的目標能力,得到充分發展,精神胚胎會告訴孩子他需要做什麼。

國內知名的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有本書《捕捉孩子敏感期》中說:“精神胚胎髮育良好的孩子,有極好的感受能力,能夠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成為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創造能力的人。大人往往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其實是各個敏感期被過度壓制的結果。

走出人格陷阱:六大定律,讓你穿透關係的迷霧,觸摸命運的脈搏


定律四:關係勝於一切

大家都認同一個人情商的重要性,說白了情商就是性格,而性格就是人格,人格是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即“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互動模式,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家長和孩子之間保持一種和諧的關係,那麼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會自由而安全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長。

武志紅老師認為與孩子的關係才是壓倒性的關鍵,遠比知識重要 。因為一個人的內在關係模式,決定了自己與其他人、與社會、與世界,乃至與自己的相處方式,而且在6歲前基本確立下來。

內在關係模式其實就是孩子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現實關係的內化。所以給予孩子愛的同時,也要給予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環境下,孩子的精神胚胎,才能夠充分發育。自由意味著孩子的意志被尊重,孩子被允許、被鼓勵走向自我實現,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各種選擇。

什麼是愛呢?人本主義學家羅傑斯對愛的定義是: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只有無條件接受才能令一個孩子感受到被愛,而生活中,大人往往急於給孩子建議和命令,因為給建議和命令遠比理解容易。你必須做什麼或者怎樣我才愛你,這樣有條件的愛,會使孩子失去對事物的原動力,一切行為都以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認可為目標,這樣的孩子是所謂的乖孩子,貌似懂事好帶,其實容易被父母控制的孩子,長大了以後也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內心關係和諧的人才有愛的能力。因為愛是自愛和愛別人。會愛的人首先得有一個平衡的內在關係模式,即“內在父母”愛“內在小孩”是自愛,“內在小孩”愛“內在父母”,這個人就會愛別人。

關係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因此也最容易傷人。因為每個人最重要的生命訴求是成為自己,而阻礙成為自己的往往是關係,尤其是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關係。

形成良好的關係需要四個條件,一是有愛,沒有愛,孩子容易夭折,即使活下來,長大以後智商和情商也會處於很低的水平;二是自由,否則孩子不能成為自己,只不過是撫養者自己意志的延伸;三是和諧的關係,父母自愛,同時愛而不溺愛孩子;四是關係穩定,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跟孩子分分合合,否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這四個條件缺一都會使孩子心靈受傷,難以在內心中建立起一個好的內在關係模式,人格就會存在一定缺陷,人生中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

走出人格陷阱:六大定律,讓你穿透關係的迷霧,觸摸命運的脈搏


定律四:多一隻心靈之眼,看破關係的迷霧

心理學上提到關係的時候,經常隨之出現的有兩個詞:投射和認同。

一個人怎樣對你反映著他的內心,你怎樣對一個人反映著你的內心,這叫投射。

一個人怎樣對你可能是被你教會的,你怎樣對一個人可能是被他教會的,這叫認同。

投射和認同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動機制,一個人外部人際關係,其實就是他內在關係模式向外的展現。

這個內在關係模式是一個人與外界以及自己相處的基石,簡而言之,童年時,我們怎麼與父母相處,長大後我們就怎麼與其他人相處。也有人說是:最初一個人被怎麼對待,成年以後他就會怎麼對待世界。

有時,你會以內在父母自居,把內在小孩投射給別人,而另一時你會以內在小孩子自居,把內在父母投射給別人,你在投射的時候,關係的另一方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這就是人際互動的主要方式,其實互動的不只是言語,自己潛意識裡信息的互動更重要,你有注意到自己腦袋裡的喋喋不休的自我對話麼?互動還包括我們通過書本網絡和電視媒體與其他人的互動。

在所有的互動中,內在關係模式都是基石,雖然它在六歲前就確定下來了,但並不意味著內在關係模式不能改變,其實每次互動都是一次改變的機會,有可能讓你的內心變得明媚,也有可能讓你滑向黑暗更深處。

因此在互動中,請多一隻心靈之眼,以旁觀的視角審視一下你與他人的互動遊戲,看看自己是怎樣對待別人的,進而認識自己的內心。

心理諮詢之所以能夠解決心理問題,其實是心理醫生通過良好的互動,改變來訪者一些關鍵的不良的投射與認同機制,而原本的內在關係模式就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生改變。

因為溫暖、愛與寬容會促進內在小孩的成長,放棄原有不良的反應,還會改變我們的內在父母,讓我們學會自愛,而冷漠、恨與苛刻會使內在關係向糟糕的方向發展。

如果從內在關係模式去看,很多詞都會有新的釋義,比如自愛,其實是“內在父母”愛“內在小孩”,自信是“內在父母”讚賞“內在小孩”,自立是“內在父母”尊重 “內在小孩”,

如果“內在父母”與“內在小孩”之間有很強的衝突,所謂的接受自己愛自己,就很難做到,過於挑剔的父母會讓孩子不自愛,從關係的角度去審視自愛與自信,會發現很多人其實是假自信、假自尊。

比如喜歡嘲笑弱者的強者一定是假強者,希特勒就是個極端的例子,小時候,父親一邊嘲笑他弱小,一邊把他打得死去活來。長大後,希特勒以暴虐強大的父親自居,把受虐的弱小孩子投射到周圍人身上,又將它投射到猶太人這個族群,最終投射到整個歐洲。

多一隻心靈之眼,經常審視自己的內在關係,有助於我們認識自己,理解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也可以讓我們識破傷害性的關係,在適當的時候脫身而出。

走出人格陷阱:六大定律,讓你穿透關係的迷霧,觸摸命運的脈搏


定律五:幸與不幸,是你主動實現的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積習難改,尤其是惡習,從心理學上講,惰性不是主要原因,更深層的原因是控制感,習慣意味著我們看見開頭就能隱隱預見結尾,不管結尾的好壞,只要能預見就好。我們懼怕的不是痛苦,而是無法預見的痛苦,因為預料中的痛苦讓人感覺沒有那麼可怕,甚至為了證明自己的預見是對的,我們常常會主動推動事情朝自己預料的方向發展,這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把不幸歸罪於別人,其實在相當程度上都是我們主動推動的。

“自我實現的預言”往往都藏在潛意識中,怎樣來識別呢?請注意自己的自動思維,就是每遇到一件事事,腦子裡出現的第一個念頭,它處於潛意識和意識之間,藉此我們就可以發現潛意識中的一些隱秘反應。積極或消極的自我實現預言,意味著你是悲觀還是樂觀的人,它也使人生活中更容易關注消極或積極的東西。

由於心靈的非理性,我們往往通過自己過去有限的人生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推出的一些大結論,並把這些結論用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更大的問題是我們會固守這些結論,一旦發現事情與結論不符,我們會努力把事情拉回到自己的方向上。這些結論其實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因此人生很容易成為一種強迫性的重複,童年擁有幸福和快樂,就會不斷重複幸福和快樂,童年遭遇了不幸和悲傷,就會不斷重複不幸和悲傷。但在這些強迫性的重複中,我們絕不是被動參與,相反,我們主動推動了它的發展。

一個漂亮的16歲高一女生,姜,在開心的時候,會用鉛筆刀割自己的胳膊,不是想自殺,只想有強烈的把自己弄疼的衝動,在最近一次自我傷害後,心理醫生引導她發現了背後隱藏的秘密。

原來姜發現班主任很喜歡她,這使她受寵若驚,她欣喜又惶恐,因為她擔心很快班主任就對她不好了,弄疼自己,就是提醒自己別人的愛與認可不可靠,早晚會被拋棄。這是典型的悲觀的自我實現預言。追溯她的成長曆程,在他幾個月大時就被送到老家,由爺爺奶奶照顧,父母想念她時,就把她接回來一段時間,忙了就再把她送回鄉下,7歲回城上學後與父母團聚,但前三年,同父母的關係都很糟糕,直到10歲時她內心才溫暖起來,感受到了父愛,但那一年很不幸,父親突然遭遇車禍身亡。10歲前的痛苦經歷,使她認為每一次幸福和快樂之後,不幸和痛苦就會隨之而來,這種感覺在她內心深處紮了根,形成了悲觀的自我實現預言。

作者的一個朋友,從小獲得了幾乎所有家人和重要親人的愛,心中的信念是:大家都喜歡她。和每個人交往,她都能應付自如,於是結交了許多朋友,在商務場合,也很大程度程度上跨越了送禮請客等潛規則的障礙,輕輕鬆鬆獲得了人生的成功。

而那些在家中不受關注的人,內心會認為:我是不受歡迎的,在社交中敏感且自卑,特別在乎別人的反應,很難融入人群。

自我實現的預言,在很大程度上就等於內在關係模式,在童年形成以後,改變起來很難。但預言意味著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動參與者,我們主要是被自己內在的東西所決定,而不是被外在所謂的命運掌控,儘管內在的東西不易改變,但是仍可以改變。

走出人格陷阱:六大定律,讓你穿透關係的迷霧,觸摸命運的脈搏


定律六:答案在自己心中

德國哲學家席勒說:“命運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而是我們自身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我們如何運用洞察力和愛的規律對事件作出的反應。”

內在關係模式定型後,以後的人生就是不斷的將模式投射到外部人際關係的過程,很多不幸看似是別人造成的,其實是自己主動參與的,苦難的童年讓人有了一個消極的,自我實現預言,在潛意識的引導下,不自覺的去實現童年受過苦,如果改變了內在關係模式,也就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你的命運。

有些人認為命運不是自己而是外來力量決定的,所謂命外來力量也是自己請來的,最常見的外在力量就是別人,焦點放在了別人身上,認為生活的痛苦都是別人造成的。有這種邏輯的人,必然會陷入命運的輪迴中,因為他們渴望改變別人,童年時渴望改變父母,長大後,選擇了父母同類型的朋友或戀人,再去努力改造他們,註定要失敗的,因為一個人不會被改變,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

只有把焦點從別人身上轉移到自己身,反省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才能慢慢破解輪迴的苦。

受苦的內核是愛的缺失,沒有人想要受苦,就是說每個人都渴望愛。有心理問題的人幾乎必然受過苦,但受苦並不會一定導致心理問題,如何看待自己受過苦這個人生真相,不去扭曲人生真相,承認自己的確受過苦才能解脫,受苦太多你也許會憂傷,但不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果不承認受苦的事實問題就會嚴重,因為內在關係模式具有獨立性, 成年以後比與父母的現實關係更重要性,只要內在關係改變了,命運就會改變,即使外在改變,內在未變,命運也不會發生改變。

童年時關係由別人負責,長大後關係由自己負責了,每個人都走在自我覺察、自我反省的路上,創造著自己的命運。

漫漫人生路上,人格才是核心競爭力。這本書不僅破解了我關於命運的疑惑,武志紅老師還給出了改變人格和命運的方法,用心靈之眼看破關係的迷霧,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承認受過苦的現實,接納自己的憂傷,不斷修正自己的預言,完善人格。

人生真的是一場自我修行,生活就是道場。這本書很適合對生活不滿又感覺無力改變的人看。

走出人格陷阱:六大定律,讓你穿透關係的迷霧,觸摸命運的脈搏

注: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