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受教了

文|淘媽

淘媽老家的一位鄰居,平時說話嗓門很高,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和他說話是在吵架。他的妻子本身是比較溫柔的,但是結婚十多年,在鄰居的“薰陶”下,現在說話也是會不自覺提高分貝。他們育有一個13歲的女兒,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只要有一點做的不如父母意的事情,爸爸媽媽就會扯著嗓子責罵孩子。後來因為學習,夫妻二人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河東獅吼”。慢慢孩子變得不敢多說話,生怕自己說的不對,父母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責罵。而且孩子現在都是看父母的臉色行事,根據父母說話聲音的高低來判斷事情的嚴重性,著實心疼這孩子。

我們知道,說話是一門藝術,家長要想讓孩子能好好說話,自己就要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覺得說話的聲音越高,越有效果,事實恰恰相反。父母長期這樣跟孩子說話,不利於孩子性格的養成,還會讓孩子也變成這樣的人。其實比起高聲教育,父母更應該給孩子進行“低聲”教育,這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受教了

低聲教育的科學依據

所謂的低聲教育就是指家長用低聲調去教育孩子,不是一個勁的大吼大喊。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取得不同的效果。大人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用低聲調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這是為什麼呢?

①低聲調能讓人變得理智一些,情緒更加平和一些。也能夠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這樣更有利於溝通。

②父母在低聲批評孩子的時候,可以集中孩子的聽力,還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長用高聲調去批評孩子,結果孩子反抗的聲音也很高。最終雙方的情緒越來越激烈,大人孩子都是一肚子氣,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

③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高聲調教育孩子的話,越說越生氣,聲音越高。但是如果你低聲教育的話,就會有一部分的負面情緒被趕走,變得更加理智。

“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受教了

父母該如何進行“低聲教育”?

1. 批評孩子的時候降低聲調

不管父母有多生氣,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暗示自己“不要高聲,降低聲調”。這樣就能緩和親子間的緊張氛圍,讓孩子對父母沒有那麼強的牴觸情緒;父母也不會太沖動。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受教了

2. 使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辭

很多父母在生氣的時候就口無遮攔,自己怎麼痛快怎麼說,甚至會說出一些很難聽,很傷孩子的話。這樣做,父母是“洩憤”了,心裡痛快了,但是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會深深地傷了孩子的心。所以請父母在教育孩子前要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辭,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你看看你,一天天除了闖禍能幹什麼?你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我要是你,早就不想活了。”

“媽媽知道闖禍不是你的本意,你現在肯定也很難過,但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去解決。”

面對同一件事,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法,哪種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

“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受教了

3. 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犯了錯,家長在教育的時候要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洩對孩子的情緒,更不要用一些不中聽的話去傷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中,父母始終都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尊重自己的話,孩子就有可能會自暴自棄。

“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受教了

淘媽說:所有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有很多的學問,不是打打罵罵就可以的。你的打罵教育可能在當時管用了,但是長久來看,會給孩子帶來很深的傷害。所以,請給孩子進行低聲教育吧,這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