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學生家長,怎麼就找不到教育目標?

該用戶已存在ooo


很能夠理解你的心情。

現實世界總是複雜和不確定的,所有人都要學會適應這個現實。諸位一個小學生的家長,最重要的就是要通過身體力行和無形教育來影響自己的孩子,而不要被社會思潮所裹挾,要安心做最好的自己,不要被社會所追求的各種目標所幹擾。

按照老子的教導,“少數寡慾”、“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等道理,只去做自己感興趣和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只要遵循利他利己的原則去做事和生活,就不怕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弘道


這位家長,你好!對於你的問題,我深有同感。我的孩子上初一,小學六年的陪伴,可以說是“鬥智鬥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經歷。

不過,“風起雲湧”後,迎來的是“雨過天晴”。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急流勇退”,千萬不能“針鋒相對”,要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要像大禹治水一樣,採取疏導,而不能“圍追堵截”。

我在教育孩子(兒子)時,基本沒有“火藥味”,順著他的話,引出錯誤的原因,讓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從而和平解決問題。

小學階段,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閱讀對孩子尤為重要,經常陪他去書店,喜歡的書,就買回家。涉及面很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這樣,不僅擴大了他的知識面,增加了知識儲備,更為重要的是,閱讀對他性格的養成以及習慣的培養,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還有,作為家長,我們也要經常反思。我們說的話,絕對不是“聖旨”,一定不能把大人的話,作為強加給孩子的一道“緊箍咒”。如果這樣,只會嚴重束縛孩子的天性,使他的性格發生扭曲,心理產生陰影,對他今後的成長,極其不利。

願我的寶貝永遠在愛的海洋裡遨遊,在幸福的天空翱翔,平安快樂!這難道不是我們想要的嗎?


師風如海


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有一些疑問:

1.孩子的問題你回答不了了,孩子的問題您指的是什麼呢?

2.去描述這個社會為什麼要根據潮流呢?要包裹很多謊言又指的是什麼呢?

恕我直言,我覺得您應該首先自己先清晰地去認知這個社會,不是流於表面,而是瞭解本質,然後才能教孩子去認知這個社會,世界在變化,時代在變化,國家也在變化,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確實光怪陸離,但是本質的東西是不會變的。比如:千百年來,人性不會變,我們一直追求的“道”不會變。

要想知道要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覺得是有完善的人格,獨立的思想,善良且智慧,正直且機敏,努力且堅持。您要是還比較懵,帶著孩子一起多去讀書吧,歷史,哲學,人物傳記和古今中外的名著都可以涉獵。

唐太宗說過: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我先來回答您第一個問題:真的不能把後代培養成才嗎?

答案:當然可以,其實很多成才的孩子可以說是父母培養起來的,也可以說不是自己培養出來的。有能力的情況下,能耳濡目染培養成才;無能力的情況下,也能耳濡目染培養孩子正直的人品,積極樂觀的態度,探索的精神,然後通過大量的閱讀,用書籍來培養ta。我們第一任主席曾經有個職位是圖書管理員,不可能是隻靠家庭培養。

再來回答您後兩個問題:能描述這個世界,不用包裹謊言,有說不通的地方,就搞個親子閱讀,一起探索學習。

按一句名言來說,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經濟極大繁榮,科技極大進步的時代,這是一個全球形勢複雜多變的時代。

這是一個在經濟發展,國家富強,人民富裕之後,拜金之風逐漸興起的時代,這也是一個國民開始自信起來,甚至有些膨脹的時代,這是一個可以依靠自己努力奮鬥獲得好的生活的時代,也是一個所謂階層逐漸固化的時代……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這個時代有它美好的地方,也有它醜惡的一面,這是一個太龐大的問題,我們必須學習很多東西才能理解它。

孩子永遠是充滿希望的,因為他們擁有未來,他們還有無數的時間可以去探索,去學習,去理解這個時代,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教育也是一個太龐大的主題,我只能說:好的東西永遠都是好的東西,即使它暫時蒙塵,人們也會發現它,找到它,喜歡它。比如:樂觀,上進,善良,智慧。

願與您共勉,共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