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做到這一步是白費工夫,做任何事乃至修行都不會有成就

“仲尼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莊子借孔子的嘴講出來,“人莫鑑於流水”,流水不能做鏡,你心中像流水一樣的雜念妄想不能靜止,就永遠不能見道;“而鑑於止水”,必須要把心波的識浪停止,靜止,才可以明心見性。他說,“唯止能止眾止”,唯有真達到止的境界、定的境界,才能夠停止一切的動相。如果心念不能像止水一樣澄清,就永遠沒有智慧,永遠不能悟道;而生命之流,永遠沒有辦法自己作主,永遠沒有辦法了脫生死。所以我們修道要了生死,要打坐要修道,要死的時候,一笑就走了!再來生的時候也要有把握。禪宗很多祖師以及明朝好幾個儒家都做到了。明朝羅近溪也是如此,已經說再見,坐在椅子上走了,學生們跪下來一哭,老師啊你多留一下;好嘛,好嘛,你們好討厭,我多留一下嘛!又活了一日,然後說算了,不幹了,重新又走了。就是這個本事,止定這個工夫。

前面的重點講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講到這個止,以及修止觀的重要。我們由這一點能理解到,不但道家、佛家,凡是講修養首先都提出來一個“止”,儒家更是注重。譬如我們所讀《大學》,裡頭“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首先提到這個止。止就是心念專一、止於一,這個是最大的修養工夫。

我們人的思想紊亂、痛苦、煩惱,就是因為心念不能得止;心念得止是一個內在的基本修養,然後外在的行為也要做到止。所謂止,人生認定一個目標,一個途徑,止於某一點,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是散亂,不是隨便,不是做一件什麼事業,而是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要做一個了不起有道德的人,就是向道德的目標方向走;如果要做一個壞人,他認為這樣做才對,這是止於壞。要做一個止於善的人,比做一個止於壞的人更難了;道理就是說,以善的行為,使惡的行為不會發生作用,而專注於至善;這個在曾子所著的《大學》裡討論得很多了。現在莊子也引用孔子的話,提出來止。

孟子講養氣的一段,做修養工夫的人要特別注意。孟子這一段話講得非常好。“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我們注意他的第一句話:“必有事焉”,就是心裡要有個東西,心中要有所守。如佛家的淨土宗,念念在佛,隨時隨地念中都要有一個佛,這就是“必有事焉”。禪宗的參禪打坐,行、住、坐、臥打成一片,就是“必有事焉”。修心、氣這兩方面的工夫,要如禪宗大師大慧杲所說的心裡有如欠了別人好幾百萬元,明天不還就要坐牢,心裡急得不能入睡,也許你還正在請客,當面有人敬你一杯酒,這杯酒你也喝了,可是你心裡所想所念的,還是那幾百萬的債務怎麼辦!也好比得相思病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忘不了情人一樣。

我們平常要做到寧靜是很難的,我們做修養工夫很難達到定、靜。我們看曾子所著的《大學》所說的“知止而後有定”,知道了“止”的方法才能夠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說到這裡,下面就沒有了,又換個話題講別的了。那麼“得”個什麼呢?得“明德”,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好比頓悟。“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頓悟以後起用,接著“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就是講漸修,由漸修而得了“明德”,頓悟了。我們如果拿禪宗來比喻的話,就是這個樣子。

由“止”到“定”這步工夫很難,所以孟子告訴我們要“必有事焉”。我們懂了孟子這句話的奧義,就可以進一步發現各宗各派修養的方法,譬如唸佛、持咒、修氣、看光、觀想、祈禱等各種法門,實際上都是因為此心不能定,只好想個法子把它拴住,就各人的喜好習慣各自找個東西把自己給拴起來。所以《大學》上說要“知止”,先求“止”,止於一念,止於一個東西。這個原理也就是“必有事焉”,不然心就靜不下來。那麼此心要如何修養呢?此心要“必有事焉”。怎麼個“必有事焉”?我們想要心靜下來、氣定下來,就是把這一件事始終持在心上,不要忘了這件事。

可是“必有事焉”還要注意不要去扶正,“勿正”,不要自己去從旁加工。可是,你也不能說完全不理它,如果不理它,就倒下去了。所以孟子的第三個要領是“心勿忘”。一邊“勿正”,一邊又要“勿忘”,就好比佛家《心經》上的兩句話“不增”、“不減”。第四個要領則是“勿助長也”,因為你的心志已經在靜、在定、在養氣、在養心了,已經有事,不需要另外更加一事。如果另外再想辦法去幫助它,反而有害。

摘編自南懷瑾先生述著《孟子與公孫丑》

《大學》所講“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七個修證學養的層次,“知止”這兩個字聯結在一起的話,便有這個問題,先“知”道了才能夠“止”或是先“止”了才能夠“知”?答案是,先“知”道了才能夠“止”。這是理性的智知作主觀,是主導。那這一“知”便是主;“止”便是賓,是客觀的,是被領導的作用。當然,大家都明白“止”,便是停止的意思。但是,要停止什麼呢?這個問題,可以說真正不容易隨隨便便就可以講得清楚。最好的辦法是,先要了解“止”字有兩個內涵:

一是內在的——“內明”之學的“止”。也就是宋儒理學家們借用莊子所說的“內聖”之學的“止”。二是外用的“止”。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外王”外用之學的“止”。不論是上為領導天下的帝王,下及做一件事業(包括工、農、商、學)的領導人,或是隻做一個家長,或是隻做一個極普通的平凡人,怎樣把自己的思想行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

所謂“知止”的“內明”之學,是要每一個人,先來明白知道自己的心理心態,或更明白地說,自己的心思和情緒。無論是上為天子(帝王),下為平民(庶人),人們的心思和情緒,從睡醒起來,再到進入睡眠的時候,在這一天的生命歷程中,能夠數得清、記得完全經過多少思想、亂想、幻想嗎?至於其中所起浮生滅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情緒,就更不用說了。而且這些複雜萬分的思緒,在我們進入睡眠時,還會如多面鏡子般地互相曲折反映,幻化出各種奇怪難解的夢哪!誰能把此心思緒,清清靜靜、平平安安地時常擺在一個清明、清靜、安祥的境界中呢?恐怕是絕對不能做到的吧?答案是能夠做到的。問題是人們不知道自己怎麼來“知止”。所以我常說,英雄可以征服天下,而不能征服自己。聖人之道,首先要征服自己,不想征服天下。征服天下易,征服自己難。降伏自己的心思而反歸平靜,初步能做到如老子所說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才能漸漸達到“知止”而進入“明德”的果地。

“知止”的“止”是屬於“內明”學問的“止”。等於佛學所說的“制心一處”和“繫心一緣”的“制止”的“止”,是都屬於佛家小乘觀心地法門的原則。“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也可以說,“止”是“定”的前奏,“定”是“止”的成效。在佛學修證上,嚴格說來,“止”和“定”,它的作用和境界,又各有界別、功果的不同。例如佛說:“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這是很恰當的形容,人們要把紛紛擾擾的心思暫停“止”下來,就必須如力大無比的大象,有能從奔濤滾滾中,截斷眾流,橫身而過的大勇才可,這便是“知止”而“止”的狀態。

至於“止”的外用方面,大略說來,每個人立身於這個社會,都要給自己定位,也就是自己要確定這一生要幹什麼。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要知道自己怎麼做,“止”於這一理念上,才能處變而寵辱不驚,處事而無悔。如能做到這個樣子,在滾滾紅塵裡,也算得是一等一的人了。

摘編自南懷瑾先生述著《原本大學微言》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要證得真實之境,應如何修行呢?必須“先依如來奢摩他行”,此如來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是單指一個世尊。“奢摩他”是梵音,翻成中文是“止”的意思,止是修定之因,得定是修止之果。“奢摩他行”修止的法門是共法。修止、修定不是佛法所專有之法。任何外道、任何宗教、任何教派都必須修止,才能夠有所成就,即使是畫符、唸咒、乃至邪門外道還是一樣要修止。

止是把心專一起來,止又稱專一瑜珈,瑜珈是身心互相感應諧調而達到專一。不談學佛學道,世間的任何一件事,如學問、事業、技術、武術、藝術、若不專一,也不會有成就。

但是,專一很難,譬如讀書或看小說,看完一篇,卻忘了前一篇,看書看到一半,突然發現自己在胡思亂想,又從頭再看起,是不是這樣?若真達到專一,則記憶力非常強,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很清楚地印進腦海裡,永遠記住。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很容易忘記,過去的事情記不起來,或者常常忘了東西放哪裡,或是到處掉東西,這是心不能專一,散亂的緣故。有些人外表看起來很寧靜,其實他腦子裡思想沒有停過,所以,奢摩他行之專一對一般人而言非常困難。釋迦牟尼佛說過:“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把心集中於一點,沒有做不成功的事,想要修成佛,就會修成佛。佛說的話那麼簡單,可是誰都做不到,心不能專一,因此又說了很多方法,如唸佛、持咒、觀想......等等各種工夫,其目的在於求得專一。

中國《四書》中的《大學》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以前我們小時候讀書,老師教我們把這一段背誦下來,至於什麼意思則不懂。那時候心裡覺得很不服氣,這是什麼老師嘛!等到了中年以後,真的自然就懂了。所謂“明明德”就是指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如何明心見性呢?“知止而後有定”,止的工夫達到了之後才會有定,定下來之後才能夠真正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此慮非指憂慮,而是思惟的意思,經過思惟才能達到智慧的成就,才能夠明明德而明心見性。這個戒定慧的程序講得非常清楚。

這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還有一個更妙的用處。以前在大陸上有一個教派,信徒很多,他們拿一杯水,口裡咒子一念,手指一劃,便可以替人重病,而且很靈。我們小時候也覺得很稀奇,怎麼嘴裡念一念就可以治病?想辦法找人去拜門。學這些要賭咒的,嚴禁洩漏,否則天打雷劈,五馬分屍。結果,學回來了,什麼咒呢?就是這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知止而後能定......。”可惜我們一用就不靈了,為什麼呢?不信。從這裡各位就可以明白咒語的道理,佛在密宗的《大神變經》有云:“一切聲音皆是陀羅尼”,咒語靈不靈不在咒語,而在專一不專一。還有道家的止血咒也很靈。一念,血就止住了。當年我也去學,“東方一個紅孩兒,頭戴紅纓帽,身穿大紅袍,足穿紅鞋子,一來血就止。”同樣到了我身上就不靈了,這樣念兩下就會止血?不信,所以不靈。一切都是精神的力量,但是,首先必須得止,才能發揮心念的力量。

佛經形容人的思想念頭如同一條急流,人往往被自己的思想情緒這條急流所淹沒。學佛要像“香象渡河”截流而過,不管河水多急多深,從中截斷水流,就是說把前念停掉,把所有的思想煩惱都停掉,後念不讓他起來,中間就空靈了,這才叫做修止。

中國文化裡形容一個人有偉大的力量、偉大的人格,處在時代的浪潮裡凝然不動,叫做“中流砥柱”,不管時代如何亂,他本身始終不為所動,他的人格永遠是大眾的標竿,如釋迦牟尼佛、孔子、耶穌,這種人格的養成靠“止”。

我們學佛學了很多法門,為什麼沒有效果呢?乃至於學個招鬼的咒,都招不動,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心行不能得止。不管是出世法或是入世法,沒有不修止而能成就,修止是共法,沒有做到“止”這一步,學佛都是白費功夫。所以佛告訴我們,如果要想成佛,先要修如來奢摩他行。

佛學稱“戒”、“定”、“慧”為三無漏學,由嚴持律戒而得定,由定力而生髮智慧。戒律是為了防範自己行為(包括心念)的錯誤,由外而內,先把外在的行為防守穩固,進而檢點自己的起心動念。戒是自己築一條防線,不能越過這條線,把自己困住,限制在一個範圍,以此漸修得定。

那麼《圓覺經》在此處為什麼不先堅持禁戒,再來談奢摩他行?而是“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再“堅持禁戒,安處眾徒,宴坐靜室”,這是什麼道理呢?真正的大乘佛法,心專一得定就是戒,沒有起心動念,何須有戒?不得定,不是真正守戒,不得定,不是真智慧,那是散心、妄想。得了定,妄想即可轉成般若智慧,其行為自然中規中矩,自然在戒中。所以,佛說“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先求止,心定之後,再談戒。戒不只是指外在的行為,起心動念都是戒。得定之後會不會犯戒?也會呦!稍稍失念,離開定一下子就是犯戒。因此,得定之後,要堅持禁戒。

菩薩有很多跟著他學的徒子徒孫,所以講到這裡要“安處徒眾”,要帶領徒眾修行打坐,“宴坐靜室”。身心寂靜叫宴坐,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提到宴坐,“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亦不依,是名宴坐,”這是大菩薩境界,身體感覺空了,心裡沒有任何雜念妄想,最後連空也空了,這不是止、觀、定、慧所能範圍。到達這個境界已經很高了,不過,還有更奧秘的。須菩提尊者乃佛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他有一天在山洞中宴坐,天空中忽然散落許多鮮花下來,須菩提便問是誰散花?所為何事?空中聲音回說:我是梵天,因為尊者善說般若法門,所以雨花讚歎。須菩提說:我坐此,一字未說,何有說法?梵天回說:尊者以不說而說,我以不聽而聽。這就是無上大法。所以天人要散花供養,這位天人也是悟了道的,與須菩提唱雙簧演了這一幕,這是宴坐的典故。

記住學佛的第一步就是修奢摩他行--修止。後世持名唸佛,必須唸到一心不亂--得止,此是淨土法門最初一步,最基本的一步,也可以說是最後一步。任何法門都必須先修止,才會成就。這個道理在《圓覺經》這一段用很簡單幾個字便交代過去。在這裡,佛沒有告訴我們應該修哪一個止法,其實,隨便哪一個止的法門都可以,“處處洛陽皆繫馬,家家有路到長安。”無所謂好壞、高低,只要你“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眾徒,宴坐靜室”,就可以了。

那麼,是否修止、得定就是究竟呢?是否打坐能夠入定,坐上幾十天,佛法就不得了呢?不,定是共法,即使能坐上一萬年也沒有用。佛法還有不共法,此為其他宗教及一切外道所無,那就是般若智慧--性空緣起,緣起性空。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盲目的迷信,也不是工夫的累積。由修止以後再修觀,由觀而成就慧,觀是慧之因,慧是觀的果。證得菩提,覺悟道體,這叫般若。

……

求止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守竅、煉氣、唸佛、觀想……等,都是把心念專一止於一點上,這些修法也屬於奢摩他,但是,這是屬於小乘的奢摩他。這些修法有四個原則,第一步是求得“專一”,止於一點。第二步驟是“離戲”,離開了“空”的境界,離開了“有”的境界,離開了“非空非有”的境界,離開了“即空即有”的境界,這叫“離戲”,離開了戲論,戲論就是說笑話。達到了“空”的境界,不要以為了不起,不要以為“空”就是道;“空”是戲論、笑話,“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些境界都一樣是笑話。離開了這些笑話,算不算“寂靜”?還沒有。接下來,第三步是“一味”,在靜中,在動中,始終如一,始終不變,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也不受內心情緒的干擾。第四步是“無修無證”,不須用心做工夫,也不認為證得什麼道。到此階段,才是“寂靜”,無事不定,無時不定,無處而不定,這才是大乘的止。

修行打坐種種的法門,都是在修止的階段,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但是,一般人的修止,初步的止都止不住。我們的心念像流水一樣永遠在流,雜念妄想停不住,怎麼辦?雜念妄想不要怕,它像空中的灰塵,只要心靜下來,你知道雜念妄想很多的那個“知”,就是《心經》所謂“照見五蘊皆空”的照,這個“知”它本身沒有雜念妄想,它猶如虛空無量無邊,這個“知”沒有形相,沒有名稱,叫它是佛也可以,叫它是道也可以,叫它是“圓覺”都可以,可是一般人都認不到。即使你認到了,悟了,不要以為就到了沒事了,還要注意修行,我們的心念用過了就要丟,隨時在止中,隨時在定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