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都上癮了,誰來拯救孩子們?

在互聯網高速運轉的今天,電子遊戲已成為人們釋放壓力的一種直接途徑:困了累了——玩會兒遊戲。玩遊戲放鬆放鬆倒是不打緊,但放鬆過度了,就變成了放縱。從而達到了沉迷、痴迷遊戲的地步,使得男人工作受打擊、孩子學業受影響,伴侶以及家人的情感甚至還會破裂。

如果我們都上癮了,誰來拯救孩子們?

電子產品:到底是學習用,還是娛樂用?

己知是這樣看待電子遊戲的——“遊戲是填補現實空虛的一劑毒藥”

首先先來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大傢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有的人會痴迷遊戲。

“遊戲是填補現實空虛的一劑毒藥”,我們一個詞一個詞地來解釋:

遊戲,眾所周知是一種能使人產生快感的娛樂項目,這種快感包括快樂、幸福、滿足、征服、獲得感等等。遊戲包括很多,比如電子遊戲、電腦遊戲、桌面遊戲、運動遊戲等等。現代人說的遊戲,一般指電腦遊戲,電腦遊戲跟手機遊戲沒什麼差別,無非是從電腦端轉換到了手機端而已。

遊戲是虛擬的世界,看得到卻摸不著,可人類偏偏能用精神去遨遊那個虛擬的世界。這就是現在所說的遊戲。

如果我們都上癮了,誰來拯救孩子們?

如果父母也沉迷,還有誰去救孩子?

現實,與遊戲的虛擬世界正好相對,遊戲中的人不會產生:睏倦、飢餓、勞累、煩躁等不良的身心感受,但現實世界的真人,會!

我從遊戲的角度來解釋現實,可現實往往比這解釋要複雜得多得多。

如夫妻爭吵,孩子哭鬧,同事排擠,父母生病,親戚朋友冷眼對待等等。

在遊戲的虛擬世界中,完完全全感受不到那種現實的複雜情緒。所以,遊戲自然而然成為了一個庇護心靈的港灣。

如果我們都上癮了,誰來拯救孩子們?

我們做好自己的責任了嗎?

空虛,為什麼會空虛?原因太多了,我只能列舉一二:壯志未酬會空虛 / 無所事事會空虛 / 生無可戀會空虛 / 漫無目的會空虛 / 平平淡淡也會空虛。

己知是屬於壯志未酬那一種,所以己知喜歡玩RPG遊戲——一個小人,從1級新手,靠自己努力,慢慢走向人生巔峰。因為己知的夢想就是想走向人生巔峰,踩著無數的人,俯瞰我的商業帝國。現實無法做到,可遊戲卻可以做到!而且還得是網遊,與人鬥,其樂無窮!

解釋到空虛這個詞的時候,大家是否就知道了,沉迷遊戲的根源所在了呢?

如果我們都上癮了,誰來拯救孩子們?

現在的學生以去網吧為榮,去圖書館為恥!

最後一個詞,毒藥

其實毒藥並不僅限於吃了馬上死的那種,還包括慢性自殺類的毒藥。比如,毒品、菸草、酒、檳榔、糖等等,都是毒藥。

你會問我,糖算哪門子的慢性毒藥?

己知在這裡說的毒藥,首先得滿足一個前提,那就是上癮!

如果只是做個蛋糕、煮個紅燒肉,放點糖調味,但上不了癮,自然這算不上什麼毒藥。

但一旦上了癮,那糖就是毒藥了。誰都知道,糖吃多了會導致什麼病,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

不上癮就不算毒藥,那未必有點牽強?

有些毒品,譬如海洛因、大麻、迷幻藥等,在醫學上會用來治療某種特殊疾病,你能說它們此時的作用是毒藥嗎?

所以,滿足慢性自殺式毒藥的前提必須是——上癮。

如果我們都上癮了,誰來拯救孩子們?

它與毒品一樣,擁有者雪白的外觀——糖

己知的第一句話,大家是否能理解了呢?

“遊戲是填補現實空虛的一劑毒藥”。

接下來是第二句,也是最後一句:

“遊戲是空虛的來源!”。

等等,等等,有點腦亂:遊戲既然能填補空虛,那它為何又成為了空虛?那豈不是遊戲=空虛=遊戲?

對,沒錯,這就是0×0=0的計算式!

簡單地說就是:惡性循環,看似玩遊戲得到了暫時的滿足,但不玩就會空虛,所以必須得玩,否則現實的打擊就填補不了。然後玩遊戲,滿足,不玩就空虛,於是玩遊戲,滿足,不玩就空虛......惡性循環。

而最重要的,難道不是去解決現實所存在的問題嗎?可一直在用遊戲填補空虛,那現實的問題不就一直得不到解決,一直止步不前,甚至惡化倒退嗎?

這兩句話,是己知用了十幾年的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大家可以好好享用!

如果我們都上癮了,誰來拯救孩子們?

填補空虛的方法,是搬實體東西進來,而不是搬虛擬的光色影像進來!

結尾:

總結一下,如何脫離被網癮束縛的苦海:

首先一定要知道,你到底是哪一種空虛,只有發現了空虛的病根,才能對症下藥。

給大家參考一下:

有夢想有想法,但壯志未酬的人——玩RPG(角色扮演)、模擬經營、戰略、卡牌等遊戲。

有熱血、有鬥志、有活力的人——玩對抗、射擊、冒險類遊戲。

情感豐富、多愁善感的人——玩RPG(仙俠言情)、文字為主、二次元等遊戲。

據己知的瞭解,大概是這樣,大家可對應找到自己的空虛病根是啥?

第一個方法:轉移注意力!

第二個方法:改變三觀!

己知是這樣告訴自己的:我是個有遠大目標的人,所以我敢於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之所以沉迷遊戲,是因為生活平平無奇,做著毫無前途的工作。所以我得忙起來!為自己做好人生計劃,並且一步步去實現。面對那些生活中的小插曲,無非就是戰勝他們,以體現我的價值所在。

一個人,最強大的地方,是他的思想。思想只要轉變了,做任何事情都會好起來!

最後,鞏固思想,防止過度遊戲

遊戲這個東西,之前提到的,是個慢性毒藥。所以,請不要試圖用它來治療暫時的空虛。因為毒藥帶給你的,不是治癒,而是更加的病態。

在你轉變思想的同時,嘗試著慢慢地斷掉遊戲這劑容易上癮的毒藥——從一開始的每天玩到深夜兩點的壞習慣,到12點必須按時睡覺,再到11點、10點半......睡前要關電腦、關手機。

如果哪天心有癢癢了,開始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去看看那些之前沉迷遊戲的人,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把這些反面案例收集好,覺得自控能力弱時,看一看。

我相信大家堅持以往,不光重新拾起自己現實世界的人生目標,也能完全戒除對遊戲的心癮了!

如果我們都上癮了,誰來拯救孩子們?

強大的人,是經歷過很多挑戰,依舊不倒!比如戒網癮!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很多人都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娛樂,抓緊時間產出價值。

但依然還有少部分人處於工作時抱著遊戲不放,下班時以放鬆為藉口玩遊戲,一玩就到凌晨。

希望己知的這篇文章,能讓你對沉迷遊戲有個全新的看法——這不是放鬆,這是在慢性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