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國竟成二戰祭品?為何英國贏得二戰卻輸掉3000多萬平方公里?

喜歡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20世紀初,英國基本上還是世界頭號強國。當時,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而它獲得這個稱呼的原因是,當時它在世界上所有24個時區中的每一個時區都擁有領土。而且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也都是戰勝國,甚至都可以被稱為是主要戰勝國。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英國卻迅速的衰落了。那麼為什麼英國似乎沒有享受到戰勝國的任何紅利,反而走向了衰落呢?

英國在二戰前後的對比

桃花石雜談在這裡說英國在二戰之後迅速衰落可能有些朋友是不認同的,畢竟英國在二戰之後仍然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發達國家之一,而且還成為了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但如果把英國在二戰前後各個方面的變化做一下對比,其實是不難得出英國在二戰期間和二戰之後出現了顯著衰落這個結論的。

英帝國竟成二戰祭品?為何英國贏得二戰卻輸掉3000多萬平方公里?

1920年鼎盛時期的英帝國疆域

在二戰之前,儘管建立在全球殖民地基礎上的英帝國已經初步出現瞭解體的跡象,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紐芬蘭(今天的加拿大西北部)和南非等幾個相對比較發達的殖民地已經獲得了自治領(半自治)的地位,愛爾蘭更是經過幾年戰爭在1922年成為了事實上獨立的自由邦,但總體上英帝國還基本保持了完整,英帝國在其所有的殖民地,還基本都保持了實際的控制權,各個自治領也基本上都是在英國許可的範圍內自行管轄內部事務。所以當時全球陸地面積30%左右的領土和全球25%左右的人口都還處於英帝國的實際管轄之下。英國不但可以從當地徵稅,而且可以從當地徵兵,可以說在二戰之前的英國,儘管已經有了衰落的跡象,但仍然是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帝國。

英帝國竟成二戰祭品?為何英國贏得二戰卻輸掉3000多萬平方公里?

戰後英國實際控制的領土主要都在這兩個島上了

但在二戰之後的1947年,在英帝國內部經濟總量佔到40%左右,和英國本土不相上下的英屬印度殖民地(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緬甸)宣告獨立,兩年之後英帝國正式解體,被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英聯邦所取代。英國和其前殖民地之間僅僅維持了傳統上的經濟聯繫,而不再對其擁有實質性的控制權。英國的領土幾乎是在幾年之間就從遍佈全球各地,超過3300萬平方公里萎縮到了本土和十幾個面積非常有限的海外領地,所以無論從經濟規模,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實力方面來看,英國的衰落都是極其迅速而且巨大的,甚至可以說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遭到慘敗的德國在政治經濟方面的衰落都沒有達到英國這樣大的程度。但英國可是不折不扣的二戰戰勝國,甚至可以說是最主要的戰勝國之一,那麼在戰勝之後不但沒有開疆拓土,反而丟失了超過95%以上的領土,這又是為什麼呢?

英帝國的緣何強盛一時

要探究英帝國為何在二戰勝利之後反而迅速解體,就必須要從英帝國本身的性質和它曾經強盛一時的原因說起。可以說英帝國是一個最典型的殖民帝國,因為在英帝國的發展模式之中,殖民地多少可以說與財富數量和國力強弱都是劃等號的。為了讓大家直觀地瞭解為什麼殖民地數量對於英帝國來說如此重要,我們可以從英帝國建立早期曾經實行過100多年的一項重要政策說起。

公元165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一項被稱為《航海法案》的法律,而這項法案在英國和它的殖民地之間建立起了一個封閉式的經濟體系。這項法案規定,英國殖民地出口的商品,只要在英國政府的指定品種內,都必須通過英國籍船隻運送到英國本土或其它殖民地,而所有英國殖民地的進口商品,都必須經由英格蘭本土中轉。同時限制英國的各個殖民地發展可對其本土形成競爭的產業,比如紡織業等。

英帝國竟成二戰祭品?為何英國贏得二戰卻輸掉3000多萬平方公里?

英國籍貨輪在英帝國的全球霸業中也扮演著重要作用

這項法案使英國在全球的殖民地都成為了英格蘭的原材料來源地,同時也使英格蘭獲得了壟斷其資源的權利。再進一步說,這項法案是英國在全球的殖民地都成為了供養英國本土的資源供應地,所以在這套體系之內英國所佔有的殖民地越多,其本土所能夠獲得的資源供應也就越豐富,相應的英國本土能夠賺得的財富也就越多,綜合國力也就越強大。

當然誰都能看出來,這一套體系是窮盡殖民地的資源,保證英國本土的絕對強勢地位和經濟優勢。所以一旦殖民地自己本身具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肯定是不願意接受這套體制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可以說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就與英國實施《航海法案》對北美殖民地自身經濟發展產生的巨大阻礙作用有著直接聯繫。而在阻止美國獨立失敗之後,英國也意識到對殖民地進行如此嚴苛的盤剝不可能長久,所以在公元19世紀上半葉逐漸廢除了《航海法案》,允許其殖民地與其他國家直接開展貿易,進行商品和物資的進出口。

英帝國竟成二戰祭品?為何英國贏得二戰卻輸掉3000多萬平方公里?

一定程度上北美獨立也是《航海法案》逼的

不過雖然這一套由殖民地供養英國本土的體制在官方層面被廢除了,英帝國的基本國體卻沒有從根本上發生改變。在由英國完全控制的英帝國境內,各個殖民地所出產的各種物資仍然會優先供英國本土和其他殖民地利用,英帝國本身消化不了的資源才會通過貿易讓其他國家使用。所以對於英帝國來說,殖民地始終是其最為核心的資源,也是其國力和財富的根本。

英帝國的致命缺陷

所以英國才會在長達二三百年的時間內痴迷於在全球各地開疆拓土,以至於最後在全球各地建立起了領土面積超過330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而這龐大的國土反過來又成為了英國國力持續增強的保證,因為英國殖民地龐大的人口基數,英國可以在全球各地都維持數量龐大的軍隊,以保持其殖民地統治的穩固。一旦某地發生叛亂,則還可以從其它殖民地調集優勢兵力去撲滅叛亂。比如在二戰期間,全球的英軍總數最高時曾經達到1500萬人,而其中絕大多數兵源都來自英國的各個殖民地。

但建立在這種體制之上的英帝國,雖然長期維持了全球第一的綜合國力,其弱點也是非常明顯的,也就是它的實力雖強,但在全球的分佈卻過於分散,而且因為其國力來自於其超級龐大的領土面積和人口,這也就意味著在真正的戰爭爆發時,它要守衛的地域也極其龐大分散,這時原本是其財富的各個殖民地就會全部變成其負擔。這一點在一戰之後各國軍事技術突飛猛進,軍隊質量的重要性相對於數量不斷提升之後就體現的更為明顯了。

英帝國竟成二戰祭品?為何英國贏得二戰卻輸掉3000多萬平方公里?

不列顛空戰雖然保全了英國本土,卻難掩二戰早期英國全球失利的局面

所以在二戰之中,英國雖然通過不列顛空戰,使希特勒吞併英國本土的企圖遭到挫敗,而且在二戰末期通過協同美軍在諾曼底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反攻德國而成為了二戰的主要戰勝國之一,但通過前面的介紹,瞭解了英帝國在當時是一個什麼概念之後,大家恐怕也就能夠意識到歐洲戰場其實只是英國在二戰期間整體戰局的一個部分,甚至只是一個相對比較小的部分。

而在歐洲以外的二戰戰事,除了北非戰場英軍協同美軍比較快地贏得了勝利之外,在其它戰場英軍的表現就乏善可陳了,特別是在對於英帝國來說具有致命地位的亞洲殖民地。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英軍很短時間內就在亞洲遭遇了一連串慘敗,最終的結果是除了印度之外,其亞洲殖民地幾乎全部丟失。特別是在1942 年1月31日到1942年2月15日之間進行的新加坡之戰,英軍在短短16天內就完全失敗,多達8萬英軍集體投降。而新加坡在當時被稱為“亞洲的直布羅陀”,擁有英國在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是英國東南亞殖民地的核心。而英國的速敗凸顯了其維持亞洲殖民地力不從心的現實,嚴重打擊了英帝國在東南亞人心裡的威信。因此新加坡的失守也被丘吉爾稱為是英國曆史上“最大的災難”和“最大規模的投降”。對英國來說更加嚴重的是,在英軍投降之後,東南亞當地人卻沒有完全放棄抵抗,而是通過游擊戰等方式組建了不同的武裝力量,而這些武裝力量的存在,使英國戰後在東南亞重建統治幾乎成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英帝國竟成二戰祭品?為何英國贏得二戰卻輸掉3000多萬平方公里?

在新加坡投降的英軍被日軍士兵帶走

不過真正使英帝國完全無以為繼的還不是東南亞的慘敗,而是印度的變故。印度雖然在192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不合作運動”,但總體來說在二戰之前,這些運動都還處於英國殖民當局可控的範圍之內。但在二戰爆發之後,英國殖民當局開始在印度大量徵兵,希望用印度海量的人口,支持自己在全球各地的戰事。在整個二戰期間,英國總共從印度徵召了超過200萬軍人。但這種做法卻遭到了印度人的強烈反對,印度獨立運動再次高漲。雖然這些印度軍隊幫助英國贏得了二戰的勝利,卻也使印度的獨立變得難以避免。

英帝國竟成二戰祭品?為何英國贏得二戰卻輸掉3000多萬平方公里?

印度媒體在印度獨立當天的報道:印度獨立,英國統治結束

而此時給了英帝國最致命一擊的則是其在二戰中最大的盟友美國。因為美國竟然也公開表示支持印度獨立,而且這種意見還是來自美國總統羅斯福。美國支持印度獨立的理由也很簡單:美國雖然支持英國,卻不支持英帝國繼續存在。因為英帝國的存在就意味著美國無法直接進入英帝國統治之下的許多市場,所以肢解英帝國其實也是美國在二戰時和二戰後的利益所在。因此當英國在戰後需要重建其經濟但自己卻無力籌集重建資金,必須要依靠美國的援助時,也就只能無奈同意印度獨立。在英帝國中經濟佔比高達40%左右的印度獨立之後,英帝國也就被宣判了死刑。

在二戰快要結束的時候,看似帶領英國贏得了二戰的丘吉爾也在英國大選中失敗。除了英國本土在戰爭期間遭受德國長期的空襲和導彈轟炸,導致本土嚴重的食物和基本生活物質短缺,使英國人普遍厭戰之外,部分原因恐怕也和當時英國人已經看到英國雖然成為了名義上的戰勝國,但在實際上卻成為了二戰中實際損失最大的國家之一有著密切的關係。(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