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這種發現:你對你身邊的同事,可能一無所知。

朋友跟我講,就在前幾天,她和前排工位的女同事,在三里屯的酒吧意外相遇了。

直到現在她還處於一種震驚狀態:

“看她工作時風平浪靜的樣子,你能想到她跟我幹了半斤白酒嗎?”

現在的成年人,職業化程度太高了。

白天都是面目冷靜的職業人格,身上的標籤是男程序員,女設計師,老闆或者男銷售。

但一結束工作就會發現,真實人格的他,差別簡直太大了。

下班後,你根本想不到他居然會去做這個。

我採訪了 5 個意外發現同事另一面的年輕人,那一瞬間的反差,肯定也有你的影子。

要不是看到你下班的樣子,我差點忘記了你是個 90 後。


90 後的真面目,都在下班後

自述:新世相的朋友們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就在前天半夜,我突然在一個讀詩的電臺節目裡,看到了銷售組男同事的名字。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一瞬間就震驚了。

因為這位男同事,平時溝通是這樣的,是特別典型的銷售。

只要和客戶聊天,整個公司都能聽到他 “哈哈哈哈哈” 爽朗的笑聲。

這個項目多少錢,那個報價多少錢,祝你中秋節快樂,祝你情人節快樂,祝你小年夜快樂。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但和我們聊天吧,又總有一種撲面而來的發愁感。

文案好了沒啊,這事情怎麼推進啊,是不是過不去了,啊啊啊啊啊。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幾乎全天都在認真工作,永遠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結果誰能想到,這個小年夜都在跟 15 個客戶來回拉扯的同事,私下還去電臺讀詩了???

中文詩,聲音渾厚。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英文詩,發音居然還不錯。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而且還有好多粉絲在底下留言:天啊,你不愧是英文系的!我好想聽你唱歌!

後來在公司實在沒忍住好奇,問他這事兒,結果他又發出了熟悉的哈哈聲:

——“我跟你說,客戶有時候都跟我說,你這聲音很好哦!”

反正現在我在公司再看見他,目光多了很多敬佩。

身邊每個同事,都臥虎藏龍。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我們隔壁組的女領導,工作 5 年,在公司每天衝鋒陷陣,帶小組跟項目。

全公司的人,聽她鞋跟走路的聲音都有點膽顫,覺得有殺氣。

跟她溝通時,大家都會情不自禁地叫一聲 “姐”。

結果有天一起下班,她給男朋友打了個電話,要去菜市場。

電話裡,她管比她小 4 歲的男朋友叫哥哥。

——哥哥,我們今天吃什麼啊?

天,離開公司,她明明就是一個熱愛做飯、並且毫無攻擊性的女朋友啊。

後來有幸跟她買了一次菜,更震驚了。

她的工作人格,中午只吃沙拉,20 分鐘解決完繼續工作。

她的日常人格,騎一輛自行車去菜市場,圓茄子,長茄子比較半天,洗好的胡蘿蔔多少錢,沒洗的多少錢,拿回家自己洗成本有到多高。

她的工作人格,就事論事,誇獎別人都帶個句號。

結果日常的時候,她跟男友互相哄對方玩兒,做完一道菜,就讓他誇自己兩分鐘。

後來有一道菜好像是蒜有點問題,煲出來的湯有點太苦。

她嫌棄不好喝,非常氣憤,跟我分析了半天原因,不讓別人喝,自己全喝了。

成年人可能就是這樣吧,上班時的狀態千篇一律,不動聲色,評判標準只是工作結果。

一到日常,才終於展露出真正的自我。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我隔壁工位的女總監,是個看起來非常風平浪靜的人。

做審計,每天都在跟數字打交道。每天上班對著訊息萬變的股票行情和客戶,表情和情緒起伏都很少,連穿衣服都是冷色調。

本來覺得,她工作之外的人格再有反差,也不會讓人特別驚訝吧。結果她上個月為了請假,連續通宵熬夜了五天。

我問她幹嘛去,她說,去看我偶像,最近剛出道。

太震驚了。

而且她的表情,提到偶像馬上變得很生動:

雖然別人看起來沒名氣,但她愛得不得了。

跟養兒子一樣,下班定時刷一圈他的微博和行程,擔心他有沒有多吃果蔬多睡眠。

還成功施展出自己的職業水平,進了他最大的粉絲群做管理,每天安排組員做任務。

短短一段下班路,特別開心地給我看了好幾個小偶像的演出視頻。

“你聽這高音!唱得也太好了!”

她的偶像手機屏保,好像是聯通兩個世界的通道。

但也不覺得有什麼好丟人的,越長大,就越難感知到快樂。

工作就是一種保護色。29 歲還保持著熱烈的喜歡,多麼幸運的事啊。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我在教育培訓公司,最近新來的英語老師是個女孩,從長相到打扮都是那種特別可愛的風格。

矮矮的,冬天戴帽子都是戴那種兔耳朵。上課還是活潑風格的,家長和老師都特別喜歡跟她說話。

結果週末她在微博發了個小視頻,是在健身房打拳擊的。

眼神凌厲,出拳迅猛,踢腿堅決。

而且表情還很狠,我都有點恐慌,萬一惹毛了她,我的腦殼是不是會被踢掉。

這種反差感,簡直太硬核了。

後來有點忐忑地問她,發現她對這項運動無比執著,練拳 2 年,每次 1 小時。

還總結出一套練拳哲學:

練拳時有 20 分鐘的進度條,需要一直重複出拳或踢腿,多忍幾次,就會感覺速度、力量會比上次強很多,屢試不爽。

走出健身房的一刻筋疲力盡,頭腦清醒。

去上班之後,依然笑容滿面,親和力超強。

現在的 90 後啊,人前人後的樣子,永遠不一樣。


“月入兩萬的我,不敢比同事先下班” 90後新型下班人格



作為杭漂的吳江女孩,基本都是半夜快 11 點才下班,下班後寫字樓還有一半是亮著的。

本來覺得大家每天都特別兢兢業業,每天重複著加班回家、加班回家的日子。

直到上個月終於結束了一個重點項目,一群人晚上 11 點準備下班了,一哥們突然發出了試探性的邀請,要不,一會找個地兒去喝酒啊?

我特別沒想到,幾乎整個辦公室都瘋了:走走走走走走!

其中還有一個典型程序員,突然從桌子底下掏出一瓶葡萄酒。

一下子有點受衝擊。

平時大家在公司都一板一眼的。我一直以為只有我才和 007 一樣,在公司沒人的廁所倒飭自己,頭髮往後梳,耳夾也帶上,正正衣領,去酒吧喝幾杯。

沒想到大家都一樣啊?

我們可能永遠都猜不到身邊的同事有多奇妙。

分裂一樣把工作和生活分開來,是最大的自由。

就是這兩個不同的側面,組成了最完整的我。


現在的年輕人都有兩個人格,一個工作時冷靜剋制,一個下班後與眾不同。

在千篇一律的標準裡,也能活出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