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加速:浅析2.4亿老人重压下的新生机

根据全国老龄办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迫在眉睫。

由于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尚无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没有十分成熟的企业以及经验可借鉴复制。且当前国家部分政策尚未落地,各企业还处于摸索试水阶段。当前,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涉及极广的新兴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如何创造有效的养老体系,将其打造成真正的朝阳产业,创造非凡的价值,是我们亟需考虑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加速:浅析2.4亿老人重压下的新生机

一、养老事业的有利因素

1、市场环境开放

2018年10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强调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将进入养老行业的门槛降低,释放出国家支持养老事业的积极信号。

2、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2018 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已经达到 17.88%,超2.4亿人;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4%,约有1.68亿人。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到2030年有望达22.3万亿元,未来10-15年是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

3、传统观念支持养老

我国有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养老是每一个家庭都应承担的责任。而现实中,受计划生育的影响,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压力大,不仅在金钱上,更在于时间上,所以有求助社会专业机构帮助照顾老人的需求。

同时老人不适应雇佣保姆的思想,以及对养老院的恐惧,再加上多数老年人被一种及以上慢性病困扰,一人身患多种慢性病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医养结合是养老的必然方向,也给了新型养老足够的空间和机会。

人口老龄化加速:浅析2.4亿老人重压下的新生机

二、养老事业的不利因素

1、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

当前,潜在消费人群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不足。养老机构的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的收费与城市居民的收入相比较高,老人的退休金不足以支撑他们住进养老机构。

2、养老机构亏损率高

受行业特性影响,该行业受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且因客户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影响,行业尚不成熟,高昂消费只集中在少部分人,尚未形成有效规模,无法系统性支撑消费和收入,导致机构盈利能力不强。

虽然国内有很多养老机构,但普遍盈利水平较低,亏损率较高等,存在投资风险。

3、政府政策支持不足

(1)政府养老管理机构的多头交叉,流程复杂,导致医养结合难以“快速生长”。

(2)长护险尚未全面推行,影响养老机构收益。

长期护理保险对于养老机构能否实现盈利至关重要,而我国尚未大面积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因此医养结合的支付,包括如何对接医保在实操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困难,势必会影响养老机构的收益。

人口老龄化加速:浅析2.4亿老人重压下的新生机

三、如何去争取“蛋糕”?

1、发挥资源优势力量,打造优质养老项目

(1)企业应紧抓机遇,充分解读政策,为养老事业投入更优质的资源,包括医疗、社区护理、老年教育等,形成紧密链条,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

(2)丰富老年人娱乐活动。要打造老年人晚年幸福项目,发挥老人和老人在一起的作用,创造属于老人的乐趣,增加老年人黏性。

2、国内优质健康养老机构要加强合作,形成互动服务

通过国内健康养老机构相互间的合作,一方面互相推荐,提升知名度和消费,另一方面互相调节淡旺季,实现互补。同时也可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对方优秀的运营经验,补充经营短板。

3、建设合理的价格体系

通过调节价格体系,真正从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上出发,建设合理的价格体系,让老人真正能住得起,享受得到。形成口碑效应,口口相传,以此来拉动整体消费。

4、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发展动力

(1)根据国家发展政策,从土地、税费、人才支持、各类补贴等优惠政策中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给健康养老产业注入动力和活力。通过政府支持,实现健康养老事业的长足发展。

(2)不断推进长护险实施,通过保险补助,以保证老人能够住得起养老机构,保证企业经营效益。

人口老龄化加速:浅析2.4亿老人重压下的新生机

我国的养老事业任重道远,政府的引导作用需要继续加强。同时未来一个阶段内也将是健康养老事业的黄金发展时期。企业想要抓住这个机遇,不仅要做好内部设施的完备,还要做好宣传,才能实现吸引更多老人入住;同时也要加强老年人的关爱,真正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想老年人所想,做老年人所做,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服务和经营盈利的双重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