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計成本,中國能短時間造出B2隱形轟炸機嗎?有何依據?

追風覓影


短時間估計不行,長時間當然是可以的了!

製造B2轟炸機需要的無非就是“飛翼氣動佈局的飛控+大飛機的製造+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隱身技術”。以我國現有的技術,是完全滿足以上這三個條件的,不計任何代價的話,製造出類似B2的戰略轟炸機也不存在什麼技術難題。


飛翼式氣動佈局的飛控問題

B2轟炸機就採用了飛翼式氣動佈局,由於早期對飛翼式無尾氣動佈局的研究不夠深入,飛控系統並不先進,對空氣動力學的研究也不足,所以直到以上技術全部解決後,B2轟炸機才被研發出來。現在來說,我國對飛翼式無尾氣動佈局的研究也比較深入,拿出了利劍,暗劍,攻擊11等無尾飛翼式氣動佈局的無人機。既然這些無人機可以飛起來,且不存在飛控系統上的問題,那麼就證明我國已經完全掌握了飛翼式無尾氣動佈局的設計要點和飛控系統。


大飛機的製造技術

B2轟炸機也屬於大飛機,只有具備製造大飛機的能力,才可以製造出B2轟炸機。關於大飛機項目,我國有C919客機,運20大型運輸機。也就是說,經過了這兩型大飛機的研製,我國的航空工業已經掌握了與大飛機制造相關的技術和材料。比如說,大尺寸的鈦合金構件,相關的大型機床等等。有了大飛機的製造技術,已經解決了製造類似B2轟炸機的一大難關。

大推力的航空發動機

B2轟炸機使用的是4臺F110去掉加力燃燒室之後命名為F118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我國要拿出類似的航發也沒有問題,現成的就是渦扇-10或者渦扇-18。也可以將渦扇-10發動機,去掉加力燃燒室後,作為動力來源,這樣的話也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隱身技術

既然我國可以製造出殲20和殲31這兩型隱身飛機,那麼就足以證明我國對隱形技術的研究是挺深的,最起碼可以直接用於製造隱身戰鬥機。其實,殲20,B2,F22,F35的隱身技術大致一樣,將殲20的隱身技術用於製造轟炸機也沒有什麼難點。



從以上四大技術上來看,我國是根本不缺的。雖說不缺製造B2轟炸機的技術,但是要真正的製造出來,還要經過多次的試飛。就這個試飛過程來看,並非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畢竟國內第一次在大飛機上使用飛翼式無尾氣動佈局的方案,還是要穩步推進的,急不來。在短時間內是難以將所有問題都解決的,需要數架原型機進行試飛,真實的飛行數據還是要掌握的,畢竟模擬的數據並不能代替真實的飛行。


科技之重


如果不計成本,我國能否在短時間內研發出B-2這樣的隱身轟炸機?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更加簡單的表述為:我國目前是否具備了研發一架隱身戰略轟炸機所需的各種技術和生產製造能力?如果具備這個能力,那麼在不考慮研發價格和生產成本的前提下,那當然是可以短時間內拿出來轟炸機,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技術,那就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研發。其實,我國是具備研發一架隱身轟炸機所需的技術的。

圖為美國的B-2轟炸機,是世界上第一種隱身轟炸機。


美國的B-2隱身轟炸機是目前全球唯一在役的隱身戰略轟炸機,但是也僅僅服役20架。而除了美國的B-21轟炸機,正在研發的隱身戰略轟炸機還有俄羅斯的PAK-DA和我國的轟-20兩款轟炸機。從這種類型的轟炸機數量、型號多麼稀少,就能看出他的技術是多麼高精尖,造價是多麼驚人,一架B-2轟炸機需要24億美元的造價,他的最大起飛重量是170噸,空重70多噸,比等重量的黃金都要昂貴,堪稱是飛行的黃金。

圖為美國的B-2隱身轟炸機。


B-2的技術之難,主要在於隱身。為了隱身,B-2進行了許多負有獨創性的設計。比如,他的飛翼式佈局,該佈局雖然在二戰中就被德國運用過,但是成熟的、控制自動化的飛翼式飛機,B-2還是第一款。飛機的隱身性能要好,飛機表面的突出物就要少,但是光是機身表面光滑也不行,還得要減少翼面,畢竟主翼、鴨翼、尾翼、垂尾等可控翼面,實際上也是突出在飛機機身表面之外的,可以看做是較大的突出物。

圖為我國的轟-20設想圖。


因此,飛機的翼面越少、外形越簡單,隱身性能也就越好。理論上,飛機沒有各種翼面也能飛,比如,給一塊板磚裝上大推力發動機,他也能飛出花樣來。但是軍用飛機畢竟是要考慮航程、掛載能力的,有了主翼,可以提供充足的升力,自然還是要好很多的。於是,B-2轟炸機選擇了軍用飛機中最簡化的氣動外形,也就是無尾飛翼式佈局。


B-2轟炸機沒有尾翼,沒有垂尾,只有主翼,因此整個飛機變成了一個整體,所有的雷達信號被朝著主翼外緣所朝向的方向反射出去,在正面和後面,幾乎沒有任何較強的雷達信號。這樣,在對方的雷達上,就形成了信號閃爍,也就是在主翼外緣正對的方向上,有很強的信號,但是在其餘方向上,沒有信號,雷達會自動過濾到忽然增強的信號,因此主翼外緣正對方向的信號會被忽略掉,如此一來,整個飛機就進入了雷達隱身狀態。

圖為轟-20設想圖。


另外,B-2為了紅外隱身,還使用了S形彎道式進氣排氣設備,把發動機設置為內埋式,進氣口揹負在飛機背部,因此在飛機的下方進行探測的雷達,是搜索不到B-2轟炸機的紅外信號的。發動機內埋在機身內部,其溫度最高的渦輪盤和噴氣口就都放置在飛機的肚子裡了,空氣從機背的進氣口進入,向下拐彎進入發動機進氣口,然後排出的熱空氣,則從發動機尾噴向上拐彎噴出飛機之外,這個過程中,空氣早已經被冷卻掉。


最後,B-2轟炸機還使用了隱身塗料等技術。作為我國而言,這一套技術都是具備的。首先拿飛翼式佈局的飛行器來說,我國現役的就有攻擊-11隱身無人機,其實說起來,攻擊-11外觀就是一個縮小版的B-2,他不但是飛翼式佈局,而且也是隱身設計,和B-2的外形除了大小之外幾乎沒有分別。說明我國已經掌握了飛翼式佈局的飛機操控技術。


然後是發動機的S形彎道式進氣排氣設備,不但在攻擊-11無人機上有完整的使用,而且在FC-31、殲-20等第五代戰鬥機上也有部分使用。第五代戰鬥機的進氣道和發動機之間就是S形彎道式的,只是尾噴還是直接將熱氣流排放到空氣中,沒有經過彎道式的排氣設備冷卻,但是從攻擊-11的運用中就能看到,這個技術其實對我們也並不難,已經在無人機上實用化了,只是等比例放大的問題。

圖為美國的B-2隱身轟炸機。


再說隱身塗料,我國已經在殲-20上用過兩代隱身塗料,分別是最早的墨綠色塗裝和現在的銀灰色塗裝。這個變化和美國的隱身塗料進步是一樣的,美國最早在F-117隱身攻擊機和B-2轟炸機上使用的就是墨綠色隱身塗料,現在在F-22A和F-35上使用的變成了銀灰色,說明技術的進步方向是一致的,我國既然能給殲-20抹上隱身塗料,也就能給國產的B-2轟炸機,也就是轟-20塗上隱身塗料,這個沒有難度。

圖為B-2轟炸機,外觀非常科幻,曾被人誤認為是外星人科技。


最後要提的一個是發動機,發動機是我國發展各種類型軍用飛機的一個短板,長期以來,不論是戰鬥機發動機、運輸機發動機還是直升機發動機,我國發動機在推力和可靠性上就比美俄發動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轟-20這樣的戰略轟炸機動力選擇上能否成功,才是能否研發成功轟-20的關鍵瓶頸。


圖為我國飛翼式佈局的攻擊-11隱身無人攻擊機。


目前,我國可以備用給轟炸機的發動機只有WS-10A和正在研發的WS-18兩種。WS-10A是殲-11B、殲-10C、殲-16等戰鬥機的共用發動機,單發推力為13.2噸,4臺這樣的發動機就可以作為轟-20的動力使用,而且這款發動機性能已經比較可靠,還是堪用的。除了這款發動機,還有WS-18可以選用,他是在俄羅斯D-30KP-2發動機基礎上仿製而來,推力為14噸級,也可以使用。

所以,目前制約我國完成轟-20整機研發的瓶頸其實等於沒有,只要我們能夠堅定信心,不惜一切代價,就肯定能在短期內完成轟-20的研發和製造工作,給軍迷朋友們一個驚喜。


海事先鋒


運氣好的話,下個月珠海航展上就有可能看到

今年5月份外網的消息,因為美國的原因,中美間對抗日益加劇,美方甚至開始在臺灣問題這個核心問題上試探中國底線。

北京在“認真考慮”今年11月份舉行的第13屆珠海航展上展示轟-20隱身轟炸機,以作為震懾海外敵對勢力的手段。今年珠海航展現在已經定了,將如期在11月10日至15日舉行,所以運氣好的話,很有可能下個月就能看到廬山面目。

實際上關於轟-20的消息,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甚至央視這個官方喉舌也在部分節目中有意無意的把這個“蓋頭”揭開一角。如果按照我國保密規則和武器公佈的傳統,這已經足以說明轟-20的完成度實際上已經相當高了。

▲據說是轟-20的原型機

▲央視如此謹慎的地方,公開說這種話,足以說明轟-20的完成進度已經差不多

▲至於這些就不多說了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估計,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約200噸,最大載彈量約45噸。作戰距離可以達到8500公里(5300英里),並可以攜帶威力巨大隱身超音速巡航導彈以及高超音速武器,同時他還具有攜帶長劍-100彈道反艦導彈攻擊水面艦艇的能力。

▲東風-100(長劍-100)有可能被塞進轟-20肚子裡面去

值得注意的是,轟-20與B-2又有著顯著不同。他是具有超音速飛行能力,採用的很可能是DSI超音速進氣道結構設計(兔子有DSI上癮症,不管是啥飛機不敲個DSI鼓包就不舒服)。不過美方猜測,其發動機研發進度要遠遠落後于飛機進度,前期是採用升級型渦扇-10發動機作為過渡,飛行速度無法達到預期,這會大大影響其戰鬥力。

▲美衛星拍攝到的疑似轟-20照片,總之轟-20作為“20計劃”最後一個項目,真的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