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明顯,家長要重視

"總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明顯,家長要重視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黃金棍下出好人,黃金棍下出孝子"。雖然現在有不少家長都學會了和孩子溝通,但是很多父母都在奉行著"棍棒教育",企圖用家長的身份來壓制孩子。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心理犯罪畫像第一人",她通過研究每一位青少年的犯罪發現都離不開家庭,她說這世上沒有天生的罪犯,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你喜歡打孩子嗎?可能許多脾氣暴躁的父母都會點點頭。

"孩子不聽話當然要打,而且只要打不死就往死裡打"

他們覺得只有孩子的身體感受到了疼痛,才能夠對父母產生敬畏,對父母言聽計從。

也有的父母認為"棍棒教育"應該被淘汰,長期打孩子會讓他們和產生心理陰影。

孩子不聽話到底該不該打呢?這也是很多家長都糾結的問題。

打還是不打孩子?不打孩子吧,孩子總覺得父母說的都是"廢話",容易將父母的話當成"耳旁風"。

打孩子吧,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還會經常和父母頂嘴:"我就不聽你的話,你打吧!"

對於"軟硬不吃"的孩子,很多家長在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之後,不管對孩子有沒有效果,都會選擇大家孩子。

相信多數家長在打完自己的孩子之後,看到孩子哭都會有一點後悔,責怪自己打孩子的錯誤性。

其實想知道孩子該不該打,家長可以先了解孩子捱打和不捱打的區別。

捱打的孩子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呢?

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對父母的一些小打小踢都覺得是無關痛癢的"毛毛雨"。

這種孩子的臉皮很厚,認為反正捱揍已經習慣了,會覺得這是父母很正常的教育方式。

對於父母的打罵,這種孩子一般不會放在心上,也不會真的記仇。

而從來沒有被父母打過的孩子,在家裡一直順風順水,沒有體會到被拒絕的滋味,更沒有經歷過挫折。

這樣的孩子,很容易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開始變得很蠻橫,他們心中沒有規矩意識,在社會上很容易吃虧

心理承受能力的差異

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因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在此過程中還會被父母責罵,對各種難聽的話也已經"麻木"。

這樣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強,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敢於面對,然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且愈挫愈勇。

而沒有被父母打過的孩子,一直在父母創造的"溫室"中長大,沒有經歷過各種困難挫敗。

孩子今後遇到生活和工作中困難,沒有獨自面對的勇氣和經驗,都會選擇逃避,很難有太大的進步空間。

父母怎樣才能剋制住打孩子的衝動呢?

冷靜分析,用積極話語教育孩子

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們在犯了錯誤之後也希望被家長原諒,也希望被父母平等對待。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學會冷靜分析孩子的問題所在,不要只會用責罵的語言對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抗拒情緒。

家長要從客觀的角度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讓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在小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壞毛病,這些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孩子會長成什麼樣,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壞習慣都與父母的培養教育脫離不了關係,因此,儘早給孩子立規矩,以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

100個老師,也比不上一個合格的父親或母親。3~6歲是孩子性格特點形成的關鍵時期,請家長抓好這個時機,為孩子鋪好未來的路。


可能作為新手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不妨換一個角度,李玫瑾教授給出方法是:可以試試用繪本做引導,往往會達到省時省力的效果。繪本帶給孩子強烈的代入感,早早的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這樣孩子會潛移默化的提升自己,哪怕是犯錯了,也願意去聽家長的“說教”。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為一家人是緣分。雖然我們在不同的生命起點登上“列車”,因著永遠無法解除的血緣關係,而坐在一起,兒女會長大,父母會衰老,做為父母,應盡我們所能,

給予孩子一個好的起點和平臺,讓孩子能夠到那更廣闊的天空去有所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