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汽車重要的車身結構你瞭解多少?

按照車身受力情況可分為承載式車身和非承載式車身兩種。

承載式車身

承載式車身沒有車架,車身作為發動機和底盤各總成的安裝基體,車身還兼有車架的作用並承受全部載荷。

第6期 汽車重要的車身結構你瞭解多少?

承載式車身

將底盤部件(發動機、懸架等)直接安裝在車身上的結構,以薄板構成為主。為了緩和底盤件安裝部位的應力和確保車身剛度等,部分車輛將安裝副車架。將底盤件一端安裝在副車架上,也有將其安裝在車身上。

優點

1、質量輕,整體彎曲和扭轉剛度好;

2、重心低,車室地板低,車輛高度尺寸小;

3、以薄板加工為主,且可用點焊焊接,易於批量生產。

缺點

1、路面和發動機等的噪聲及振動容易傳入車身;

2、因為用整個車身來確保剛度,所以很難改造。

下圖是一個承載式車身半成品,可以看到車身的外殼、車頂和地板以及通常所說的A、B、C三根柱都是連接在一起的。在衝壓階段,鋼板先被衝壓成不同的形狀,然後焊接成一個完整的車身。這些部件按照功能可以大致分為兩種:車身覆蓋件和結構件。

第6期 汽車重要的車身結構你瞭解多少?

承載式車身半成品

所謂覆蓋件就是覆蓋在車身表面的部件,基本上我們從車外看到的部分都屬於覆蓋件,例如車門、車頂、翼子板等等,它們通常起到美觀和遮風擋雨的作用,一般都用厚度不超過1毫米的鋼板衝壓而成。平時所說的某輛車鋼板的薄厚就是指這些部位。實際上這些部位對於車身強度的影響很有限,所以我們已經不能從車身覆蓋件的薄厚來判斷一輛車的碰撞安全性了。當然,較厚的鋼板在抵禦輕度刮蹭方面還是要更強一些。

非承載式車身

現在接觸的非承載式車身車型比較少,多數是卡車、專業越野車之類。非承載式車身的汽車有剛性車架,又稱底盤大梁架。這種車架一般都是矩形或者梯形的,佈置在車身的最底部,我們平時是看不到的。下圖就是一個非承載式車身的車架,我們可以看到上面很多的橫縱梁構成一個矩形結構。

第6期 汽車重要的車身結構你瞭解多少?

優點

1、除了輪胎與懸架系統對整車的緩衝吸振作用外,撓性橡膠墊還可以起到輔助緩衝、適當吸收車架的扭轉變形和降低噪聲作用,既延長了車身的使用壽命又提高了乘坐舒適性;

2、底盤和車身可以分開裝配,然後總裝在一起,可以簡化裝配工藝,便於組織專業化協作;

3、有車架作為整車的基礎,便於汽車上各總成和部件的安裝,同時易於更改車型和改裝成其它用途的車輛

缺點

1、車架本身就很重,而車身和車架又是兩個獨立的部件,所以整體重量就更大了,用的鋼材多,成本也會相對較高;

2、由於底盤和車身之間裝有車架,使整車高度增大,重心高,但車內空間有限;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車架上有用於固定車身的螺孔以及固定彈簧的基座。所以從理論上說,即使沒有車身,單是一個車架“裸奔”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車身為了給駕駛者和乘客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以及為了美觀。

非承載式車身結構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底盤形式,在早期幾乎所有汽車都採用這種結構。一百多年以前,當時的汽車還是定製車的時代,人們買車時會先選擇底盤,然後在底盤的基礎上再選去擇不同的車身製造商定製不同樣式的車身。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非承載式車身的缺點暴露出來,其中之一是重量大,車架本身就很重,而車身和車架又是兩個獨立的部件,所以整體重量就更大了,用的鋼材多,成本也會相對較高。非承載式車身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車輛重心比承載式更高。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車架在底部,而車身是安裝在車架上,那麼車身的地板無論如何也要在車架之上。如果各位有坐過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專業越野車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整輛車看上去非常高大,可是坐進去感覺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因為地板也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