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固懷恩叛亂已平 代宗皇帝卻黯然神傷 他的叛亂有哪些疑點?

僕固懷恩叛亂平定以後,群臣賀表,代宗皇帝卻獨自黯然神傷,說道:“

懷恩不反,為左右所誤耳。”,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僕固懷恩叛亂都有哪些疑點,他自身又擔著多大的干係?

僕固懷恩叛亂已平 代宗皇帝卻黯然神傷 他的叛亂有哪些疑點?

疑點一 :反叛之前為國疏財

僕固懷恩在平定安史之亂以後,按照朝廷詔令,他需要引兵到太原,與回紇人會師,然後論功行賞。由於之前僕固懷恩率領的朔方軍和神策軍,在洛陽,鄭州,開封一帶,夥同回紇騎兵劫掠百姓,直搶到百姓以紙為衣,所以時任河東節度使辛雲京,害怕他們劫掠太原,就拒絕懷恩和回紇人入城,也不出城犒軍,這引起回紇人的極度不滿,當時就要發難,攻打太原。

僕固懷恩與回紇登裡可汗有翁婿關係,他一方面上表怒斥辛雲京不服從朝廷指令,另一方面,他散盡家財,把所有家當都拿出來給回紇人,再加上自己與回紇可汗的特殊關係,回紇將領們才率領士兵悻悻離去。從這裡看,僕固懷恩一直是在保全大唐的,並沒有反叛的企圖,如果真要反叛,就不會利用個人的關係和錢財,來安撫遣散回紇人,反倒會聚斂錢財,招兵買馬。

僕固懷恩叛亂已平 代宗皇帝卻黯然神傷 他的叛亂有哪些疑點?

疑點二:對於偽燕降將的安排

河北將領薛嵩等人,已經向辛雲京和李抱玉無條件投降,等懷恩接手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他向朝廷奏請保留降將的職位,以安撫河北投降將士。辛雲京,李抱玉也是因此才懷疑懷恩心存二志的。這裡懷恩有他的私心,他害怕河北徹底平定以後,會失去隆寵,因此就保全了這些河北悍將,以他們為外援,為以後在朝廷增加話語權做打算。

如果這個事情,只停留在這個層面,那就過於簡單了。實際上,河北不完全平定,也符合回紇人的利益。安史之亂叛亂之初,回紇人派遣使節去見肅宗,做出的姿態是請求出兵幫助平叛。隨著平叛事業的深入,回紇人越發的感覺到唐廷對他們的依賴,到了收復兩京以後,肅宗為了褒獎回紇人的功績,就將親生女兒許配給回紇可汗。這也是我國古代有史以來,第一次以真正的公主來完成和親結盟,可見回紇的身價見漲。

等到肅宗去世,代宗即位,回紇就與唐廷以兄弟國相稱了,在外交往來的時候,回紇人處處追求與大唐平起平坐,不再以大唐的附庸自居。回紇從唐玄宗時期被唐廷扶植,到代宗時期與唐廷持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史之亂。前面說道,僕固懷恩與回紇新任的登裡可汗有翁婿關係,他們之間有什麼密謀的話,也一定是關於保全河北降將,為己所用。這既符合僕固懷恩的個人利益,也符合回紇汗國的利益,只要有叛軍在,他們就能從唐廷榨取最大的利益。因此也不難理解,僕固懷恩力排眾議,竭力保全河北降將了。

僕固懷恩以河北降將為黨援,增加自己在朝廷裡的話語權的做法,恰恰說明他不想反叛。

僕固懷恩叛亂已平 代宗皇帝卻黯然神傷 他的叛亂有哪些疑點?

疑點三:反叛理由過於低劣

安祿山的反叛是經過多年籌劃的,在反叛之前,安祿山還拉攏了一大批文人士子,從儒家讖緯的角度,解釋自己起兵的合法性,做了大量的輿論工作。相比之下,僕固懷恩的反叛,沒有時間準備,只是害怕出使回紇的唐使,回朝廷以後揭發自己與回紇人的密謀,就倉促起兵。

起兵的理由也相當低劣,說是老領導郭子儀被魚朝恩等人殺害,自己也被誣陷,他們立了大功,朝廷非但不賞賜,還要拋棄他們等等。用這種欺瞞的手段,裹挾將士們反叛。謊言是經不起現實的考驗的。當叛軍壓境,郭子儀站上城頭,對將士們一番喊話以後,大家就紛紛倒戈投降了,僕固懷恩見大勢已去,也只能帶領少數親隨,倉皇逃到回紇避難。

僕固懷恩起兵以後,他的兒子僕固瑒被部下殺害,傳首京師。群臣上表慶賀,代宗皇帝卻黯然神傷:“朕信不及人,致勳臣顛越,深用為愧,又何賀焉?”。懷恩逃到回紇以後,回想起自己從起兵到現在,一家四十六口為國捐軀,卻落得這樣的下場,他不甘心且懊惱,有點進入自我毀滅的狀態了,他要親手毀掉他保護的一切。因此,他聯合回紇,吐蕃大舉進攻大唐,可惜不久就在行軍途中染病暴斃。

僕固懷恩叛亂已平 代宗皇帝卻黯然神傷 他的叛亂有哪些疑點?


結語:

回看這一切,僕固懷恩反叛是事實,這沒得可洗,但反叛過程之潦草,又怎麼看也不像那麼回事。從這之後,回紇,唐廷,藩鎮相互角力,頻頻失控,爆發戰爭不斷。

如果他們之間有一個,各方面利益繫於一身的中間人,是否會有另一種成本更低的方式解決爭端呢?就比如懷恩,他保全了河北將領,令他們感恩戴德,撫卹了回紇將士,令他們安然回國。我想,唐代宗也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對懷恩的反叛無法釋懷,自責不已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