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奇闻趣事7】纣王好冤枉——商帝 辛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最后一位君王,子姓,名受,也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纣王。商朝于公元前十七世纪成汤灭夏建国自公元前十一世纪为周所灭,共历600余年,前后相传17世31王。

【中国帝王奇闻趣事7】纣王好冤枉——商帝 辛

剧照纣王

在我们的印象中纣王是一位荒淫无度,残酷无道的君主,但是纣王真的是这样吗?

帝辛和商纣王这两个名称都是纣王的称号,一个君主有两种称号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例。这两个称号中的帝辛是商朝人称呼自己君王的叫法,还是表示非常尊重的。而纣王这个有侮辱性的称号,是周朝人的叫法。两个名字褒贬不一,是因为周武王虽然诛杀了纣王,但是商朝的势力还是残存着,各自记录着各自的历史,所以产生了两种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称号。那么,究竟是勇武的帝辛呢?还是残暴的纣王呢?我们接着来看看一些对纣王的评价。

孔子的弟子子贡说:纣王虽然坏,但是没有那么坏。他有这样的坏名声,是因为人们把天下所有的恶事都算在了他头上。

关于子贡的这番话,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也说道:我们在说纣王所作的错事时,总是说到酒池肉林、囚禁贤人、残害忠良、炮烙之刑。这些不都是夏桀的所作所为吗,怎么全都扣到纣王身上了?而且夏桀宠妹喜,纣王就宠妲己,太多相似的地方了。不禁怀疑是张冠李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中国帝王奇闻趣事7】纣王好冤枉——商帝 辛

温碧霞版妲己剧照


毛主席也给纣王翻过案:“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战,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趁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灭了国。”

现代文化家郭沐若更是称纣王为了不起的英雄,指出后人因各种原因对纣王造成误解,对于纣王我们要功过分开来看。

说了这么多前人的评价,让我们来理一理,展现一个趋于真实的帝辛!

首先帝辛天资聪颖,思维敏捷,长得不但帅,而且魁梧,力气惊人,深得老爹的喜欢才把王位传于他。

帝辛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他开拓疆土,促进中原文明的传播;反对神权,改革旧俗;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大胆从中下层提拔了一批新人;为中国古代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是统一中国古代的先驱者。

【中国帝王奇闻趣事7】纣王好冤枉——商帝 辛

殷墟发掘青铜器

从上面帝辛的历史贡献上,我们也能推测出一些周武王为何伐商的原因。周武王作为奴隶主贵族的代表,自己的权益受到了帝辛改革的损害,便联合其他奴隶主贵族进攻帝辛。除此之外,帝辛本身当然也是有一些问题的,崇尚武力,四处征战,百姓无法安居乐业。群臣劝谏无果,还被帝辛罚,心有怨言。当然帝辛本人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有点自以为是。身为帝王,嗜酒贪色,后宫中嫔妃斗争也引发一系列的朝外权力斗争。综合起来,对帝辛不满的人确实是不少。

让我们来看看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前例举帝辛的罪名有哪些:酗酒、不用贵戚重臣、重用小人、听信妇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这六条罪状现在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只是周武王为攻打商朝找的理由而已。

牧野之战也不像我们熟知的那样周武王兵不血刃大胜商军。这场战争是很激烈,而且周武王对阵的并不是商朝的主力军,主力军被拉到东南打战去了。牧野之战中的商军大部分是由俘兵、奴隶等组成的,战场之上打着打着俘兵就反戈了,立场不坚定的跟着就散了,商朝被灭的有点冤。

帝辛也是冤枉,留下千古骂名。没办法,成王败寇,历史不就是这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