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时,见人心;还钱时,见人品。你同意这句话吗?

虾米日常


“没钱”是现实,可“愿不愿意还,还多少”是态度,利息不多,但心意很重要。

有些人的思维是,反正我没能力还,我能咋办?你能把我咋办? 这样的人,不值得成为深交的朋友,因为他内心并不是真的把你当朋友,而是把你当做免费的午餐,吃定你的善良,欺负你的真诚。

人生经历一次波折,就会知道哪些是真正可以交往一辈子的朋友。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看他还钱的样子就知道了。

毁掉友情的方法有很多种,借钱不还就是最彻底的那一个。 为什么有些人宁可毁掉一段友情,失去一个帮助过自己的朋友,也不愿意还钱呢?

心理学上认为这些人有一种“损失厌恶心理”。 借来的钱,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产生错觉,认为是自己的了。如果还钱,意味着自己经济上要遭受 损失,心理上自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权衡利弊之下,因为情谊、诚信是抽象看不见的,金钱是实在、具体的,他们宁可舍弃一份情谊、 诚信,也不愿意还钱。

而且这些人心理容易失衡,认为别人总是比自己幸运,钱财挣得很轻松,看不到别人的能力,只看到自己的辛苦。 所以他们能拖着就拖着,每多拖一天,就感觉自己多赚一天。反正钱还是那点钱,但是钱的价值却不再是借时的价值了。 你以为你欠的钱,其实欠的是情谊。借钱的时间越长,你们之间的情谊越寡淡。

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零和博弈”,就是说利益是一个定数,利益双方进行对抗,各自拼尽全力获取最大利益,丝毫不考虑对方的需求。 欠钱不还的人,在博弈当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钱利益最大化。他们看似获取了自己最想要的东 西,其实却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当你用自私凝望友情,友情也会回报你冷漠。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朋友值不值得深交,看他还钱就知道。 如果珍视,就好借好还;如果不爱,就不要打扰。 别让共过患难、经历过人生的朋友,倒在还钱这件事情上。


都市云中鹤


我赞同这句话。每个人都有为难的时候,都有救急的事情,为了度过难关,不可避免要找亲朋好友救急借钱,如果这时候,有人愿意支持帮助,乐意借钱给你,这个人,你应该一辈子记住,一辈子感恩,一辈子珍惜,值得一辈子拥有。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钱还钱,天经地义。我们一定要遵守合同契约精神,不能失信于人,更不能置之不理,要积极主动按期归还。如果确有困难,不能如期还钱,也要积极主动道歉,说明情况和承诺新的还款计划。这才是诚实守信之人的处事原则。

笔者认为,现实社会,放心借钱给别人确实很难,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人,谁都不轻易借钱给别人,原因就是失信的人太多,不要脸的人也不少,找你借时,你是祖宗,你是大爷,等到收钱时,他是祖宗大爷,自己是孙子。所以,我们要记住和感恩乐于助人的好人,更要鄙视和摈弃那些借钱不还的恶人。


粮农二代


非常赞同这句话。

把钱借出去时,有的人出于真情,相信对方,替他人着想,为他人分忧,能帮就帮。这样的人乐于助人,真心可贵;

还钱时有的人千恩万谢,信守诺言。这样的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样的人是诚实可靠的真君子。

现代人一般钱财不外借。因为借钱容易,还钱难。

有的人一时心软,无法拒绝,被人家甜言蜜语,吹捧上天,把钱借出去了;

而还钱的人,你要他还钱,他便翻脸不认人,恶言恶语,把你骂得一无是处。

还有的人借钱时大打“苦情牌。”凄凄凄惨惨,把自己说的比黄莲还苦,你出于同情,觉得他可怜,想要帮帮他,于是把钱借出去了;

而要他还钱时,那个人立马变脸,大爆粗口“借你一点点钱算什么,看的起你,才找你借钱”。

这样的人借钱时装孙子,还钱时充大爷,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反而觉得别人亏欠了自己。

有的人借钱时言之凿凿,信誓旦旦,拍胸脯,下保证,承诺了到时候一定如数奉还。你听信了,把钱借出去了;

等你找他还钱时,那个人要么玩失踪,要么打太极,能躲则躲,能赖则赖,一直拖着欠着。

所以说借钱时,见人心。肯借钱给你的人一定是善良,有同情心,愿意在你困难时帮你的人。他是你的贵人!你要心怀感恩,好好珍惜他。

还钱时,见人品。做人应心怀坦荡,光明磊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是做人理应具备的起码道德。

而那些心怀鬼胎,借钱不还的人,丧失了道德底线,终究“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之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