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推出股份回購 格力電器業績低迷幾成定局

自從高瓴資本進入、珠海國資委退出之後,格力電器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大家期待著這家“國退民進”、進行著市場化改革的公司,是否能折騰點什麼出來。

4個月後的2020年4月,格力拋出了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用於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的方案。沒有記錯的話,這是格力首次推出回購自家股份的計劃,也算是向市場作了初步交代。

就在該方案公告的前一個交易日和後一個交易日,格力電器在大盤低迷的背景下,漲幅達到3.6%和5.2%,市場看好聲一片。但我們認為,在這份看似利好的方案背後,其實還存在幾個問題。

特殊時期推出股份回購 格力電器業績低迷幾成定局

第一,回購方案略顯倉促。

關於實施回購的目的,公告中表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構建管理團隊持股的長期激勵與約束機制,確保公司長期經營目標的實現,推動全體股東的利益一致與收益共享。相信這個目的無可厚非,也是在高瓴資本進入後預期內的事情。只是在回購股份的具體用途方面只說明“用於公司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並沒有進一步的詳細方案,例如適用於什麼員工、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的配套業績條件等。

方案只是說明了不低於30億不高於60億的回購金額,股份不超過70元每股的回購價格,莫非公司認為目前股價很低恨不得趕緊“先進點貨”,以至於方案還沒有規劃詳盡就推出?

第二,業績低迷幾成定局。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潤同比增長僅5%,由於第四季度又是公司的淡季,全年利潤增長預估在0-8%左右。這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在於家電行業在2019年遭遇下滑,另外的原因是格力在2018年出貨2000億的高基數,共同導致了格力增速放緩。

如果全年按5%的增長,2019年利潤大約270億,每股收益約4.5元,每股淨資產約18元,對應目前股價PE約12倍、PB約3倍,這個估值屬於近5年估值中間偏低的水平,特別是PE估值,還沒有突破10倍,這個估值的吸引力,只能說一般。

2020年,由於受疫情影響,格力目前已經承認2月份基本沒有銷售損失200億,“一季度的報表是一定不好看的”。那麼,今年餘下月份能否彌補上呢?

首先,早在去年雙11,格力在電商渠道推出了30億元的讓利活動,實際上我們可以理解為價格戰,幫助渠道去庫存。

其次,今年1季度,根據奧維雲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空調市場在白電中表現則最為“慘淡”,零售額規模同比大幅下跌了58.1%。行業整體依然處於頹勢。

然後,從線上渠道來看,由於對於互聯網的佈局較早也較深,目前美的和海爾在線上渠道處於領跑,格力依然處於追趕的角色。

以上三方面說明,在價格戰和促銷戰的背景下,行業整體依然表現較差,線上渠道成為增長的亮色,但格力目前還不是主角。

雖然我們長期角度看好高瓴資本幫助格力在互聯網的成長,但這需要時間,且就今年的情況而言,難言樂觀。2019-2020年,我們認為應該是格力業績的一個低迷期。

特殊時期推出股份回購 格力電器業績低迷幾成定局

因此,在業績低迷時期,在股價估值的吸引力一般的情況下,急於匆忙推出回購方案,我們不知道在高瓴入駐格力後,格力正在下一盤怎樣的棋?也許格力深知,在業績低迷期,市場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跌出個好價格,因此提前準備好回購方案,等待那個美妙時刻的到來。又或許,格力認為回購股份價格並不最重要,重要的是最終能夠實現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因為“我們不差錢”。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公開信息和草根調研而來,僅供討論分享並非薦股,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關注“上市公司調研圈”,調研君陪你走進那些有意思的上市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