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跟别人说保险,人家都反感呢?难道保险真的骗你了吗?

美儿爱生活


这些年商业保险的口碑真的很差,我这几年被人推销买过几份保险,后来都退保了,损失了不少钱。现在还有一份孩子的平安的智慧星万能险,也在考虑要不要退保。

现在有推销员要是再向我推销,我肯定反感的,说说我为什么退保吧。

前几年朋友推销我给老公上了一份太平洋的意外险。同时又上了一个平安的万能险。后来老公手意外受伤,住院治疗。后来我就想起来还有保险。可是保销真的太麻烦,自己找业务员,人家跟你说了一大堆材料,你去准备,还要反复写了很多次事情经过,才通过审核。总算报销回来差不多百分之八十吧。我又想起我上了两份保险,那份也交了钱,应该也可以保吧?于是保险公司让我又准备了一大堆材料,写保证。交上去了,过了一段给我回复,说已经报过其它保险,就不能重复报销了。

那我的钱交它何用,因此,我退了一份太平洋意外险。

孩子和老公各有一份平安的万能险,后来由于成年人每年扣的保障成本太高,自己账户里的钱被扣的太多,而保额却低的可怜,最后损失了大概百分之三十的本金,退掉了老公那份。因为交的越多亏的越多,保额低还起不到保障的作用。如果提高保额,保障成本又会扣到你伤心。

自己的一份太平洋的小康之家保险因为是多年前交的,每年只交两千多,也就保个五六万吧,要是真得点大病,真管不了什么用,交了这么多年,现金价值可能也就退个几百块钱,所以就当全扔了。

妈妈也在银行存款时,被保险公司的理财人员推销购买过理财产品,她自己不懂,还因为就是银行的职员向她推荐的,就信了,还好最后只损失了一千多块。

经历这么多,我只能说,我们不是专业人员,真要慎重买商业保险。因为业务员推销时多数报喜不报忧,就连有几天的犹豫期也不会向你说明,我都是收到保险合同才自己看到的。

如果想购买要请保险规划师,理财顾问等专业人士为自己提供咨询服务,买适合自己的,不要一时冲动。

当然社保、车险、消费型的意外险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们都能看的明白的实用的保险。

保险公司只会在需要续费的时候找你,你如果万一出险了,就得追着它了。所以我觉得真应该不断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品德,规范保险公司产品,让保险行业在人们心里有个好的形象。


深山更深处


因为不保险。至于说骗人,那是你说的,不过觉得你也说得在理。


虚华阁主人


四个原因:
第一,人天生都是厌恶风险的,你跟人家谈保险,就是等于把风险摆在他面前,更何况中国人的传统更是报喜不报忧,祝喜不哀丧。谈保险就要张口闭口说假如,“假如有一天你死了”“假如有一天你的狗死了”“假如有一天你车祸了”“假如有一天你的车撞了”...是谁谁都会打你的,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以来的大忌,保险在中国至今市场覆盖率都不如国外是有历史原因的。
第二,很多保险代理人不专业,早年跟人家卖保险的都是用骗的方式的,明明是分红型终身寿险,只说分红,不说这东西是非死即残的时候才赔付,很多孤寡老人也不懂,直接就被骗去了一大笔钱,有的人甚至都没有子女没有后代,光棍一个,你还让人家买终身寿险,这不就是纯粹的欺诈吗,所以,早年保险在中国刚刚要普及的时候,被一波鱼腥了一锅汤。


第三,保险代理人进入门槛低,如果是某公司ceo跟你谈保险,很多人就会以崇拜和学习的态度来对待,但是如果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实习生谈保险,很多人就会不屑一顾了。因为保险的进入门槛低,让很多人对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产生天然的抵触,认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卖保险,殊不知保险这个行业,真的要做出来,不仅需要极强的专业能力和多维的水平,更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当。所以,普罗大众不了解这个行业,造成的天然信息壁垒限制了他们的想象。

第四,也正是因为进入门槛低,所以很多人的第一单都是卖给自家人和自家朋友,因为他们认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所以之后也就没有再卖出去多少,导致很多人会形成一种印象,保险都是先坑自己人。


以上四点是造成矛盾的原因,归其根本,其实就是用户多数太无知,代理人多数太不专业。

在高认知用户和高专业的代理人面前,这东西,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