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淺談宋明時的飲食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淺談宋明時的飲食

中國菜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又稱中華食文化。他被譽為世界三大菜系(中國菜、法國菜、土耳其菜)之一,深遠的影響了東亞地區。而菜譜來源於中國各個地區和民族的菜餚。中國菜注重儀式、四季有別,不僅注重色、香、味的搭配,更是在意食醫結合的中和之美。現今中國菜主要分為“八大菜系”,不同地域間做菜的口味各不相同。而中國菜目前的烹飪方式更是包含了“烹、炒、煎、炸、熗、煮、燜 、烘”等108種技法。那麼我們的先祖在宋、明朝的時候的飲食習慣又是什麼樣呢?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淺談宋明時的飲食

宋朝時期,當時的主食亦是五穀,北方人的糧食以粟麥為主,南方人的糧食以稻米為主。除了尚無玉米、白薯之類作物外,其實於我們現代人所吃的主食差不多。像是糖粥、肉粥、米線、燒餅、饅頭、包子、餛飩等是應有盡有。至於烹飪方式,相較於漢唐相比,宋朝出現了炒菜的方式。但是在北宋的初期,“炒菜法”被當作一種獨門絕技敝帚自珍,僅限於頂級的廚師掌握。而這些頂級廚師基本上都在汴梁中的大酒樓,或是達官貴人們的府邸中。直至建炎南渡以後,“炒菜法”才慢慢在民間流傳開來。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淺談宋明時的飲食

宋朝的瓜果蔬菜已經較為豐富了,蔬菜包含蘿蔔、蕪菁、牛蒡、白菜、矮黃(娃娃菜)、菘菜(小白菜)、芥菜、油菜、頗稜(菠菜)、萵苣、芹菜、茼蒿、薺菜、芫荽、莧菜)、生菜、紫蘇、蔥、薤、韭、黃芽(韭黃)、梢瓜(菜瓜)、黃瓜、冬瓜、葫蘆、葫、瓠、甜瓜、絲瓜、芋、山藥、姜、菱、藕、苦薏(野菊花)、茭白、蓴菜、紫菜、百合、竹筍以及各類菌類植物等。除了蔬菜品種豐富外,宋朝人已經學會了蔬菜的醃製,像是辣腳子姜,辣蘿蔔,醃鹹菜,醃萵苣、筍、辣瓜兒等等。

宋朝的水果包含梅、李、杏、梨、蓮、安石榴、枇杷、桔、金柑、橙、朱欒(西柚)、柚、楊梅、櫻桃、林檎(番荔枝)、葡萄、銀杏、棗、柿、楊桃、荔枝、龍眼、橄欖等。而且到了南宋時,我們現今夏天最常食用的西瓜也已經從金國傳入。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淺談宋明時的飲食

宋朝的肉食除了包含豬、羊、兔、雞、鴨、鵝、魚等常見之物之外,像是蝦、蟹、蛤蜊、鵪鶉、黃雀等也走上了當時的餐桌。更有甚者,像是廣東人吃蛇肉,閩浙一帶吃蛙肉等在當時已經成為當地百姓的習慣。而宋朝的士族子弟,當時更是以吃河豚為時尚,須知河豚乃劇毒之物,處理不當的話極易造成藥石無醫的後果。

從始至終,宋朝一直是被後人稱作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在這個背景下,宋朝飲食制度自是得以飛速發展。宋朝之前,普通百姓之前只可1日2餐,到了宋朝,百姓已經形成了1日3餐的傳統。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淺談宋明時的飲食

而且到了宋朝時,席宴已不再是官宦、士紳之家的特有權利,民間酒樓業也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百姓的需求到達了巔峰。並且宋朝的民間也誕生了許多流傳至今的美食,像是火鍋、火腿、東坡肉、以及豆芽的和爆米花的製作方法全是源自於宋朝。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淺談宋明時的飲食

明朝時期,百姓常食之主食依舊是五穀,值得一提的是玉米、土豆、甘薯(紅薯)、花生是明朝時從南美洲傳入的。而其中一些高產農作物的出現,極大的緩解了當時及後世人口增長所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到了明中後期,菰米作為主食基本被淘汰,麻子也改為榨油,豆料不再當飯而是做菜。面成了北方的口糧,馬鈴薯、甘薯、蔬菜作為老百姓的主要菜餚,種植業達到空前的水準。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淺談宋明時的飲食

在西方傳教士的眼中,明代中國的蔬菜是當時世界上種類最齊全、質量最高的。明朝時的瓜果蔬菜也是極為豐富,較之於宋朝,多出了菠蘿、南瓜、苦瓜、向日葵、辣椒等。而且,明代的野菜品種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要發現得多,僅最為常見的葉可食的野菜就達一百六十五種之多。這些野菜的食用方法,多是採摘後炸熟或水浸、去掉酸苦味,加油、鹽就可以調食了。隨著野菜食用的日漸推廣,人們食用野菜的方法也逐漸豐富、講究起來。

明朝時的肉食較之於宋朝差別並不大,值得一提的是,豬肉的地位在明朝得到了提升。明朝之前,豬肉往往是貴人眼中的粗鄙之物,窮人往往又吃不起。有人說豬肉的地位提高,其實歸功於宋朝的東坡肉的發明以及朱厚照的“禁豬令”。實際上豬肉能走的上臺面,不僅要歸功於其生長速度快、產量高、繁殖能力強,更重要的一點是,明朝人已經懂得了仔豬的閹割帶來的好處。閹割之後的豬,不僅沒有腥臊味,其肉質更是比之前要細嫩很多。

明朝的烹製方法較為多樣,不僅包含“煮、燒、燉、涮、熬、汆、燴、煨”等,像是炒、炸以及涼拌菜的烹飪方法都較為完善。像是《金瓶梅》中所列舉的明朝美食(主食、菜餚、點心、乾鮮果品等)就多達280多種,茶有19種,酒24種。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古人到底吃什麼?淺談宋明時的飲食

總結一下,明朝飲食制度已經較為完善了。像是玉米、土豆的誕生讓百姓有了更為廉價的飽腹之物,仔豬的處理以及大批量的培育繁殖也改善了百姓們的生活。但明朝飲食制度的發展,一定上推進了鄉紳富豪和宮廷官場上逐漸興盛的奢靡之風,也間接的推進了明朝毀滅的進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喜歡的話請評論、點贊、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