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就應該全職在家帶孩子嗎?

兩個孩子的醜媽


很榮幸看到這個問題並且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社會賦予了女人太多的責任,女同胞們要處理好複雜的婆媳關係,要照顧好孩子的起居飲食,要維持好良好的夫妻關係,如果投入工作亦要變成職業女性在職場叱吒風雲。生了寶寶後面對的問題就更多,身材的走形,情緒的焦慮等問題接踵而來。如果你是一個以家庭為中心的寶媽,並且願意在家當全職媽媽並且有全家當後盾支持你得選擇那答案不置可否。這個問題我曾經也深深的考慮過。

一要看家庭條件,如果家庭條件十分優越,寶媽的收入多少都不影響這個家庭的生活質量,且不影響今後生活,那完全可以在家當個全職寶媽,全職媽媽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精緻的全職媽媽筆筆皆是!

二要看個人能力,越來越多的女同胞們擁有超越男人的工作能力,在職場能獨擋一面,放棄你得個人成就你是否能夠甘之如飴?也有在職場艱難求生的職場小白,時代飛速進步,如果長時間的脫離社會,當若干年後就不是你選擇工作而是工作選擇你了。

三要看夫妻感情,柴米油鹽的生活真的太考驗感情了,長時間的付出所有的精力在家庭中,你是否會產生抱怨?丈夫是否能夠理解體量你的心情?

我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當全職媽媽也是一件很好很有意義的事,在我國有很多全職媽媽,照顧寶寶肩負家庭,日常生活安排的都充滿精彩,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有全職媽媽兼職微商或者加入其它自媒體平臺,在照顧家庭的同時也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創造了不小的成就,這種可以兩全其美的事情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手孕期百事通


當然不是!媽媽在家庭中是很重要的角色,也是很願意照顧寶寶,當然也是照顧寶寶的最佳人選。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要永遠做一把手,因為爸爸也應該起很重要的角色。而且,寶媽邊上班邊帶娃有助於寶媽有個好心情,誰願意年紀輕輕就柴米油鹽的?再者,有了經濟基礎才能有話語權。所以,支持寶媽工作,下班時間帶娃。



艾米寶媽生活錄


寶媽沒有義務一定要在家帶孩子。


一方面,寶媽一直待在家裡圍著孩子轉,沒有自己的生活,會被憋瘋的。如果再加上身邊人經常在耳邊叨叨,寶媽就是在家帶孩子玩,不掙錢卻一直花錢,這些壓力會讓很多媽媽都陷入了產後抑鬱的危險中。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研究生畢業,與老公7歲就認識,在一起10年,24歲生了孩子就一直在家娃。婆婆是個兒子奴,老公是個媽寶男。每次我這個朋友一給孩子買點東西花點錢,婆婆就會說“太貴了”,“我兒子天天晚上加班掙錢太辛苦了”。孩子兩歲之前,婆婆說是給帶孩子,但一天都沒看過,我朋友在孩子1歲半的時候,有了輕微的抑鬱。好不容易與老公商量好要出去找工作了,但每次工作剛沒幾天,婆婆就打電話,說孩子哭得厲害,要找媽媽,就得讓我朋友從公司回家。就這樣丟了三四個工作。她老公和她婆婆的想法是,你一個女人出去掙錢,一個月才4000多,而男人出去掙錢,一個月一萬多,為啥非得出去上班?


我朋友從小到大都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成績很好,研究生的時候已經被確定要留校當老師了,但為了對象就放棄了。一畢業就結婚生孩子,3年一直在家圍著孩子和鍋臺轉,不抑鬱才怪。後來,到孩子快3歲多上幼兒園之後,他自己找了份工作,交了新朋友,又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優越感,感覺自己在家裡又有了底氣,整個人的狀態也好很多。我朋友說,在家全職帶孩子的那幾年,他每次逢年過節要給自己父母買點東西,都莫名的心虛。不管什麼時候,女人都要有自己的事業,經濟獨立了,自己才能活得更舒心。


另一方面,雖然媽媽陪著孩子一起長大,可以培養深厚的感情,但是有一些媽媽並不適合在家帶孩子,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1、被動全職在家帶娃,在教育孩子時感受不到樂趣

被動全職在家帶娃的媽媽,在教育孩子時感受不到樂趣,很容易經常把壞情緒撒到孩子的身上,有的寶媽也經常在朋友圈“帶娃真的好累”這樣的話。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會變得一點不活潑開朗,很內向膽怯。


2、寶媽全職在家帶娃後,害怕跟外界脫軌經常憂心忡忡

  有的寶媽全職在家帶娃後,內心還是不太適應,內心會有一種害怕跟外界脫軌經常憂心忡忡的感覺,寶媽的情緒變化是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孩子也會感知到媽媽的不安,這類寶媽一般上進心都是比較強的,寶媽可以不要放棄充電,以便日後能更好的復出。


3、寶媽全職在家帶娃後,不思進取還會抱怨孩子耽誤了自己

有的寶媽全職在家帶娃後,每天與孩子的溝通也多是“寫作業了沒,餓了沒”,一點不關心孩子的的內心成長和心理,當孩子不聽話時,還會抱怨孩子耽誤了自己,把“你天天這麼貪玩,學習搞得那麼差,都白為你付出了,對得起我嗎?”

這種話掛嘴邊,這種寶媽真的還不如上班,自己都有點不思進取了,不學習怎麼科學育兒,還用這般刺耳的話批評孩子。


關於寶媽是不是應該全職在家帶娃,沒有肯定的答案。關鍵要看自己的心理及家庭所能給予的支持。如果家裡有其他人可以幫助帶孩子,並且全力支持你去上班,那就別猶豫了,出去工作,可以讓自己能有更加積極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