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是否包括了四書五經?

Avrola™


第一部分(四書)

  • “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
  • 其中,《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語行事的書;
  • 《孟子》則是記述孟子言行以及孟子與當時人或其弟子相互問答的書。
  • 大學》《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文章,據現代學者的研究,《大學》可能出自孔子的弟子曾子,《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
  • 宋代是儒學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由於這時期儒學發展的新特點,學者們非常重視《大學》《中庸》,於是,他們把這兩篇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合而為“四書”。
  • 至淳熙年間(1174—1189),朱熹寫了《四書章句集註》,“四書”之名開始確立。
  • 與其他的儒家經書相比,這四種書比較通俗,內容又少,再經過集註解說,年輕人容易理解,“四書”因此流傳開來得到了廣泛的普及。
  • 後來的科舉考試題目也從“四書”中摘取,其影響甚至超過了五經。

第二部分(五經)

  • “五經”特指《詩》《書》《易》《禮》《春秋》五部儒家經典。
  • 孔子生前,曾長期從事教育,有人說:“孔子既然設教講學,學生又那麼多,很難想象他沒有教本。毫無疑問,對於第一所私立學校來說,現成的教本是沒有的。
  • 《論語》記載孔子十分留心三代典章,指導學生學習《詩》《書》及禮樂制度,因此,我以為,孔子為了教授的需要,蒐集魯、周、宋、杞等故國文獻,重加整理編次,形成《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種教本,這種說法是可信的。”(《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第801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 關於孔子與《詩》《書》《易》《禮》《春秋》的關係,先秦典籍如《孟子》以及後來《史記》的《孔子世家》《儒林列傳》等有比較明確的記述,那時的學者認為孔子曾“以詩書禮樂教”,說他“論次《詩》《書》,修起《禮》《樂》”,又說孔子“贊《易》”“作《春秋》”。
  • 孔子與這些經書的密切關係,有不少已經得到了最新材料的證實。戰國時,儒家的這些典籍已被稱為“經”,《莊子·天運篇》便稱《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六經”。
  • 由於《樂》已亡佚,六部書只剩五部,這五部書也就成為“五經”

第三部分(五經發展)

  • 西漢時,經學興盛,漢武帝立有“五經”博士,“五經”之稱影響廣泛。
  • 漢人認為,孔子利用整理“五經”,融入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張。
  • 所以《白虎通義·五經》說:“孔子所以定‘五經’者何?以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遲,禮樂廢壞,強陵弱,眾暴寡,天子不敢誅,方伯不敢伐,憫道德之不行,故周流應聘,冀行其道德,自衛反魯,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經,以行其道。”
  • 從戰國時起,人們就看到了儒家經書各自的功能,如《莊子·天下篇》說:“《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
  • 後來成書的《禮記·經解》說:“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 當代還有人將“五經”與現在人文學科的各科以相比類,從中可以看出,古代儒家十分重視人的文化素質培養。
  • 正因為“五經”教育對人的教育有其全面、合理的一面,所以它在封建時代才有巨大的影響。
  • 以後,儒經逐漸擴大範圍,由“五經”發展到唐代的“九經”,“十二經”,直到宋代的“十三經”。

第四部分(十三經)

  • 十三經”指十三部儒家經典,它的形成有一個具體的過程。
  • 在“五經”“六經”之後,漢代有“七經”的概念。
  • 漢代的“七經”一般是“五經”加上《孝經》和《論語》,但也有其他說法。
  • 唐代以後又出現了“九經”之說,只是所指亦各有別。
  • 一般地說,把儒家經書湊成九部即可稱為“九經”。
  • 唐文宗時,刻《易》《書》《詩》“三禮”“春秋三傳”《論語》《孝經》《爾雅》為“十二經”。
  • 宋代,孟子地位提高,《孟子》一書也被升為經書,這樣,“十三經”便正式形成了,這些經書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儀禮》《周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 到清代,阮元把“十三經”較好的註疏本選出,
  1. 其中包括魏王弼和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的《周易正義》
  2. 漢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的《尚書正義》
  3. 漢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的《毛詩正義》;
  4. 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的《周禮註疏》;
  5. 鄭玄注、賈公彥疏的《儀禮註疏》;
  6.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的《禮記正義》;
  7. 晉杜預注、孔穎達等正義的《春秋左傳正義》
  8.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的《春秋公羊傳註疏》;
  9. 晉範寧注、唐楊士勳疏的
    《春秋穀梁傳註疏》;
  10.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的《論語註疏》;
  11. 唐玄宗注、邢昺疏的《孝經註疏》;
  12. 晉郭璞注、邢昺疏的《爾雅註疏》
  13.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的《孟子註疏》,匯刻成為《十三經注疏》,成為儒家文化研究者的常用書籍。

讀一世界


“十三經”當然包括了“四書五經”,而“四書五經”算是“十三經”裡面影響最大、最為核心的部分。

其實“十三經”也好,“四書五經”也罷,都屬於中華古代文化典籍即“國學”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當前國學熱大背景下,如果要開一張“國學必讀”的書單的話,我想“四書五經”“十三經”應該是繞不過去的名字吧。

中華文化典籍浩如煙海,作為今人,難道只能“望洋興嘆”?

中華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已經迎來了一次讓後人歎為觀止的“百家爭鳴”、璀璨光輝的高峰,所以類似的問題,其實古人也曾遇到過。

古人是如何解決應對的呢?

簡單說,就是化整為零、分門別類。

現在我們都知道,分類法中最出名、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四部分類法”。

在古代,我們知道,由新朝編撰前朝史書是一種慣例。

唐朝初期,一代名臣魏徵等人編撰的史志目錄《隋書·經籍志》,在吸收歷史傳統基礎上,首次引入“經、史、子、集”順序來著錄典籍,開歷史之先河。

清乾隆時期紀曉嵐、和珅等人負責編纂的,我國古代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第一次完全獨立地將我國古代文化典籍按“經、史、子、集”分類彙編,“四分法”最終確立並影響至今。

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現存國家圖書館

“十三經”正是“經部”收錄的主要內容。“十三經”是指《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清乾隆“十三經”刻石

“四書五經”——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朱熹《四書集註》圖

眼尖的讀者朋友,發現什麼問題沒有?

既然說“四書”包括在“十三經”中,《大學》《中庸》又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答案是這樣的:南宋的大儒、理學家、哲學家朱熹,他覺得《禮記》中有兩篇太重要了,或者說朱老夫子太喜歡這兩個“寶貝”了,就把他們從“母腹”中“催生”出來,讓他們單獨“成人”。這兩個“寶貝”正是《大學》《中庸》。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大學》提出了儒家修身立志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三綱八目”——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庸》則明確了“中庸”是儒家為人處世的的最高標準,是儒家安身立命的道德哲學根基。

再來說“五經”。

“五經”:《詩》《書》《易》《禮》《春秋》。

“四書五經”包括在“十三經”當中。最後,是不是可以這樣概括:對於儒家經典來說,“四書五經”可以看做是對“十三經”的進一步提煉概括;他們的核心思想是基本一致的。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根芥微塵


十三經包含四書五經。

中國的十三經是從漢朝的五經發展而來,到南宋形成十三經,是儒家思想的傳世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易經》、《左傳》、《公羊傳》、《榖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中國的五經分別是《詩》、《書》、《易》、《禮》、《春秋》。而十三經裡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都來自五經裡的《春秋》,又稱春秋三傳,所以十三經包含五經。

四書裡的《大學》和《中庸》出自《禮記》,加上《論語》和《孟子》並稱四書。也都包含在十三經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