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是否包括了四书五经?

Avrola™


第一部分(四书)

  •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 其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语行事的书;
  • 《孟子》则是记述孟子言行以及孟子与当时人或其弟子相互问答的书。
  • 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大学》可能出自孔子的弟子曾子,《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 宋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由于这时期儒学发展的新特点,学者们非常重视《大学》《中庸》,于是,他们把这两篇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而为“四书”。
  • 至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开始确立。
  • 与其他的儒家经书相比,这四种书比较通俗,内容又少,再经过集注解说,年轻人容易理解,“四书”因此流传开来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 后来的科举考试题目也从“四书”中摘取,其影响甚至超过了五经。

第二部分(五经)

  • “五经”特指《诗》《书》《易》《礼》《春秋》五部儒家经典。
  • 孔子生前,曾长期从事教育,有人说:“孔子既然设教讲学,学生又那么多,很难想象他没有教本。毫无疑问,对于第一所私立学校来说,现成的教本是没有的。
  • 《论语》记载孔子十分留心三代典章,指导学生学习《诗》《书》及礼乐制度,因此,我以为,孔子为了教授的需要,搜集鲁、周、宋、杞等故国文献,重加整理编次,形成《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种教本,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80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 关于孔子与《诗》《书》《易》《礼》《春秋》的关系,先秦典籍如《孟子》以及后来《史记》的《孔子世家》《儒林列传》等有比较明确的记述,那时的学者认为孔子曾“以诗书礼乐教”,说他“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又说孔子“赞《易》”“作《春秋》”。
  • 孔子与这些经书的密切关系,有不少已经得到了最新材料的证实。战国时,儒家的这些典籍已被称为“经”,《庄子·天运篇》便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
  • 由于《乐》已亡佚,六部书只剩五部,这五部书也就成为“五经”

第三部分(五经发展)

  • 西汉时,经学兴盛,汉武帝立有“五经”博士,“五经”之称影响广泛。
  • 汉人认为,孔子利用整理“五经”,融入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
  • 所以《白虎通义·五经》说:“孔子所以定‘五经’者何?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陵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悯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道德,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
  • 从战国时起,人们就看到了儒家经书各自的功能,如《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 后来成书的《礼记·经解》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 当代还有人将“五经”与现在人文学科的各科以相比类,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儒家十分重视人的文化素质培养。
  • 正因为“五经”教育对人的教育有其全面、合理的一面,所以它在封建时代才有巨大的影响。
  • 以后,儒经逐渐扩大范围,由“五经”发展到唐代的“九经”,“十二经”,直到宋代的“十三经”。

第四部分(十三经)

  • 十三经”指十三部儒家经典,它的形成有一个具体的过程。
  • 在“五经”“六经”之后,汉代有“七经”的概念。
  • 汉代的“七经”一般是“五经”加上《孝经》和《论语》,但也有其他说法。
  • 唐代以后又出现了“九经”之说,只是所指亦各有别。
  • 一般地说,把儒家经书凑成九部即可称为“九经”。
  • 唐文宗时,刻《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
  • 宋代,孟子地位提高,《孟子》一书也被升为经书,这样,“十三经”便正式形成了,这些经书包括《周易》《尚书》《诗经》《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 到清代,阮元把“十三经”较好的注疏本选出,
  1. 其中包括魏王弼和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的《周易正义》
  2. 汉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的《尚书正义》
  3. 汉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正义的《毛诗正义》;
  4. 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的《周礼注疏》;
  5. 郑玄注、贾公彦疏的《仪礼注疏》;
  6. 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的《礼记正义》;
  7. 晋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的《春秋左传正义》
  8. 汉何休注、唐徐彦疏的《春秋公羊传注疏》;
  9. 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的
    《春秋穀梁传注疏》;
  10.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的《论语注疏》;
  11. 唐玄宗注、邢昺疏的《孝经注疏》;
  12. 晋郭璞注、邢昺疏的《尔雅注疏》
  13.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的《孟子注疏》,汇刻成为《十三经注疏》,成为儒家文化研究者的常用书籍。

读一世界


“十三经”当然包括了“四书五经”,而“四书五经”算是“十三经”里面影响最大、最为核心的部分。

其实“十三经”也好,“四书五经”也罢,都属于中华古代文化典籍即“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国学热大背景下,如果要开一张“国学必读”的书单的话,我想“四书五经”“十三经”应该是绕不过去的名字吧。

中华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作为今人,难道只能“望洋兴叹”?

中华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迎来了一次让后人叹为观止的“百家争鸣”、璀璨光辉的高峰,所以类似的问题,其实古人也曾遇到过。

古人是如何解决应对的呢?

简单说,就是化整为零、分门别类。

现在我们都知道,分类法中最出名、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四部分类法”。

在古代,我们知道,由新朝编撰前朝史书是一种惯例。

唐朝初期,一代名臣魏征等人编撰的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在吸收历史传统基础上,首次引入“经、史、子、集”顺序来著录典籍,开历史之先河。

清乾隆时期纪晓岚、和珅等人负责编纂的,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第一次完全独立地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按“经、史、子、集”分类汇编,“四分法”最终确立并影响至今。

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现存国家图书馆

“十三经”正是“经部”收录的主要内容。“十三经”是指《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清乾隆“十三经”刻石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朱熹《四书集注》图

眼尖的读者朋友,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说“四书”包括在“十三经”中,《大学》《中庸》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答案是这样的:南宋的大儒、理学家、哲学家朱熹,他觉得《礼记》中有两篇太重要了,或者说朱老夫子太喜欢这两个“宝贝”了,就把他们从“母腹”中“催生”出来,让他们单独“成人”。这两个“宝贝”正是《大学》《中庸》。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大学》提出了儒家修身立志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三纲八目”——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则明确了“中庸”是儒家为人处世的的最高标准,是儒家安身立命的道德哲学根基。

再来说“五经”。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四书五经”包括在“十三经”当中。最后,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对于儒家经典来说,“四书五经”可以看做是对“十三经”的进一步提炼概括;他们的核心思想是基本一致的。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根芥微尘


十三经包含四书五经。

中国的十三经是从汉朝的五经发展而来,到南宋形成十三经,是儒家思想的传世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中国的五经分别是《诗》、《书》、《易》、《礼》、《春秋》。而十三经里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来自五经里的《春秋》,又称春秋三传,所以十三经包含五经。

四书里的《大学》和《中庸》出自《礼记》,加上《论语》和《孟子》并称四书。也都包含在十三经之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