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崛起,為何清朝還是衰落?

1851年1月,38歲“老童生”洪秀全在廣西金田發動武裝起義,太平軍如摧枯拉朽般橫掃八旗、綠營,於1853年3月,殺進南京,並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首都。就在太平軍縱橫東南之時,兩淮地區的“捻軍”崛起,他們攻略中原各地區,威脅大清王朝心臟地帶。為了推翻清朝,也為了表明恢復漢人江山,太平軍散發易服,不再剃髮,因此被清廷稱為“長毛”。所以,太平天國、捻軍這兩支農民起義被清朝稱為“發捻之亂”,以示對此種抗爭運動之仇視。

“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崛起,為何清朝還是衰落?

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南京,太平天國只用兩年零兩月,這速度是陳勝、吳廣、劉邦、黃巢、朱元璋、李自成、張獻忠等草莽英雄所望塵莫及的。捻軍則更狠,後期“易步為騎”,增強了部隊機動能力,曾兩次抵達北京郊外,清廷為之震動。而在“發捻之亂”如火如荼之時,清朝兩支正規軍八旗、綠營則腐朽不堪,絲毫起不到應有之作用。在象州中平,1000貴州綠營兵被7名太平軍分隊襲擾,居然直接放棄營壘,狼狽逃竄。1853年5月,區區兩萬太平軍卻能橫行中原,不到半年時間就殺到天津。若是照此發展下去,咸豐皇帝不是回東北老家打獵,就是效仿明崇禎皇帝自殺殉國了。

“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崛起,為何清朝還是衰落?

八旗、綠營不行,滿蒙貴族也不行,但不代表大清就沒人能行,而能行的這幫人就是地方漢族精英及其所編練出來的“勇營”(不同於八旗、綠營,他們屬於私人軍隊,類似於民兵),江忠源“楚勇”、曾國藩“湘軍”、李鴻章“淮軍”、左宗棠“楚軍”便是最典型代表。事實證明,這些漢族私人武裝相當給力,經過無數次血戰後,終於平定了“發捻之亂”,穩固了大清王朝統治秩序。1864年7月,九帥曾國荃吉字營攻破天京,滅了太平天國;1868年8月,傳奇英雄劉銘傳在揚州瓦窯鋪全殲東捻軍,俘虜賴文光。至此,“發捻之亂”結束,大清王朝暫時擺脫了危機。

在平定太平軍、捻軍過程中,滿蒙貴族已被證明徹底無用,唯一還算是人才的肅順死於慈禧之手,多隆阿、僧格林沁兩位名將又陣亡,滿清朝廷可謂是“人才凋零”,“國中無人”了。為此,滿清王朝不得不依靠新興漢族勢力來維持統治,讓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左宗棠、彭玉麟、張之洞等漢族精英掌握大權,這些人就是後世所說的“中興名臣”。漢族精英崛起後,開始效仿西方變革,掀起“洋務運動”,興辦近代化工業、創辦學堂、組建海軍,將中國帶入近代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大清的國祚。

“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崛起,為何清朝還是衰落?

但是,即使“發捻之亂”已平定,多位“中興名臣”已崛起,可大清帝國依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雖說曾有過短暫的“同光中興”局面,可很快就在甲午戰爭中化為灰燼,成為泡影。1901年,清廷與11國簽署《辛丑條約》,禁止人民反帝鬥爭,徹底淪為洋人的統治工具;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清政府對兩大列強在國土上發動之戰爭居然毫無阻止之能力,坐視東北人民在戰火中苦苦掙扎。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清朝統治已呈土崩瓦解之勢。次年2月,南北議和成功,隆裕太后宣佈接受共和,體面結束了大清統治,中國進入民國時代。

這就有意思了,規模巨大的“發捻之亂”已經被平定,而朝中又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中興名臣”坐鎮,“洋務運動”也在如火如荼的展開,為何大清還是不可避免的衰落呢?

“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崛起,為何清朝還是衰落?

其一、列強虎視眈眈,屢屢侵犯中國,大清沒有良好國際環境

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所面臨之威脅,主要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等。清朝入關之後,由於政策得當,來自北邊遊牧民族之威脅已經基本解除,連長城都不再修繕。大清入關之後,歐洲國家已經慢慢走出“封建社會”,英國則進行“資產階級”革命,隨之而來的便是搞工業革命,憑藉自身強大實力對外擴張,進行殖民活動。在工業化、全球化、殖民化之浪潮下,“閉關鎖國”的大清成為列強重點“關注”對象之一。鴉片戰爭後,列強便時不時來欺負大清,向其索取權益,就連後來居上的日本都來分一杯羹。可以說,大清雖然解決了傳統邊患,但由於列強入侵,其國際環境相當惡劣,這也是清朝沒能真正中興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就在“洋務運動”取得一定成果之時,日本發動了“甲午戰爭”,打斷了中國近代化進程;列強則趁機掀起瓜分中國之狂潮,民族危機由此加劇。

“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崛起,為何清朝還是衰落?

其二、大清奉行“外需和戎”政策,對外來侵略勢力妥協退讓,加劇了危機

在秦、漢、晉、隋、唐、元、明、清等八大統一王朝中,滿清無疑是最不受人待見,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外戰”表現不佳,還屢屢對外妥協,公開宣佈奉行“外需和戎”政策,討好西方列強,甚至對曾經視為“蠻夷”的日本都妥協。1874年,日本藉口“漁民被殺”侵犯臺灣,清廷妥協退讓,還賠償50萬兩白銀;1879年,日本公開吞併琉球,清政府雖然不承認,但並未對其採取強硬措施;1884年,朝鮮爆發“甲申政變”,清朝再次對日本妥協,同意兩國均有責任管理朝鮮半島事務。清政府如此妥協退讓,讓西方列強看到了中國軟弱可欺,是外強中乾的一隻“病貓”,於是個個躍躍欲試,均想來宰割一塊肉,這就加劇了近代中國之社會危機。試想,若是大清在日本冒頭之時,採納劉長佑兩路出兵之建議,舉國之力蕩平倭寇,讓列強看到中國霸氣之一面,他們還敢如此放肆的欺負中國嗎?要知道,日本也是半殖民國家,也受列強欺負,可日本戰勝大清後,西方列強立刻跟日本搞好關係,廢除不平等條約。

“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崛起,為何清朝還是衰落?

其三、地方勢力強勢崛起,中央權威下降,無法集中全力應對危機局面

對於大明王朝滅亡,現在網絡上流行一句話:“若是中國內部不瞎折騰,不自己弄死自己,敵人是永遠也打不進來的”,確實,若是明朝自己不瞎折騰,內部團結一致,關外女真與關內農民軍都不是問題,再續命幾百年也不是事。這話用在清朝身上也一樣合適,“若是大清內部團結一致,舉國同心,共赴國難”,何愁列強不滅,何愁不能中興。可惜,大清偏偏就不能團結一致,隨著地方勢力強勢崛起,中央權威下降,中央與地方之鬥爭,地方各勢力之間鬥爭均很激烈,以致大清無法集中全力去應對危機局面。例如,中法戰爭時,湘系福建水師被滅,淮系北洋艦隊則坐視觀望;甲午戰爭時,北洋艦隊大戰日本聯合艦隊,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則均不見行動。當淮軍戰敗,日本攻入東北,兩江總督劉坤一才湊請清廷讓湘軍參戰,之前早幹嘛去了呢?雖然湘軍在牛莊之戰中表現很好,但終究不可避免失敗,畢竟自己也是孤軍作戰,缺乏隊友配合。

“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崛起,為何清朝還是衰落?

其四、大清改革誠意不足,既沒徹底變革之決心,又想趁機剝奪漢人權力,最終被漢族精英拋棄

俗話說,“扶不起的是阿斗”,縱使諸葛亮、姜維等再怎麼厲害,攤上劉禪這主子也是無能為力。不得不說,領導對團隊之影響確實很大,一個好領導可以帶著團隊做大做強,一個不合格領導則硬是能將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將一個上市公司做成街頭地攤。大清不缺乏中興名臣,缺的是強有力的核心領導,在中央沒有一個眼界開闊、雄才大略之君王或執政者。趙烈文與曾國藩談話時,對慈禧、恭親王、桂良、文祥等中央要員做一一點評,認為他們都不是中興之主,他們短板太多,不可能帶著大清走向復興;他們小智慧,不是大聰明,沒大局觀。正因為如此,大清在許多改革上都是小打小鬧,沒有徹底變革之決心和勇氣,其改革之誠意堪憂,其改革之效果也有限。此外,滿清還想趁著“新政”與“立憲”改革之良機,剝奪漢族地主集團之權力,重新強化中央集權,袁世凱就是此時被撤去直隸總督之職務,北洋新軍也由滿蒙勳貴接管。如此一來,漢族精英對滿清王朝失望至極,武昌起義時,他們紛紛擁戴革命、擁戴共和,拋棄了大清。沒了漢族精英支持,大清玩不轉了,隆裕只好宣佈溥儀遜位,接受共和,結束大清。

“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崛起,為何清朝還是衰落?

綜上所述,“發捻之亂”已平,中興名臣也不少,可大清依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其原因就是,在國際環境險惡,地方勢力崛起之背景下,大清不但奉行對外妥協政策,還沒徹底變革之勇氣和決心,抓不住近代化潮流之根本,其滅亡之命運註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