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在儒家,孔子和孟子地位分别排第一第二,能排第三的是谁?

漯河小史哥


个人认为是董仲舒。汉元光元年汉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

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

还是那句话,所谓百家争鸣法家赢了面子,儒家赢了里子,真正帮儒家扳回一局并彻底确定儒家在中国社会地位从董仲舒开始。



中文系的留级生


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荀子》。荀子吸收百家之长,在治国理政、民本思想、孝道德道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孔孟的儒家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把儒家思想更加具体化、现实化、生活化。

荀子最著名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是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法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纸都溪人84246086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说:两千年来,中国实行的都是荀学。在他眼里,荀子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孟子。

事实上,要论儒家先师学说对中国历史实际影响力的话,荀子的地位的确很高,与孟子不相上下。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荀子的学说接地气,他综合了儒家和法家的优点。

一、荀子的主张就是“外儒内法”。

中国古代的政治,一直强调是“外儒内法”,对外宣称的是理想、道义、公平、正义,而实际做法呢,则依据人性,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利用法家所强调的法、术、势进行政治控制和执行。

儒和法一表一里,相得益彰(其实近现代英美治理天下采取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外儒内法,它们在全球到处唱高调,强调人权、自由等,实际它们的做法却非常务实)。

荀子基于对人性的深刻认识,把儒家的理想主义和法家的务实主义结合到了一起。秦始皇非常欣赏的韩非子和李斯,他俩都是荀子的学生。

荀子能融合儒法两家,与他的个人经历分不开。我们知道战国时齐国有个著名的稷下学宫,这里容纳当时中国各派顶尖的人才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最著名的有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鲁仲连等人。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这样一个智囊机构,荀子就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即学宫之长。这让荀子有机会接触当时各家学派的顶尖人才,促使他形成了理想结合现实的学说。

二、荀子学说强调了孔子说的“礼”,即用各种法规制度进行约束控制

孟子到处宣讲他所推崇的仁义,这是偏重于理想主义。孟子希望用道德力量来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

而荀子则琢磨人性,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各种欲望,而善只能通过后天培养。伪,是人为,后天培养的意思。

而怎么培养呢?荀子此处提出了解决办法,就是用“礼”。用政治制度和行为规范等对人进行约束和教育,这就是礼的功用。

荀子认为,因为人具有后天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可以使人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因此通过“礼”对人进行规范、教育,最终使人达到“仁”的境界。

礼,就是用来约束人的本性欲望、教育人向善的一整套制度和操作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让人走向规范,逐步具有仁的品行。

三、提出大一统的董仲舒,其继承的也是荀子的学说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的主张,这是董仲舒在荀子学说上的发展。

汉武帝早期,社会思想不统一、政令难以畅达,中央权威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董仲舒则在荀子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阴阳家的学说糅合进来,提出了他的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思想不但强调了对用制度对社会进行约束,也强调了对帝王的约束,这就是天人感应。帝王行德政,就会受到老天的庇佑,否则就会遭到天谴。

当然,董仲舒也强调了对社会的“教化”作用,通过教化,使百姓知书达礼。

结束语:

荀子的儒法结合、外儒内法,是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社会所遵行的实际治国之道,因此,荀子排在儒家第三当实至名归。

但是,荀子强调的“礼”,在明清时期被统治者结合朱熹的思想,形成了封建礼教,这恐怕是荀子所没有预料到的。封建礼教完全成了约束百姓的虚伪工具,这也是与荀子的务实思想相左的。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赞评转+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