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最终失败,源于刘邦的拖延战术

《资治通鉴》

汉王从下邑转移到砀地驻扎,随后到了虞,对身边的随行官员说:“像你们这样的人,没有够得上可以共商天下大事的!”谒者随何进言道:“不知陛下指的是什么?”汉王说:“有谁能为我出使九江王那里,让他起兵叛楚?只须把项羽拖住几个月,我夺取天下就十分有把握了。”随何便道:“我请求出使!”汉王就派他带领二十个人一同前往。


项羽为何最终失败,源于刘邦的拖延战术


刘邦打算拖垮项羽:

以项羽的强悍凶猛,刘邦是没有能力与之硬抗,只能采取拖延战术,于是刘邦想到了九江王黥布。

刘邦的目的就是不能让项羽有机会腾出手来收拾自己,必须要让项羽忙的不可开交,这样一来项羽就会对刘邦放松。刘邦便能有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项羽一边被其他诸侯王拖着消耗着,刘邦却偷偷的在发展壮大。过不了多久刘邦的实力就能胜过项羽,到时候刘邦便能借机平定天下。


项羽为何最终失败,源于刘邦的拖延战术


<script>/<script>


随何出使九江,是刘邦早就安排好的:

既然要让黥布叛变项羽,刘邦就得派人出使九江与黥布商谈合作事宜,既然是让黥布叛变项羽,刘邦必然要给足黥布足够的利益。这么重大的事情,该让谁去执行呢?执行此项任务之人必须是刘邦值得信赖之人,而随何便是。

刘邦让随何带领的二十多人并非只是简简单单的保护随何,更重要的是这二十多人带着给黥布的礼物。


项羽为何最终失败,源于刘邦的拖延战术


为何刘邦不事先说明出使九江之事,就是怕大家争抢,当刘邦先发出抱怨,这些大伙就不敢随意发言。随何借机询问,二人一唱一和之间就把事情给定了,等其他人反应过来时,已为时已晚。

总结:

刘邦硬打打不过项羽,就不能与项羽硬碰硬的来,只能采取拖延战术,把项羽拖垮。在面对执行重大任务之时,对执行者的选着时,有了选择对象,又担心别人不服,变采取双簧计策,一唱一和之间便已决断。如果有其他人冒出来,刘邦就会把这次简单的任务,变得复杂化,给其设置各种难题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