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長臂管轄:經濟“教皇”發動的“隱祕戰爭”

以往人們認為,國際經濟競爭雖殘酷但基本公平,各國比拼的是資源稟賦、生產效率以及科技能力,但目前國際很多事態的發展,日益明顯地揭示出經濟競爭背後的非經濟因素。

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正處於高速起飛階段,對石油的需求量激增,這時恰逢中東國家為拿回石油資源控制權而爆發石油危機。日本當時執政的田中角榮內閣頻頻和阿拉伯國家往來,形成了以己為主的“資源外交政策”,讓以控制全球石油等戰略資源為己任的美國非常不舒服。

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訪問日本時,要求田中角榮放棄資源外交政策。田中不買賬:美國能給日本需要的石油麼?噎得基辛格啞口無言。沒想到,幾個月後,《文藝春秋》雜誌爆出《田中角榮研究——他的財源和人緣》,揭露田中資產形成的疑點和包括男女關係在內的私生活,成為導致田中辭去首相職務的重要一擊。

雜誌社如何能獲得首相的隱私秘聞?時人猜測是美國提供了足夠的證據。其中,東京“地檢特搜部”(地方檢察院特別搜查部)功不可沒。

日本東京地檢特搜部的前身是“二戰”後成立的隱匿退藏搜查部,主要負責搜查“二戰”中日本掠奪的隱匿物資。此部門由美軍主導成立,後逐步演變成美國控制日本政壇的有效工具。日本政治家一旦表現出反美傾向,對美國的利益或政策構成威脅,東京地檢特搜部就會行動,以反腐敗名義將不聽話的政客拿下馬。可見,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和控制,長期以來可謂竭盡所能。

有人說,日本是“二戰”戰敗國,不得不接受美國的控制,那麼,請看發生在法國的事。

法國在“二戰”中曾不戰而降成為天下笑柄,但以戴高樂為核心的自由法國堅持抗爭贏得了普遍尊敬。作為民族主義情結很強的領導者,戴高樂在戰後表現出強烈的反美傾向,一直堅持打造獨立自主的法國武裝力量。1966年2月,戴高樂甚至決定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

长臂管辖:经济“教皇”发动的“隐秘战争”

“法國如果不偉大,就不成其為法國”,這樣一個歐洲核心國家,在戴高樂去世後又重被美國逐漸納入其軌道。本書作者阿里·拉伊迪披露,當特朗普決定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時,隨著美國對伊朗經濟制裁的恢復,所有法國公司不得不放棄已在伊朗投下的資本,否則就將暴露在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的圍獵視線範圍內,面臨支付天價罰款的風險。美國之所以對外國公司也具有管制能力,是因為其司法部門擁有一套比東京地檢特搜部更強大的全球干預武器——長臂管轄體系。

近年來,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以及針對違反禁運令行為的法律,即《赫爾姆斯-伯頓法》和《達馬託法》正逐步擴大其域外適用效率,其目的並非為了維護世界經濟秩序和營商行為的合法合規,而是“將美國自身利益和商業道德綁在一起相提並論,甚至混為一談”。法國政治家指出,美國法律有兩個目標:對目標公司的財務進行沉重打擊;削弱這些公司的實力,使它們在美國競爭對手可能進行的收購面前更加脆弱。

法國曾引以為傲的重工業集團——阿爾斯通公司就是因這樣的打擊而潰不成軍,這個驚心動魄又令人悲傷的故事,已在當事人——阿爾斯通鍋爐部門全球負責人皮耶魯齊記述自己與美國司法部的抗爭與妥協的著作《美國陷阱》中得以詳盡介紹。《隱秘戰爭》則回顧了西門子、阿爾卡特-朗訊、阿爾斯通、法國巴黎銀行、德希尼布公司等歐洲企業遭受美國長臂管轄的命運,深入詳細地分析了另一家法國乃至歐洲的明星企業——空中客車所面臨的長臂管轄危機,指出這家歐洲飛機制造商實際上是由波音公司發動的經濟戰爭的受害者。

讀罷《美國陷阱》,再讀《隱秘戰爭》,可從更高視野、全景式地瞭解美國長臂管轄體系的歷史、現狀和歐洲國家逐漸覺醒與之抗爭的過程。作者阿里·拉伊迪指出,歐盟大多數成員國並無對抗美國域外立法的打算,有些是主動選擇了親美態度而放棄抵抗,有些是自覺國際經濟交往有限而覺得無此必要,而更多的原因恐怕是無力抵抗,即便是德國這樣的經濟強國也不願激怒美國。

中世紀的歐洲,有些強勢的教皇認為自己既是基督教會的絕對領導者,也是一切世俗事務的最高裁判官,從而無視國王而對各國事務發號施令,國王則大多敢怒而不敢言。11世紀初,德皇亨利四世與教皇鬥爭失利而被開除教籍,國內諸侯乘機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著風雪嚴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懺悔罪過”。亨利四世身著罪衣立在城堡門口三晝夜,方獲教皇赦免。這就是西方歷史著名的“卡諾莎之辱”,又稱“卡諾莎晉見”。

閱讀《隱秘戰爭》,似乎看到全球經濟領域的一個教皇正向各國發號施令,動輒以某國違背其法律而施以“不許進入美國市場”“不許獲得美國產品和技術”“不許進入美國主導的金融結算體系”等制裁。令人頗感失望的是,在美國這個全球經濟“教皇”面前,無論是法國還是歐洲其他各國,都呈癱瘓狀,敷衍拖延。作者寫道:“歐盟指望通過對話來平息美國司法界的怒火,但從不曾試圖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立法的域外管轄權問題。”

可見,國際經濟競爭既是資源稟賦、生產效率及科技能力的競爭,更是國家獨立自主性和捍衛自身利益能力的競爭。美國的司法域外管轄權同樣威脅著中國企業,我們必須予以深入研究,尋找自己的應對方案。(張海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