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公關人能從B站刷屏抄什麼作業?

五一假期,營銷圈最大的事,肯定是B站的《後浪》刷屏,甚至有人說,這個案例已經提前鎖定了2020年十大刷屏案例之列。

品牌公關人能從B站刷屏抄什麼作業?

那大叔就做個點評,畢竟我目前唯一的一本書,叫《刷屏》,也自稱研究刷屏多年。

這篇文章,試圖探討三個問題:

1、《後浪》為什麼能刷屏?

2、能從B站“抄”什麼作業?

3、社會化營銷在今年何去何從?

1

《後浪》憑什麼能刷屏?

作為品牌公關人,總是很喜歡問一個問題:某某案例刷屏了,背後是哪家公司做的?

彷彿我知道這個答案後,就能給領導“交差”了,甚至還能向同行炫耀。

沒錯,勝加廣告做的,這是一家非常善於用過視頻講故事的廣告創意公司,負責人馬曉波是個鬼才,有不少經典案例,比如方太在過去幾年一系列的腦洞視頻都來自於他和他的團隊。

針對《後浪》為什麼能刷屏這個問題,大叔與曉波有一些交流,但他希望低調,我就在本文中唯一引用他一句回覆:

“事先的基本判斷,這案子能火,但確實沒想到有這麼火。”

似乎,這已經成為了刷屏策劃者的標準“回覆口徑”,你可以在大叔的《刷屏》裡看到很多,也從側面印證了刷屏之難,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更難以控制,這就是KK《失控》一書中描述的“失控”的樣子。

大叔來試著從“23456”的刷屏模型中找到原因,至少有3條:

1、圈層。

做任何傳播的時候,都要先鎖定一個圈層,並且儘可能在這個圈層引爆。這是大叔在2018年採訪網易多個刷屏案例的幕後操盤手——袁佛玉時,她認為的網易持續刷屏的“絕招”。(完整對話內容,可以購買大叔的《刷屏》)

幾年過去了,這招確實很“絕”,甚至可以說“越來越絕”。《後浪》的刷屏,大叔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激發甚至激怒了“前浪”這個年齡圈層,彷彿印證了那句“年輕人沒轉,中年人都在轉”的網絡點評。但這句話,前半句不對,下文糾正。

回看B站的這次社會化營銷的策略,也很有趣。


文案上,找一箇中年人代表前浪,不僅狠狠地誇了一番後浪吧,還把一大片“同齡”前浪給得罪了。但整體做到了“燃”,彷彿,前浪看完了,比後浪更燃,成為刷屏的主力。

媒體選擇上,全是官媒,還投放了央視一套的廣告。誰看官媒和央視一套?年輕人一定不是主力。

雖然也投放了朋友圈廣告,不知道B站選擇的人群包中,年齡一項是怎麼選的?如果誰知道,歡迎你在留言區告知,送出《刷屏》一本,因為這個選擇就能代表B站的策略。

B站,已經有1.3億的月活用戶,但依舊擺脫不了二次元等非主流的標籤,大叔認為,這次事件營銷的核心策略,就是要通過綁定主流媒體的一次出圈行為,來獲得更多主流的認可,即:

B站不只有二次元,而是所有年輕人施展自己的舞臺,他們正在成為主流。

出發點挺好,時機也不錯,五四青年節,一個快被遺忘的節日,但“燃”卻很快被“吐槽”甚至是批評蓋過,引發更大出圈的同時,來引發了爭議。

2、吐槽點。

爭議點何來?大叔認為,主要是3句:一個是標題“後浪”所代表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灘上”那句調侃,第二句是“一代不如一代”這句老一輩的吐槽經典文案,第三句是“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這給前浪們貼了一個大大的標籤。

“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話題,曾經引發諸多標籤大戰,比如:80後是垮掉的一代,90後是廢掉的一代,00後是腦殘的一代,而這些話題背後都帶著“嘲諷和否定”。

這種具有代溝和時代感的話題,容易激發用戶的參與度,也成為前浪教育後浪的口頭禪。所謂,無爭議不傳播,不管是爭議,還是吐槽,或者是誨人不倦的真誠,都使得:

這個視頻先是非常精準地找到前浪,然後再經由前浪傳遞給後浪,實現了在微信朋友圈的刷屏。

品牌公關人能從B站刷屏抄什麼作業?

當然,年輕人其實也有吐槽和回應,只不過不在朋友圈,而是在彈幕裡。

3、熱點借勢。

所有,記住,是所有的傳播,都需要天時。

五四青年節,屬於年輕人的節日,但由於緊貼著五一小長假,幾乎被遺忘了。但這個節日,與B站的用戶實際上最貼,選這麼冷門的熱點,有一好處就是沒人搶,傳統媒體實際上還缺少內容呢,B站願意花錢合作,又是很燃的內容,何樂而不為。

對B站出圈的目標而言,在疫情之後,選擇這個節點,很巧,因為傳播一定是要時機和節點的,你在六一兒童節討論青年人的話題,那就是錯位了。

2

能從B站“抄”什麼作業?

作業,也分好壞。

先說好的。

1、圈層。

B站這次刷屏,從文案(金句),到選角,再到媒介投放,牢牢鎖定一個圈層,即主流人群,說得難聽點,就是中年人,視頻看似是中年人說給青年人聽的話,但實際上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人群,確實以中年人居多,B站實現了出圈,撇來爭議部分,確實進入主流視野,這下子大家都知道了,B站裡有年輕人。

2、時機。

根據B站市場中心總經理楊亮的回應,整個準備時間是一個月,能在這麼短時間,完成這樣一次事件營銷,不僅時機抓得準,團隊的執行力才是關鍵。

不好的部分,也有2個吧。

1、爭議。

大叔也並不完全認為不好吧,只是提出來,供大家討論,比如:一個品牌,到底要不要介入或發起一個較有爭議的社會話題,甚至主動圈入這個爭議?大叔猜測,策劃者沒能預料到此事會刷屏的關鍵也來對爭議的把控度不夠。

品牌公關人能從B站刷屏抄什麼作業?

當然,出圈營銷確實都有風險。

同樣的案例曾經發生在知乎,後者為了拓展新用戶,在俄羅斯世界盃投放的洗腦電視廣告“有問題,找知乎”,也被知乎的老用戶和普通網友所詬病,但用戶數真的漲了上去。

2、節奏。

有一種普遍的聲音認為,後浪點燃的其實是中年人,所以,中年人在轉,但青年人根本不關心。大叔認為,B站應該多主動回應,這點有點可惜。

從數據來看,拋開B站的站內或站外流量,大叔把《後浪》與《釘釘在先求饒》做對比,在播放量上,釘釘接近2500萬,是B站《後浪》的2倍多;評論數上,分別是31.9萬VS17.7萬,釘釘完勝;在投幣和收藏上,倒是《後浪》略勝一籌;還有一個數據是微信的分享次數,《後浪》是83.7萬,略高於釘釘的80.7萬。

由此可見,單從B站的數據來看,《後浪》吸引的年輕人並不少,但顯然,這些信息沒傳遞出去,後面的節奏,沒帶好。

品牌公關人能從B站刷屏抄什麼作業?

3

社會化營銷在今年何去何從?

很多人問大叔,今年對品牌公關人來說,是好是壞?

對剛剛創造刷屏案例的勝加,一定是好的。

與B站去年年底的音樂會刷屏不同,這個視頻略顯單調。

一箇中年男人,嘮嘮叨叨說2分鐘,你竟然能看得下去,還願意參與刷屏,這就是社會化營銷的魅力,更是微信朋友圈的去中心化傳播的魅力,這個魅力還在,大家就有機會吧。

很多創新,就是一個排列組合的變化而已,最本質的一定是內容,社會化營銷人不能陷入到創意和工具陷阱,比如現在提到社會化營銷,大家都會首選直播,反而忽視了依舊是目前最大的流量池——微信朋友圈,和最具傳播力的媒介——文案。

最後,歡迎你在留言區聊聊。

品牌公關人能從B站刷屏抄什麼作業?

萬能的大叔

《刷屏》作者,22萬品牌市場公關人在看的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