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戰疫:度過“史上最寂靜”復活節 德國經濟能否“滿血復活”?

中新社柏林4月14日電 題:全球戰疫:度過“史上最寂靜”復活節德國經濟能否“滿血復活”?

中新社記者彭大偉

禱告被取消、集市不營業。剛剛過去的復活節,德國因新冠疫情而異常寂靜。德國媒體形容復活節教堂長椅空空蕩蕩的場景“史無前例”。

復活節來臨前,德國經濟已因疫情而承受多重壓力。而復活節期間,病毒並未和人們一樣進入“休假模式”。截至14日凌晨,德國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人數已超過13萬。

上一輪金融危機時,德國率先走出危機、並在隨後許多年裡保持強勁經濟增長,成為歐盟經濟火車頭。如今,德國能否在新冠疫情下複製這一故事?

強勢製造業恐拖累復甦

德國國內和國際上的多家機構均對德國今年前兩季度和全年的經濟增長給出了悲觀的預期。

其中,柏林德國經濟研究所、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哈勒萊布尼茲經濟研究所和埃森萊因-威斯特法倫經濟研究所等五家德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8日共同發佈的預測報告認為,為遏制病毒蔓延速度,德國政府強力限制了該國的經濟活動,因此今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出現4.2%的衰退(同比,下同)。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預計,德國今年一季度GDP將出現3%的負增長、二季度則將負增長10%,全年增速則從此前預測的0.9%大幅下調至負6.8%。

上一輪經濟危機中,德國強勁的實體經濟曾幫助其快速走出危機,然而據經濟學人智庫分析,佔據德國經濟總量約五分之一的龐大製造業高度依賴出口,這意味著供應鏈受阻和全球需求下滑兩方面因素都將對德國造成嚴重衝擊。

該智庫預計,與歐元區其它國家相比,德國的復甦進程或將更慢。例如,法國的國內消費市場更具韌性,從而可在後疫情時期扮演增長的強勁助推器。

復產復工難題待解

為走出危機,德國關鍵支柱產業——汽車行業正積極尋求復工復產。三大車企之一的戴姆勒已率先宣佈,將從4月20日起在德國境內部分工廠恢復生產。

然而,一方面由於德國國內疫情發展是否已來到“拐點”和“平臺期”,目前尚無權威機構給出定論,另一方面則由於德國聯邦政府仍未確定4月20日之後是否繼續實施當前的嚴厲限制出行措施,企業此時復產將面臨疫情後續發展的強烈不確定性,如何確保員工和客戶健康恐將成為重大難題。

事實上,復工復產遠非“令員工戴上口罩”那麼簡單。以德國最大車企大眾為例,德國《明鏡》週刊指出,大眾歐洲工廠依靠來自意大利的數百種重要零部件。對於歐洲大部分汽車製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而言,只有在意大利、西班牙、斯洛伐克和波蘭等國解除其“封鎖”措施後方可重回正常。

而對於德國車企而言,要想順利復產還面臨訂單銳減的困境。德媒指出,包括大眾在內的汽車巨頭僅儲備了約夠一週所用的關鍵零部件。這當中的困境在於:由於德國全國的汽車門店已經在三月中旬宣告關閉,車企均已無法獲得需求信息,而零部件供應商則受制於車企未發來訂單,遲遲無法復產。

“解封”時間表將成經濟解困關鍵

4月15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將與各州州長商議何時以及如何解除當前實施的限制公共生活的嚴厲措施。各方均對德國聯邦和地方政府將要作出的決定予以密切關注。

4月13日,德國國家科學院在其公佈的最新疫情評估報告中建議,今後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求強制佩戴口罩,同時在滿足衛生防疫等條件的基礎上,使中小學逐步開學,重新允許商店和餐館營業、逐步恢復社會文化生活。

上述建議得到德國聯邦和州一級多位政要的讚賞。聯邦教研部長卡利切克表示,這將成為政府會商非常好的參考。北威州州長拉舍特表示,應當調整遏制疫情的措施,以負責任的方式迴歸正常。

不過,目前確診人數最多的巴伐利亞州州長索德爾明確反對過早地放鬆防疫措施。他在復活節講話中表示,人們還沒有“越過山峰”,“如果太早地放鬆限制措施,則將面臨疫情再度暴發的風險。我們不能拿自身的健康做實驗。只要還沒有發明出疫苗或是特效藥,我們就必須保持警惕。”

IFO經濟研究所所長菲斯特則建議,應採取分階段分類別的方式“解封”,感染風險較低的工業部門,如高度自動化的工廠,以及高附加值的企業應當優先復產復工。而那些可以很好地開展居家辦公的企業,則應當先不急於恢復集中辦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