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題解及其寫作背景:幾次出世,終歸隱!

"歸去來兮"題解及其寫作背景:幾次出世,終歸隱!

歸去逯欽立《陶淵明集》卷五:"歸去來兮,來、兮並嘆詞。以示興奮喜悅。《爾雅·釋訓》:'不誒,不來也。'《漢書·韋賢傳》注:'誒,嘆聲。'以來為嘆詞,《莊子》已有其例。《莊子·人間世》:'嘗以語我來!'以來為嘆詞,寫歸去之興奮喜悅,劉向、張衡已然如此。龔斌《陶淵明集校箋》:"歸去來,即歸去之意。《後漢書·光武帝紀》:'恐士大夫絕望計窮,則又去歸之思。'來,語助詞,無義。"清王引之《經傳釋詞》雲:"來,句末語助也。《孟子》:'盒歸乎來,《莊子·人間世篇》:'嘗以語我來,又:'其有以語我來,來字皆語助。"都是理解為歸去的例證。

顏延之在《陶徵士誄》中說"賦詩(一作辭)歸來"。《隋書·王貞傳》也說"彭澤遺榮,先有《歸來》之篇"。五代梁震的"桑田一變賦《歸來》"。宋蘇軾的"招我《歸來》篇"。以上諸例皆將此賦解為歸來之義。林雲銘《古文析義初編》:"就彭澤言謂之歸去,就南村言謂之歸來。篇中從思歸以致到家步步敘明,故合言之曰'歸去來'。"王慶蕃《古文學餘》雲:'與官曰去,於家曰來,故曰歸去來'非是。"鄢化志《"歸去來兮"辨》(2001年)一文認為"歸去來兮"是"歸去歸來之合稱"。2004年他在《先秦兩漢文學論集》的《"歸去來兮"發微》一文中又進一步闡述了他的這個觀點。

可見,以上主要就"來"字的詞性之實、虛的訓解上分成了三派,以文意來看,筆者認為,"歸去來"當為歸去之義。

陶淵明從29歲做江州祭酒,然"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35歲時,做了桓玄佐僚,直到隆安五年冬母卒離職,前後三年,這是他五仕中時間最長的一次。元興二年(公元403年)十二月,桓玄篡晉自立稱楚,次年(公元404年)二月,劉裕伐玄,五月誅玄。這時陶淵明從家鄉潯陽趕往京口,做了劉裕鎮軍參軍。可是在劉裕幕還不到一年,次年(公元405年),他又辭職轉而做了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建威參軍。在劉敬宣幕僅半年,就因劉敬宣辭職而被迫離職。同年(公元405年)八月,做了彭澤令,十一月自動解職歸田,這次只有八十多天。對於陶淵明彭澤令辭職一事的起因,拙作在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節有所論及。就在辭去彭澤令歸田前夕,陶淵明寫了被歐陽修譽為晉無文章,只此一篇的千古名篇《歸去來兮辭》。

家貧所需、諸侯惠愛、家叔相助。顯然,作者把家貧列為"根本動因"。家貧的原因,在前面以探討了些,歸根結底,這是時代所致。作者說"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以致到"瓶無儲粟"的程度!加之"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耕植不足給、孩子眾多、生生乏術,這三條就是作者出仕彭澤令前的家境。但是,這絕不是根本的和主要的原因,那麼,根本和主要原因是什麼?陶淵明閃爍其詞,沒有明說,顯然,這是不便說,不能說,不敢說。這與陶淵明所處的社會政治環境有密切關係。

作者歸田原因,為了叫讀者看的更"明白",特用"何則"二字來提醒。按照序言所說,歸田原因,一是"質性自然",對於這點,作者從反對"矯厲所得"、"違己交病"和"口腹自役",並對比自己"平生之志"四個方面來解釋表白;二是"程氏妹喪"。這兩大原因,前者為"內因",後者為"外因",而且對"內因"的解釋很"充分"很"深刻",關於這樣作的目的,朱自清先生有言:"尋督郵之事,殆非虛構,而謂以此去職,則史家張大之詞;妹喪固是實情,然亦去志久決,故藉此急求自免,庶有詞以對親友及執事者耳。"對陶淵明歸田的原因及"庶有詞以對親友及執事者"的閱讀期待看的很清楚。

顯然,作者的這種閱讀期待,是深思熟慮和痛苦抉擇的結果。陶淵明當初迫於家貧而仕,本來就情非自願,現在又很快解職歸田,達到了接濟家貧的主要目的了沒有呢?沒有。如此,意味著他還要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繼續忍受貧窮之窘迫,說明他還是情非自願。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在忍受貧窮和經受因違拗性情帶來的精神折磨甚至性命危險之間,還是前者似較為善。為徹底歸田計,給自己製造一個相對有利的輿論氛圍,儘量消除掉此前出仕過程中可能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盡力擦洗掉13年宦途中的政治色彩,跟官場決裂,跟過去道別,還自己一個清白的歷史身份,開始一段全新的歸田人生之路。這就是作者的閱讀期待和創作目的。陶淵明用心何其良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