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本文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易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做事一定要有一股狠勁,也就是所謂的執行力,如果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很容易錯失機會,讓自己陷入被動之中。

成功者首先要具備的一個特質,就是善於抓住機會,比起那些做事猶豫的人來說,要強許多,他們取得成功的幾率也比優柔寡斷的人要大很多。

有這樣一句老話,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做事情的時候,如果不能快刀斬亂麻,機會來了不好好抓住,一旦機會錯失,反過來就會讓自己受到損失,成大事者都會有良好的判斷能力,並且有很強的執行力,如果遇事的時候猶豫不決,失敗的只會是自己。

就像很多人在創業的時候一樣,在前期的時候費盡周折,想方案想點子,但是最後行動的時候卻猶猶豫豫,前怕狼後怕虎,最後在時機過去的時候還猶豫不決,最終錯過大好時機,導致失敗,勝利就會與自己失之交臂。

《易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事件,袁紹聚集一批戰將謀士,每一個都是兵強馬壯,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集團,擁有了非常有利的形勢,但是他卻有一個優柔寡斷的問題,在他觀察對劉備的表現時,他的優柔寡斷就顯出了致命傷,最終讓他一敗塗地。

因為在白馬之戰之中,袁紹聽說他的手下大將顏良,被一位赤臉長鬚,手拿大刀的用劍殺死之後,勃然大怒。

殺掉他手下的人就是關羽,他的手下就建議他除掉劉備,袁紹這個時候就把劉備推出去要斬首,說:“你的兄弟關羽殺了我的手下大將,你是他的大哥,自然就是你的問題,這件事情你們早有預謀,我留著你有什麼用呢。”

誰知道劉備不慌不忙的說:“天下相貌一樣的人有很多,難道只是赤臉長鬚的人就是關羽嗎,你恐怕弄錯了吧。”

袁紹聽了就想了一下,可能真的是自己弄錯了,於是又改變了主意。

過了一段時間,袁紹的手下郭圖,審配又進來說:“關羽把袁紹的另一個大將文丑也殺了。”

袁紹聽了之後,特別生氣,氣急敗壞的對劉備說:“你竟然敢這樣對我”,又要把劉備推出去斬了。

《易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劉備這個時候慌忙解釋就說:“這個可能是曹操的借刀殺人之計,他知道我在您這裡,就故意派我的兄弟殺了您的兩個將軍,想借您的手殺了我,以解心頭之恨,你要多考慮一下,以免中了曹操的奸計呀。”

袁紹聽了之後,又反過來把手下的人訓斥了一番說:“劉備的話這麼有道理,你們這些人差點讓我失去了賢士呀。”

袁紹兩次想殺掉劉備,卻因為劉備的一番話而放棄了,這就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而帶來的問題。

一個人做事,如果連最起碼的果斷性都沒有,瞻前顧後,缺乏應有的勇氣,那麼事情就不能很好的達到目的,甚至朝著相反的方向去發展。

《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叫:《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象傳》說:本卦為兩艮卦相重,艮為山,可見艮卦之象是高山重立。看到這個卦象,以此為戒謀,謀不逾位,明者保身。

《易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這一句話給我們帶來的提示就是:當行即行,當止即止,動靜不失時機,前途必然光明。

做事情一定要果斷,該做的時候一定不能手軟,不要拖拖拉拉,瞻前顧後,才能避免反受其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