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擅騎射 但能統領千軍的樑朝儒將——陳慶

梁朝的陳慶之能成為一代名將,並非因為他驍勇善戰,所向披靡,而是因為他富有膽略,善於籌謀,並且帶兵有方,深得軍心。作為武將,陳慶之身體文弱,連普通的弓弩都拉不開,甚至他還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他帶兵有方,可以使軍士士氣高漲,甘心效力,是一個剛柔並濟的文雅將軍。
 
陳慶之並無很好的出身,這個在梁武帝蕭衍後來褒獎他的詔書中寫道本非將種,又非豪家”,加上他“射不穿孔,馬非所便”,也就是說他沒有很好的武藝,所以陳慶之的前期是以宮廷侍從的身份度過的。
陳慶之42歲時,才有了生平第一次領兵出征的機會。這次帶兵,陳慶之被任命為武威將軍,與其他將領一起去迎接叛變北魏投靠齊朝的徐州刺史元法僧,結果兩軍並沒有開戰。
 
公元527年,陳慶之跟隨曹仲宗討伐渦陽。他帶領自己的部屬200人,長途奔襲了 40裡,一夜之間擊敗了北魏的騎兵和步兵戰鬥圖南北朝先頭部隊。北魏後面趕來救援的大部隊聽到先頭部隊被打敗的消息,都深為震恐,導致士氣大跌。
北魏後期,朝政腐敗,內亂不斷。
 
陳慶之就是在這種混亂中成就了赫赫的威名。北魏宗室元顥降梁稱帝后,封陳慶之為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命令他繼續督軍向西進發進攻滎陽,並且委任他自行戰鬥。於是,陳慶之帶領自己的直屬部隊,展開了他的北伐之旅。
陳慶之除了在軍事上充滿卓越才能之外,政治上也非常有手腕。
 
 他採取減免兵役、停止水運補給等措施,使江湘諸州得以休養生息。並且只用了兩年時間,就開墾出6000多頃田地,生產的糧食非常充足。梁武帝常常因為這些嘉獎陳慶之。
大同元年(535年),豫州鬧饑荒,陳慶之打幵倉庫向災民發放糧食賑災,使大部分災民得以度過了饑荒。
 
 因此,以李升為首的800多名豫州百姓請梁武帝為陳慶之樹立碑石歌功頌德,得到梁武帝批准。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一代儒將陳慶之去世,時年56歲。梁武帝因為陳慶之生前始終忠於職守,而且戰功卓著,政績斐然,就在他死後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諡稱“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