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文 | 許偉明

手工雕刻才是“活”的

東南亞森林的酸枝木被砍倒,裝上輪船運到廣州港口。木材商批發給傢俱商,傢俱商將木頭運到木材加工廠,裁成規格不等的方木。方木運回傢俱廠,木匠繼續分解、加工。每年,有大量的紅木傢俱,以這樣的流程被製造出來。

47歲的楊耀輝,現在管理著一家有著30多個工人的小型傢俱工廠,每年他要購買上百噸的紅木。這些紅木真正能用於傢俱生產的,只有質地最堅硬的心材部分,佔全數的不到1/3。在繼續的加工過程中,不斷的剔去、雕刻、打磨,使得最終成為傢俱的木材僅佔一棵樹的20%左右。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紅木傢俱的木材用料對硬度要求極高,能成為傢俱的木材僅佔一棵樹的20%左右。攝影@這和那

這意味著楊耀輝每年買的上百噸木材中,真正變成傢俱的只有20噸。而現在市場上,可用於生產紅木傢俱的酸枝類木材,報價是3萬-5萬元/噸。因此,僅過程的漫長和用料上的講究,便造成了紅木傢俱的奢侈。而工藝上的創造性投入,則使紅木傢俱更加珍貴。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除了用料考究,花紋精細、工藝複雜等原因都使得紅木傢俱非常珍貴。攝影@這和那

廣式硬木傢俱製作技藝在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作為一種清式傢俱,和明式(蘇式)傢俱的雅秀相比,顯得頗為沉重,而且用料也極為奢侈。廣州人楊蝦是該項技藝的國家級傳承人,楊耀輝是他的小兒子。儘管在行內頗有名望,但楊蝦依然顯露著手藝人所特有的大方和謙虛。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楊蝦,廣式硬木傢俱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圖源@網絡

第一次來到楊家的傢俱廠,廠裡迴盪的並不是想象中的敲敲打打,而是電動鋸子、電動刨刀、電動鑽頭的聲音,工人們在滿地是紅色木頭粉末的2000多平米的廠房裡各忙各的。

在電的時代,完全手工的傢俱作坊,因沒有競爭力已不復存在。電動工具鑽孔打眼,將獲得比手工更高的精準度。“現在說是純手工的傢俱都是騙人的。”楊蝦說,傳統工藝的保存要點在於其核心的工藝和風格。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傢俱廠裡有著各種各樣的電動工具,在這個時代,純手工很難繼續維持。攝影@這和那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傢俱廠裡有著各種各樣的電動工具,在這個時代,純手工很難繼續維持。攝影@這和那

但還有一些東西是離不開手工的,準確的說是離不開手的觸摸。機器可以平木,但真正讓人滿意的光滑是手劃過時的觸覺愉悅。在楊家的工廠裡,機器平木之後,還要由工人拿著鋒利的寬形刀,沿著木材的表面推刮,於是一些不光滑的地方就捲成一圈圈的木屑,一次次推刮中,工匠通過手指觸摸敏感地察覺木頭的平滑變化。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紅木傢俱的製作依然離不開手的觸摸,機器平木後還需要工人一遍遍的修整。攝影@這和那


木雕更是離不開手。楊蝦認為,只有手工雕刻才是“活的”。機器可以幫人減少勞動,但真正的巧妙,往往只在手心合一時方能偶得。

今天人們對傑出木作的純手工想象,依然流行。其中,對手工的崇拜中,就包括儘可能通過基於木材本身的創意來實現的塑造,這鮮明體現於古典傢俱的製作工藝中。

而榫卯結構對木材硬度的要求極高,尤其是類似椅子扶手的接合處,接合面極小,只有硬木間的接合,才能夠忍受不斷的拉扯而不至於崩裂。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榫卯結構部分連接方式示意圖。圖源@江明磊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榫卯結構部分連接方式示意圖。圖源@江明磊


榫卯的製作,是所有木匠的基本功。對於新入門的年輕木匠來說,最難的就是榫卯的製作。由於硬木傢俱的結合處細緻而精妙,因此要求榫和卯也要精確緊緻,然而由於沒有機器切割打眼,純粹依靠手工的測繪,因此要漫長的學習探索。

聞著木屑香長大

楊家是一個木匠世家。從清末開始,楊家就有人從事清式傢俱的製作,並且以父子相傳的形式,將技藝流傳至今。

“我是聞著木屑香長大的。”楊蝦說。他生於1937年,12歲起,隨父學習廣式傢俱製作,弟弟楊廣海也稍後入門成為木匠。他們兄弟是家族手藝的第五代傳人。當時,楊家就在廣州惠福路的梳篦街,那一帶附近都是傢俱作坊。

直至1958年公私合營,私人營業被禁止,楊蝦進入廣州木雕家具工藝廠裡做木工。廠裡招收職工家屬時,15歲的弟弟廣海便也到廠裡學藝。

由於楊蝦已經在學木工,因此他建議弟弟廣海將精力放在木雕上,以便兄弟發揮各自所長合作。於是一年後,楊廣海就專門去學習鑿花工種。而兄弟倆一個木工、一個雕花,這樣的合作也一直延續下去。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紅木傢俱製作、雕花所使用的工具。攝影@這和那

1963年,楊蝦28歲,被單位選派到廣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木雕家具學習班,開始系統地學習紅木傢俱工藝設計。而在以前,這一行並沒有設計的師傅。學習班前後一年,一週雖然只上一次課,但楊蝦每晚都在家勤練畫圖。

學習傢俱設計讓楊蝦對傢俱製作的看法發生了很大變化。傢俱的外形可以通過設計進行改變,通過調整各組件就能製作多種款式的傢俱出來。從學習班回到廠裡後,楊蝦就在廠裡擔任設計工作,後來成為設計室主任,負責廣式傢俱產品的設計和技改工作。而他的設計才能因天時地利而綻放。

恰逢國家倡導恢復傳統手工藝以出口創匯,而製作符合外國人口味的傢俱中,設計便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了。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廣式傢俱原就有吸收其它元素的傳統,紋飾中有大量的西洋紋,並且使用鑲嵌工藝。攝影@這和那

作為設計室的主任,楊蝦希望把傳統工藝發掘出來,做一件代表廣式紅木傢俱風格的作品。他召集了廠裡的年輕人和老師傅一起商量,由於廠裡的很多師傅和弟弟楊廣海都擅長雕龍,並且龍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元素,因此他們決定設計出一張“九龍床”,即三人座的沙發。不過要在靠背上雕上9條形態各異的龍並不簡單,盤龍、坐龍、降龍、升龍等,如何有機地出現在2米長的背靠上,並沒有先例可以參考。後來師傅們參照了頤和園的九龍壁,花了3個月來設計,直到製作完工,前後近一年的時間。

設計讓廣式傢俱的魅力盡顯,這張九龍床在1972年的廣交會上亮相,成為亮點,後以26.5萬元的價格成交。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龍紋在廣式傢俱的設計中是常用的經典裝飾圖案。攝影@這和那


工藝要老,觀念要新

楊蝦在1998年退休。退休後,楊蝦卻不甘清閒,他於是自己開了紅木傢俱廠,繼續將廣式傢俱製作工藝的傳承和創新進行到底。

楊蝦對我說,做傢俱設計要懂得美學、材料學、人體工程學等方面的知識,而他所設計的紅木傢俱的特點就是,既能保留廣式傢俱核心的工藝和風格,同時又通過設計上的創新,製作符合當代人審美和應用需求的廣式傢俱。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廣式傢俱在保有舊工藝的同時,也在尋求設計上的創新。攝影@這和那

在傢俱製作上,他堅持利用精妙的榫卯結構,拒絕使用釘子,然而又根據當代人的喜好,把傢俱變得更加的舒適。例如以前的椅子靠背都是高而豎直的,因為這符合古人對莊重坐姿的要求。然而,現代社會人們對“坐”的講究有了改變,而坐具也要相應的進行一些改變。

“工藝要老,觀念要新”。82歲的楊蝦相信,在保存傳統工藝和傢俱基本風格的基礎上,必須進行一些改變。2012年,弟弟楊廣海因為疾病離開了人世,繼續創新的使命留到了這個世家第五代的匠人們身上。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裝飾花紋雕刻深湛,磨工精細,是廣式傢俱的一大特點。攝影@這和那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裝飾花紋雕刻深湛,磨工精細,是廣式傢俱的一大特點。攝影@這和那


楊蝦和兒子楊耀輝正在不斷進行嘗試。楊蝦將傳統豎直的椅背做的稍微斜一點,把腿腳縮短,清式坐椅成了沙發。楊耀輝的嘗試更徹底,他曾試著給紅木傢俱抽屜安裝金屬軌道,但發現市面上的軌道現在還無法承擔沉重的實木抽屜。

一張沙發30萬元,廣式傢俱憑什麼這麼貴?

尚未製作完成的傢俱半成品。攝影@這和那


不同於打小跟從父親學習的傳統,楊耀輝跟父親學做傢俱至目前其實只有八九年。在此以前,紅木市場前景被看淡,而木匠所賺取的只是不多的手工費。楊蝦說,在老廣州里,他們常被貶稱為“手工仔”。而這種風氣在中國歷史上久已有之。

事實上,直到今天,手藝人的地位也未見得有多大的提高。然而市場卻對紅木傢俱有了新的認可。楊耀輝相信,在堅守傳統的同時敢於去創新,廣式傢俱才能贏得市場,也才會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