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的影響

自從3月以後疫情幾乎成兩極分化。一邊是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歐美等地持續被病毒淪陷,陷入巨大的災難當中,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成幾何增長。西方各國民眾或是逃亡或是超市搶購物品新聞被國內媒體報道。一邊是國內形勢一片大好,連續多日病例為零,各地援鄂醫療隊伍陸續撤場,全國各地到處歡送喜迎英雄援助隊伍。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或是持有綠卡者紛紛逃亡返回祖國的懷抱,也讓祖國母親陷入二次疫情爆發的邊緣。截至目前,海外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20萬,國內確診病例8.3萬。根據官方報道,後期國內確診病例均為海外輸入性病例。

疫情帶來的影響

這次疫情對於全球來說其帶來的沉重災難比起二次世界大戰有之過而無不及。疫情帶來的創傷遠比戰爭來的猛烈,創傷無法癒合,其後遺症無法預料,這才是最可怕的。就像一個人得了疾病,雖然治療好了卻留下無法預測的後遺症伴隨一生,極其痛苦。根據目前形勢,全球疫情很可能往最壞的方向發展,那就是我們無法像控制SAS一樣把它徹底消滅,我們只能靠最簡單的原始手段封城隔離控制,已經感染了的人也只能靠自身強悍的免疫力抵抗,直到現在沒有疫苗沒有特效藥,人類似乎還拿這個病毒無能為力,整個地球籠罩著一層恐怖氣息。


疫情帶來的影響

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人說,發動戰爭的一定不是普通人,而承擔代價的卻一定是他們。然而這個世界比戰爭更能把人民推人地獄的是經濟大崩盤,普通人來承擔,溫水煮青蛙,無處可逃,無一倖免。越是普通人,越無力逃脫。

現階段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全球經濟大蕭條。病毒遲早可以控制,可病毒帶來的後遺症卻讓全球整個經濟動盪不安,世界各地開始陷入泥潭無法自拔。世界銀行警告說,疫情可能讓亞太地區數百萬人陷入貧困。破產失業潮席捲全球,世界多國開始“直升機撒錢”急救經濟。尤其是美國出臺總額約為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以防止美國經濟受疫情衝擊陷入深度衰退。這是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財政刺激計劃,其規模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這一數字也遠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美國推出的7000多億美元刺激計劃。此次計劃涉及資金約佔美國政府4.7萬億美元年度支出的一半,長期來看很可能推高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彌補。很多人擔心,疫情除考驗美國政府承擔債務的極限,伴隨著各國政府“直升機撒錢”計劃的繼續,對通貨膨脹的擔憂也不容樂觀。


疫情帶來的影響

後病毒時代,經濟受重創,大蕭條在所難免,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只是一廂情願。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管是國內國外,不管你在世界哪個角落,無人可以獨善其身,一旦歐美經濟停擺,全球經濟也基本上停擺。尤其是當美國這個全球經濟火車頭停運的時候,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貿易出口大國的我們將何去何從?所以請少一些幸災樂禍,多一份守望相助。如果連美國都扛不住了,試問這個世界還有誰能扛得住?畢竟到目前為止,美國還是代表了世界最先進生產力的,不管是醫療、科技、教育等都是地球上人類的最高水平。

疫情帶來的影響

鄙人認為這次疫情過後國內所有的行業都將受重創。尤其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外貿企業及那些勞動密集型代加工企業,今年會非常艱難,甚至要死掉一大片,明後年形勢那還得看世界疫情的控制形勢,還有歐美經濟的恢復情況。雖然我國疫情基本控制住了,各行各業陸續開始復工復產,但復工復產卻舉步艱難。海外疫情加速蔓延讓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升高,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二次衝擊尚無法確切估量,3月中國新出口訂單和進口指數均處低位。現階段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歐美髮達國家飽受疫情困擾,整個歐美髮達國家運行基本停滯,美國這個全球經濟帶頭大哥已經開始萎靡,全球經濟都會陷入困境。國外訂單都沒有了,復工復產賣給誰呢?做庫存嗎?我們的現金流能積壓多少的庫存?大多數民營中小企業開始陷入生死存亡時刻,雖然政府也已經出臺了各種措施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但對此卻無法樂觀起來,畢竟在沒有爆發疫情之前國內居民消費就一直萎靡不振無法提升,大多數人的資金被壓在房地產槓桿上無法動彈,造成虛擬的泡沫經濟,經過這次疫情之後大家只會更加謹慎消費,更懂得積蓄現金。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國內的刺激消費並沒有像國外一樣那樣直接赤裸裸的向民眾撒錢,我們是通過發放一些消費券啊減免稅收啊等措施間接促進消費,本身現在各大企業都面臨隨時倒閉關門,員工面臨隨時失業下崗的巨大風險,那你說現階段誰還敢去報復性消費?


疫情帶來的影響


我們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還是按照原來制定的增長值實施。但還是無法樂觀的堅信能達到預設值,因為整個世界經濟都會舉步維艱。我們長期持有美國外債三萬億左右美元,我們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其中國內消費一直被房地產壓榨而萎靡不振,投資也僅僅是靠大基建等粗放型發展,真正能帶動經濟增長的也就剩出口。現階段,全球經濟陷入停擺,把我們的經濟增長最大塊的出口貿易攔腰斬斷,經濟增長上不去,政府財政收入也將會銳減。甚至很多地方都沒有財政收入,為啥,因為太多的地方政府常年靠賣地拉高財政收入,現如今經濟萎靡,房地產行業也開始不明朗,當然也就賣不了好地價了甚至很多地塊流拍。所以賣不了地,經濟萎靡,企業關停,沒有財政收入,所以地方政府財政也會捉襟見肘。最壞的打算,很多單位很難發出工資。

疫情帶來的影響


駐馬店是比較早出臺政策刺激樓市的城市之一,也被看作是打響試探中央政策底線的第一槍。很遺憾,槍打出頭鳥,打響“救市”第一槍的駐馬店立馬被約談。這足以說明中央政策沒有鬆動,態度很堅決,那就是不能再像2008年那次一樣利用樓市來拯救經濟了,那只是在飲鴆止渴,經濟崩盤的速度會更快。就像打仗一樣,房地產救市只是一招險棋,不能長期使用,只能偶爾突擊偷襲。


疫情帶來的影響

中國的真正崛起,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發達的金融市場。所以,擴大金融進一步開放是中央更看重的東西,發達的金融市場才是中國長遠發展的基石。



疫情帶來的影響


最後說說最嚴重的糧食問題。根據報道顯示,近期由於疫情開始在世界各國蔓延,出於保證國內糧食安全的考慮,多國採取禁止糧食出口的措施,截至3月26日,據不完全統計,至少已有5國宣佈停止或限制糧食出口:全球第9大小麥出口國的哈薩克斯坦已經宣佈禁止出口小麥、胡蘿蔔、糖和馬鈴薯等11種農產品;塞爾維亞停止了葵花籽油等貨品的出口;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表示將暫停簽署新的大米出口訂單;而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的出口也已經放緩;另外,作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印度的出口也因“封國”而陷入停滯。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俄羅斯近期也透露不排除實施出口禁令。


疫情帶來的影響


也許這才是最可怕的,生產銳減、糧食短缺。雖然政府已經闢謠並告知說國內糧食儲備足夠,不必屯糧和哄搶,但依然造成了不小的糧食危機恐慌。畢竟一旦發生大規模的糧食危機,人在原始本能的驅動下人可以做出任何事情,社會的動盪、戰爭將一步步的發生,到那時整個世界將會哀鴻遍野餓殍滿地。但願事情不會往最壞那一幕發展,人類需要攜手共進。


疫情帶來的影響


疫情帶來的影響

歷史上每一個庚子年都不同尋常,2020年這個庚子年註定也會載入世界史冊,渺小的人類將飄向何方,無人知曉。到底是誰偷偷開啟了這個潘多拉的魔盒?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從未吸取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