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某天,群友又在討論一個難題: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

包括我在內,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

小Y也不喜歡吃蔬菜,尤其是綠葉菜。

因此,我對蔬菜有關書籍尤其上心,剛好近期收到了一本《蔬菜的植物學》。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拿到書,就被封面和封底上琳琅滿目的蔬菜嚇到了,這個畫面也太過花哨了吧。

還好,大部分蔬菜是認識的:

蔥、茄子、洋蔥、南瓜、辣椒、黃瓜。

居然有橫切圖:西紅柿、蘿蔔、洋蔥。。。

咦,茄子左側哪個是什麼玩意呢?

看問題找答案

翻開前環襯頁,就被問題吸引了。

你知道這些蔬菜的故鄉在哪裡嗎?

蔥、姜、蒜,西瓜,黃瓜,胡蘿蔔、茄子、苦瓜、香蕉、白菜、佛手瓜、辣椒、玉米、馬鈴薯、菠蘿、番茄、南瓜。

不看答案,說對的只有幾種:白菜、玉米、馬鈴薯、辣椒。後面兩種還是前兩天看書才知道的。

雖然經常吃這些蔬菜,但是很多蔬菜都不知道出處。

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蔬菜的植物學》的作者盛口滿,在世界地圖的相應位置,畫出了蔬菜水果的圖案。

與孩子一起在世界地圖上尋找植物的故鄉,是件開心的事情。

——媽媽,這裡的菜好少,很快就吃完了。小Y指著北美洲空曠的位置說。

然後,又指著南美洲和亞歐大陸說:

——這兩個地方的蔬菜多,有我喜歡的玉米,還有胡蘿蔔。

——媽媽,這是西瓜,這是香蕉。

在眾多的蔬菜中,孩子一眼就看到了他喜歡的食物。

——咦,這裡有問號。小Y有點疑惑。

——這種蔬菜的故鄉有爭議,還沒有定論。這個也是,這四個問號都是這種情況。

在尋找中學習,孩子不僅認識了世界七大洲的位置,還認識了這些蔬菜的故鄉。

你吃過這些蔬菜嗎?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目錄頁的周圍,擺滿了蔬菜的橫切剖面圖,這個真的有難度。對孩子來說,別說橫切圖,就算是蔬菜實物的正面圖,也不一定說的準確。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我還是不甘心的嘗試了一下:6/31,正確率接近20%.

真是難為作者,畫這麼多橫切圖。

那是因為,作者想從植物學的角度,讓讀者重新認識這些蔬菜。

猜猜我是誰?

《蔬菜的植物學》第60-61頁,作者盛口滿繪製了田野中蔬菜的樣子。

真的很慚愧,俺只認出其中的一個——豆類,還說不清楚具體的名稱。1/10,正確率10%。

俺真的不想做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媽媽,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分不清楚麥苗和韭菜。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蔬菜的植物學》給我提了個醒。

城市裡的孩子到田間地頭的機會較少,看到蔬菜植株的機會更少,我們應該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認識更多的瓜果和蔬菜。如果條件受限,也可以利用好方便的機會,教會孩子認識更多的蔬菜植物。比如閱讀這本《蔬菜的植物學》。

從植物學角度認識蔬菜

封面上蔬菜的橫切圖,讓我對《蔬菜的植物學》這本科普書的專業性,多了一些期待。

橫切圖,是沿著植物短軸切割得到的切面圖,是生物學研究中的一個常用術語。

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植物的外觀形態進行辨別。超市裡,菜市場裡,我們接觸到的蔬菜,需要辨別的是“種”。

【生物學家對植物進行分類,主要是通過觀察植物的形態結構,如被子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結構,從這些器官中發現它們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徵,從而確定它們的親緣關係,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蔬菜的植物學》一書,也是從花、果實、種子、葉,這幾部分進行比較、分類。

蔬菜的花朵

書中,採用了時下流行的“朋友圈”這一說法,方便讀者理解。

【在植物學中,同一個朋友圈的蔬菜就被歸類為同一“科”。】

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其中“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同種的生物共同特徵最多,親緣關係最近。

原來,封面上茄子左側那個是“牛蒡"的的花朵。牛蒡是菊科著名的野菜,又叫大力子、東洋參、東洋牛鞭菜等,我國從東北至西南各地均有分佈,在我國已經有一兩千年的食用歷史。

可是,我好像沒吃過,就更不認識牛蒡的花朵了。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牛蒡花朵與菊科紅鳳菜的花朵,更像一些,畢竟兩種植物都屬於同一科。牛蒡是菊科牛蒡屬二年生草本植物;紅鳳菜是菊科三七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我們常吃的紅莧菜是莧科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另外一個科的食物。

對十字花科的幾種植物,倒是比較熟悉一些。比如蘿蔔、羽衣甘藍。從花朵的形狀看,十字花科植物都是對稱四個花瓣,呈十字型。

在植物分類上,十字花科植物共有378屬,3710多種。我們日常食用的很多蔬菜都屬於十字花科,比如:捲心菜、大白菜、青菜、油菜、甘藍、豆瓣菜、蘿蔔、芥菜、雪裡紅、大頭菜、小白菜、青菜,等等。

小朋友從花朵的形狀上,也能看出相似性來。

——媽媽,這兩朵黃色的花長的很像。孩子指著羽衣甘藍與芥菜花朵說。

——是的,它們都是十字花科的,都有四個花瓣。這朵白色的花(蘿蔔)呢?

——白色花朵也是四個花瓣,與黃色的花朵長的很像。

蔬菜的品種

——媽媽,這是我愛吃的黃瓜。小Y飛快的翻過綠葉菜,翻到了黃瓜家族。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頁面中,粗的,細的,光滑的,帶刺的,除了常見的綠色,還有褐色的赤毛瓜,是沖繩品種。其它的,有美國,中國臺灣等地的品種,印度的品種多一些。

番茄的品種也很多,大的小的,顏色各異。馬來西亞的番茄凹凸不平,看上去與普通的番茄差異很大。

——媽媽,這也是番茄嗎?小Y指著暗紅色的巧克力櫻桃番茄,問我。

——是的,這個也是番茄,顏色像不像巧克力?

——像。

——所以,它是巧克力櫻桃番茄。下邊黃色的是白雪公主番茄。最下邊這個是迷你櫻桃番茄。

——這麼多的番茄啊。孩子自己感嘆道。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胡蘿蔔,南瓜,茄子,蘿蔔。。。每一種蔬菜都有各種形狀,馬來西亞、日本、印度、泰國、中國、美國。。。不同地方,長像各異的蔬菜品種。

這些蔬菜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我特意翻到《蔬菜的植物學》後環襯,與孩子一起學習“四季蔬菜小課堂”。

作者在書籍最後的位置,把書中提及的36種蔬菜按出產的季節做了分類,列出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應季蔬菜的拉丁學名,別稱、產期以及挑選方法。

這一內容對家長來說,具有實用價值。

細膩逼真的手繪自然圖鑑

其實,這本由著名博物學家盛口滿手繪的自然圖鑑,是日本童書研究會選定圖書、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日本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書中所有的蔬菜插圖全部由盛口滿手繪完成。看了書中的插圖,就知道作者淵博的知識,是多年觀察自然的結果。畫風,美不勝收,不僅認識了更多的蔬菜品種,還對植物的顏色,形狀,有了直觀的認識。這些手繪作品,比照片記錄下來的圖片,更富有生命力。

晚上吃飯的時候,孩子指著碗裡的胡蘿蔔說:媽媽,胡蘿蔔的故鄉在阿富汗。

啊,這是《蔬菜的植物學》帶給孩子的力量。

老母親甚是欣慰。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看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擦亮星星,愛閱讀愛旅行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